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起源与创建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戴爱莲先生在重庆地区从事的舞蹈艺术教育活动。在周恩来同志和邓颖超同志的关心鼓励之下,归国华侨戴爱莲先生励志报效祖国发展中华各民族艺术。1941年她深入广西大瑶山地区采风,创编了第一部少数民族作品《瑶人之根》,从此开始了少数民族艺术创作与表演工作,同时,她还致力于少数民族教育工作,

  • 标签: 舞蹈艺术教育 中国少数民族 舞蹈艺术创作 少数民族舞蹈 教育活动 重庆地区
  • 简介: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一种历史的呈现。本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港澳台专场"由中央民族歌舞团承办,由港、澳、台三地联合组成的晚会《天地山水情》来展现。台湾的演出单位是台湾原住民发展协会,整场演出气场十足。演出之前,有一个先声夺人的热场节目:《族群礼赞》。年轻的演员们从剧场侧翼鱼贯而出,边走边唱,

  • 标签: 台湾原住民 少数民族舞蹈 晚会 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中央民族歌舞团 随想
  • 简介:2007年12月,《中国年鉴)(2007)卷正式出版发行,全书180万字,97张图片,由“特载、大事记、民族工作、民族经济、民族科研、民族教育、民族文化、民族旅游、民族医药卫生·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与宗教、民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民族自治县经蔫济社会发展、人物、民族政策法规、统计资料”16个栏目及彩页、索引共18部分组成。

  • 标签: 《中国民族年鉴》 出版发行 经济社会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与宗教 民族自治州
  • 简介:20世纪初,在儒教文明帝国的基础之上,中国开始建设现代民族——国家。民族——国家体制并非中华文明内生的制度,中国习得这个制度的过程,不仅需要转换政治制度,还需要转变社会观念、价值规范与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

  • 标签: 国家体制 民族问题 中国 政治制度 中华文明 20世纪
  • 简介:沙莲香1936年生于辽宁大连,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长期致力于社会心理学和中国性的研究,是中国社会学重建之后颇具声望的社会心理学家。其代表性著作《中国性》、《中国人百年》等声播海内外。她的中国性研究缘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此时"文革"结束,人们如噩梦初醒,回首十年间的动荡体验,在痛定思痛之后更有一种强烈的探讨中国人问题的欲望。

  • 标签: 中国人民大学 民族性 20世纪80年代初 社会心理学 中国社会学 代表性著作
  • 简介: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而言,民族问题的处理,关系国家统一和边疆巩固,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滞后的现状决定了其发展的迫切性,针对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滞后和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关键在于把国家的“政策动力”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内生动力”有机结合起来。

  • 标签: 中国 民族问题 民族政策
  • 简介: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第二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于今年7月28日至31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与会者67人,来自41个地区和单位,18个民族成份。中共中央委员、国家民委副主任、民族法学会会长李德洙在会上作了《解放思想,求是进取,开创民族法学研究新局面》的讲话。他回顾了民族法学会成立一年来的工作,提出了今后法学研究的任务和要坚持的几个原则问题。

  • 标签: 中国民族法学 民族成份 国家民委 李德洙 法学研究会 中国法学会
  • 简介:第二届中国理论与民族政治论坛于2014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广西民族大学举行,论坛以"制度·权利与国家认同"为主题,就"现代多民族国家建设与民族、族群政治"、"少数民族权利保护问题研究"、"国家认同与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以及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

  • 标签: 民族理论 民族政治 论坛综述
  • 简介:10月13日,由中国博物馆和北方民族大学共同主办的2015“多彩中华”中国服饰展演团完成赴美交流任务返京。在美期间,展演团坚持“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走进美国民众”,以民族服饰表演为主线,在美国多地举办了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展、书法作品展、中国茶文化体验活动等展演活动,在当地获得了极大的反响。

  • 标签: 中国茶文化 展演活动 民族服饰 交流 中华 民族博物馆
  • 简介:基督教在華傳教與中國民族主義的碰撞  ,民族民族主義及其在中國的狀況,在基督教跟中國的民族主義所發生的碰撞中

  • 标签: 中国民族主义 关系管窥 基督教关系
  • 简介:基督教在華傳教與中國民族主義的碰撞  ,民族民族主義及其在中國的狀況,在基督教跟中國的民族主義所發生的碰撞中

  • 标签: 中国民族主义 关系管窥 基督教关系
  • 简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党的正确的民族政策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团结日益巩固,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有了显著的改善和发展。这都是有目共睹的可喜现象。与此同时,民族学作为一门学科也得到确认,并开始有了健康的发展.

  • 标签: 中国民族学 新课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民族工作 民族问题 民族政策
  • 简介:<正>一九八一年七月十六日至十九日,中国学研究会在昆明召开了工作座谈会。出席会议的代表四十一人,包括汉、纳西,白、侗、壮、维吾尔、藏、蒙古、达斡尔等九个民族。他们来自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广东、广西、湖北、江西、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和北京等十三个省、市、自治区的二十三个有关单位。会议由中国学研究会会长秋浦、副会长林耀华、马曜、向零等同志主持。有三十名代表在会上发了言,大家就今后发展我国民学的初步设想和一九八二年全国民学学术讨论会的中心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议一致认为,民族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独立学科,在我们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发展民族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当前我国民学研究工作蓬勃展开的时候,必须拟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发展民族学研究的科学规划。

  • 标签: 民族学研究 中国民族学 少数民族社会 学术讨论会 中国少数民族 林耀华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族民间美术色彩的研究,系统解析了中国间美术色彩的形成、发展及基本特征,并以民间色彩“五色观”为切入点,研究民间色彩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内在关联和设计应用方法,探索中国现代设计的民族化道路。

  • 标签: 民族民间色彩 五色观 现代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