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由于不良地基土中存在较多的空隙,在自重或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容易压缩变形,产生不均匀沉降,通过地基灌浆对空隙的充填、挤压、固结等作用,提高地基土的密实度,地基灌浆处理的效果首先取决于对空隙的“灌饱”程度,灌浆后“饱和”的地基土不易出现沉降变形,“半饱”或“饿肚子”地基上多易出现沉降变形现象。笔者依据正反两方面工程实例,提出了地基灌浆“饱和论”观点。关键词:地基灌浆处理效果饱和论一、概述灌浆的传统定义是:用气压、液压或电化学原理,把某些能固化的浆液注入各种介质的裂隙或孔隙,以改善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工程措施。灌浆施工技术,最早是应用在修建闸和船坞工程中,即是在压力作用下,将粘土一类的浆液灌入到闸基或船坞边墙和地板的孔隙内。以后,在修建矿井、隧洞和大坝等工程中,逐渐加以使用。灌浆材料则由粘土发展到使用水泥,由于水泥的优点很多,故水泥灌浆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1]。根据技术文献记载,在二十世纪以来,由于筑坝工程的需要和发展,在大坝基础处理上才开始采用灌浆的方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于是在建坝的过程中,使用灌浆技术愈来愈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专门性的技术科学[1],运用于工程建设的许多领域,如地基灌浆处理、隧洞灌浆等。

  • 标签:
  • 作者: 张丽娜(唐山远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北乐亭063600)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09-10-20
  • 出处:《赤子》 2009年第10期
  • 机构:摘要:在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在城镇道路中修建的大多数是水泥砼路面,其路面底下穿越着数条电缆、光缆、自来水管、排污水管线等。尤其是地下排水管道受平面空间限制80%~90%是卧于水泥砼板路底下,虽然在施工中,对基础做了特殊处理,如水撼砂补强等,但其效果不明显,随着时间推移,形成板底路基沉陷造成板底脱空,还会引起纵向断板错台,即使板底设有构造物,路面雨水等也会沿着板裂缝渗透至路基,在行车荷载冲击下,造成唧泥现象,也会造成板底脱空;这种现象若不及时得到根治,脱空面积和深度会不断加大加深,雨水也会加快浸入,在车载中最终导致断板。压浆技术在道桥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 简介:摘要稀封层和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都是对乳化沥青的一种运用,都是一种冷拌冷捕的路面材料,两者既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从两种路面材料的组成和设计方法出发,分析了两者的异同。

  • 标签: 稀浆封层 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 级配 成型方法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河南省永亳淮高速公路B1标稀封层的施工经验,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组织和精心安排提高封层质量,加快施工进度。

  • 标签: 乳化沥青 稀浆封层 配合比 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