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根据老年人生理特点,在外界环境条件不利于老年人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康复护理的危险因素,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老年患者病情充分评估,制定最佳的康复计划,认真落实实施,做好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及生活指导,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老年患者康复知识素养,充分发挥老年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才能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尽快使老年患者逐步康复。

  • 标签: 老年患者 康复护理 危险因素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目的探讨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住院时间及护理满程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程度、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与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老年慢阻肺患者 护理满程度 护理干预 肺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重症肺炎(severepneumonia,SP)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侵袭机体而引发的一种感染性内科疾病,病情危重,SP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organfailure,MOF)是该类患者常见病死原因。临床在有效治疗的同时需实施适宜护理干预,以促进病情转归。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肺炎(SP)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中心医院收治的83例老年SP合并MOF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细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病死率、干预前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死率11.90%(5/42)低于对照组31.71%(1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健康状况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59%(35/37)高于对照组71.43%(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SP合并MOF患者接受细节护理干预可促进病情转归,改善健康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重症肺炎 多器官功能衰竭 护理满意度 健康状况
  • 简介: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致残率都很高,是非常危险的疾病,一旦发生脑梗即便得到治疗,大多数患者也会出现偏瘫、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感知能力减退等后遗症。目的?研究分析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脑梗塞患者资料共计126例,抽签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同时开展优势护理服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护理优良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护理老年脑梗塞患者期间开展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脑梗塞 老年人群 优质护理 护理质量 推广价值
  • 简介: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十分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病情凶险、变化快,稍有不慎则可能遗留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加上伴随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病率有日益攀升的趋势,因此此病的护理备受临床的重视。目的研究预见性优质护理干预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样本资料均选自于近几年在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共82例。随机选入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前后二者分别接受神经外科常规护理、预见性优质护理,以治疗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为标准评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长及住院费用等相比于对照组均显著更少(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9%,比较于对照组的26.8%显著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7.6%,比较于对照组的73.2%显著更高(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与并发症率,并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加以重视并推广。

  • 标签: 预见性 优质护理 脑出血 满意度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糖尿病高渗综合征常表现为严重脱水、昏迷、脑梗塞等。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这是老年糖尿病的第一个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患病率逐渐增高,老年期达到最高峰。目的 探讨协同家属护理管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2月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基础上实施协同家属护理管理模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对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协同家属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可有效控制患者的代谢指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协同护理 老年糖尿病 并发症 管理模式 生存质量
  • 简介:这种服务方式不仅让老年人能继续生活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中,3 家庭养老+社会服务采用社会养老的方式既不理想,这种社会服务事实上是对家庭养老方式的补充

  • 标签: 居住环境 环境创造 老年居住
  • 简介:摘要根据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正在加速加深。残疾老年人队伍壮大,针对这一群体的养老保障制度缺乏,与残疾老年人相关的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服务人才短缺。提出相应的建议,加强相关保障制度体系建设及增强市场、社会组织作用,改善老年残疾人的养老供给,加强服务队伍建设。

  • 标签: 老年残疾人 养老 服务
  • 简介:90%以上的农村老人需要自我养老和家庭养老,农村老年人仍然主要依靠家庭养老,而能否妥善解决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

  • 标签: 人口养老 养老问题 农村老年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老龄化的速度加快,老年人的数量不断增加,老年人的生活也越来越受到了各方的重视,老年大学、老年合唱团、老年舞蹈队等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注重自己的晚年时光,学习各种技能、知识,学习声乐老人的数量也是在逐渐增加,老年人对声乐的激情也是不断递增。这也是对老年大学声乐教学水平的考验。

  • 标签: 老年大学 声乐教学 教学现状 解决方法
  • 简介: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数据,利用线性概率模型及Logit和Probit模型检验了老年照护对农村已婚女性非农就业的制约作用,并进行分样本回归,进一步论证了村里提供的老年照护公共服务在缓解这一制约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上述发现意味着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当前仍然存在大量可以向非农部门转移的劳动力,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将该部分劳动力释放出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劳动力相对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 标签: 老年照护 公共服务 非农就业
  • 简介:费孝通的研究表明男性成年已婚子女虽然承担照顾家中老人的社会责任,成年子女照顾者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面临压力,当男性成年子女担负老人的照顾责任时

  • 标签: 养老研究 子女照顾 居家养老
  • 简介:医疗服务价格对老年人医疗支出的价格弹性为-0.2094,  现有文献对老年人健康状况和医疗服务利用的研究主要是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医疗消费和就医状况的分析,家庭中老年人的医疗支出越低

  • 标签: 农村老年人 医疗消费行为 江苏省农村
  • 简介:摘要《民法总则》将年龄和辨认自己行为的能力作为衡量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标准,仅在成年与未成年二分的基础上对民事行为能力进行划分,没有考虑到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因素对老年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影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我国应在借鉴其他相关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我国老年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标准,顺应对老年人私法权益保护的社会趋势。

  • 标签: 老年人 行为能力 认定标准
  • 简介:“急、忙、杂”是急诊创伤救治的特点。“急”即患者突发创伤,且多病情危急,必须快速进行处理。“忙”即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极易在短时间内死亡,必须快速、准确评估病情,并给予有效的抢救护理。“杂”即因损伤部位多而复杂,涉及病种复杂,必须多学科、多科室协作才能完成对患者的救治。目的研究快捷护理路径在急诊创伤抢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3月~2019年2月中心医院收治的急诊创伤患者14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快捷护理组(n=73)与对照组(n=73),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快捷护理组给予快捷护理。观察两组抢救护理期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情况,抢救结果、患者满意情况,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抢救时及7d后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炎性因子(TNF-α、IL-6、CRP)水平。结果抢救护理期间,快捷护理组ARDS、MODS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快捷护理组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7d,快捷护理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TNF-α、IL-6、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捷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急诊创伤患者抢救护理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机体免疫,抑制生成炎性因子,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急诊创伤 并发症 机体免疫 炎性因子 满意度 抢救护理时间
  • 简介:摘要小儿高热惊厥是指在发热的时候,出现的一种惊厥的状态,表现形式为全身的强直阵挛、抽搐、双眼凝视、面色发绀、大小便失禁、意识丧失等。目的探究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40例高热惊厥患儿,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患儿临床护理效果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对照组患儿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70.0%,远低于观察组的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惊厥消失时间(3.3±1.0)d、高热消失时间(25.4±1.6)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5±1.4)d、(43.2±1.7)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并缩短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 急救护理 针对性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目的针对水痘患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标准化护理模式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3月—2019年1月作为该次研究时段,方便选取上述时段内中心医院感染科收诊的水痘患儿110例为基础研究资料,根据临床护理实施方案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n=55)在治疗过程中予以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n=55)则给予标准化护理方案,将各项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护理质量评价以等作为护理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研究组患儿在疱疹(3.21±1.04)d、瘙痒(1.85±0.18)d、结痂(全部结痂时间)(4.17±1.08)d以及痂落自愈(6.13±1.23)d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t=10.3866,69.1836,10.0082,8.5417,P<0.05)。研究组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痘患儿治疗过程中实施标准化的护理模式可促进疱疹、瘙痒等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消退,并提升患儿治疗效果,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为水痘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标准化 护理模式 水痘 疱疹 瘙痒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通气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为治疗赢得宝贵时间,临床上将呼吸机支持治疗即通过呼吸机预置的压力或容量给患者通气叫做机械通气。目的探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重症监护病房中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需机械通气的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10例。护理组患者实施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护理护理质量的各项评分和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组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能够显著提高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并降低住院费用,同时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创新型护理流程 机械通气 护理质量 常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