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武汉市农业科学科协自2013年7月成立以来,采用柔性引智方式,借势借智,大力实施农科(合伙)人计划,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方针下,已建立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先后聘请傅廷栋(2013年)、尹伟伦(2014年)、桂建芳(2014年)、陈焕春(2015年)、袁隆平(2015年)等院士指导科研工作。在2016年湖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绩效考核中,市农科院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获得优秀等次,同时,5位院士均享受武汉市院士工作津贴,有力提升了市农科院科协与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影响力。

  • 标签: 农业科学院 工作站 武汉市 院士 专家 述评
  • 简介:2005年6月6日,中国警察史研究成立暨张之洞创办湖北专职警察103周年座谈会在湖北警官学院召开。应邀参加会议的有省社科院、省档案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省作协及省公安厅等有关单位的领导、著名专家和学者,湖北警官学院的院领导、各系部主任、各学术研究机构负责人及中国警察史研究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作为全国第一家警察史研究机构,湖北警官学院中国警察史研究”,就是在此次会议上由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学院党委书记赵志飞宣布成立的。

  • 标签: 湖北警官学院 中国警察史研究所 警察文物 公安学
  • 简介:民生问题被提到如此的高度加以强调,这是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要求,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一贯强调的主题。如果说“十二五”规划期间有什么民生问题需要重点和突出地加以解决,恐怕收入分配的问题是绕不过去的

  • 标签: 收入分配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所 社会学 李培林 所长
  • 简介:中国北方车辆研究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综合性大型科研基地、特种车辆技术开发中心和试验检测中心。历经四十六栽风雨沧桑,研究在艰苦中创业,改革中奋进,创新中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专业配套、手段先进的科研、生产、试验、检测能力体系和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的新型现代化研究

  • 标签: 特种车辆 中国北方 研究所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技术开发中心 科研基地
  • 简介:<正>春夏之际,我跑了一趟中国最大的平原黄淮海平原。两个多月的耳闻目睹使我切身感受到了中国农业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历史性成就,但同时我也无法忘却富饶背后的贫困与欢乐交织的无奈。田野里不仅升腾着希望,也潜藏着侵蚀希望的危机。

  • 标签: 黄淮海平原 中国农业 减轻农民负担 危机 田野 指导思想
  • 简介:中国科学研究生院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研究生素质教育模式,建立了素质教育的工作体系、机制和制度,创新了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 标签: 中科院 研究生 素质教育 模式
  • 简介: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是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交通厅领导下的独立科研事业单位,并经省建设委员会批准为乙级公路设计单位。该所主要从事公路桥梁、客挂车和筑养路机械的科研、设计、试验检测和工程监理工作,并承担交通部、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系统客挂车辆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工作和江苏省交通科技

  • 标签: 交通科学 科研事业单位 质量监督检测 车辆产品 科学技术委员会 建设委员会
  • 简介:<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粮食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更是一个曾对饥荒有过痛苦记忆的国家。然而今天,贫穷、饥饿、营养不良这些词汇已远离中国大地。我国粮食产量2007年再次突破万亿斤,粮食生产和供给基本稳定,为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竖实的物质基础。

  • 标签: 中国农业 粮食消费量 粮食生产 粮食产量 绝对贫困人口 中央一号文件
  • 简介:马克思将人类社会形态存在的农业生产方式划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小农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国改革开放40年,数十载变迁中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顾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历史,结合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和城乡一体化的现实背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为指导,对当前和未来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

  • 标签: 农业生产方式 集约化 合作化 社会化
  • 简介: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的成就,稳国之基、安民之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农业发展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成本与效益、生产与环境等方面的矛盾开始凸显。与之相应,中国农业也进入了大转型时代。

  • 标签: 农业生产 转型时代 中国 经济社会发展 内外部环境 农业发展
  • 简介:我国农业大都是一家一户式的“小生产”.农业生产要素如劳动工具、资金、土地等置换范围小,难以形成优势要素聚集的洼地效应,市场竞争力弱。记者最近在渝、豫、湘等农区调查.发现一些农业企业正用新型市场配置观整合农业生产要素.将现代市场信息、知名品牌等强势要素整合到农业中.起到了激活农业潜力的良好作用。

  • 标签: 农业生产要素 中国农业 整合 现代市场 农业企业 知名品牌
  • 简介: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达成双边协议,从而使中国加入WTO的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协议中将中国农业市场开放放在第一位,我国农业与国际市场接轨已为时不远,这将使我国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 标签: 入世 中国 农业发展 国际接轨 关税 农产品市场
  • 简介:【摘要】2005年12月,我国废止实行了48年之久的《农业税条例》,并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由此,中国进入了无农业税的“后农业税时代”。然而,仅仅取消农业税并不能使所有的“三农”问题迎刃而解。“后农业税时代”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借鉴国外农业税制的有益经验并结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笔者指出了今后在设计中国农业税收制度时应综合考虑的几个方面。【关键词】后农业税时代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减轻农民负担税收政策是一个国家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加政府财政支出的可用资源。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税收也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农业税收政策的合理运用会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形成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及农业税征收的良性循环。农村税费改革是农村地区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甚至被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的“第三次革命”。自1999年国务院在安徽全省和部分省份的一些地区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到2003年全国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达20多个,到2004年各省份都进行了农村税费的改革,其中吉林、黑龙江两省实现了全省免征农业税,上海、北京、天津、浙江、福建、西藏6省份和其他省份的274个县(市)也自主免征或基本免征了农业税。200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废止实行了48年之久的《农业税条例》,并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由此,中国进入了无农业税的“后农业税时代”。

  • 标签: 中国农业 以后中国 农业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