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第六条禁止在村级事务管理中滥用职权、损公肥私。不准有下列行为:(一)采取侵占、截留、挪用、私分、骗取等手段非法占有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或者其他公共财物;(二)在计划生育、落户、殡葬等各项管理、服务工作中或者受委托从事公务活动时,吃拿卡要、故意刁难群众或者收受、索取财物;(三)违反规定无据收(付)款,不按审批程序报销发票,或者设立'小金库',隐瞒、截留、坐支集体收入;

  • 标签:
  • 简介:第十六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村民委员会成员应当将贯彻执行本规定的情况作为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年度述职述廉和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接受党员和村民的监督。第十七条村务监督委员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应当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对村民委员会成员执行本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第十八条村民代表可以对村民委员会成员执行本规定的情况进行询问和质询。第十九条农村基层干部遵守本规定的情况应当作为对其奖励惩处、考核评价、选拔任用、考录的重要依据。

  • 标签:
  • 简介:为正确办理减刑、假释案件,最高人民法院于2012年1月17日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相对于1997年公布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新规定对减刑、假释制度的完善存在诸多亮点。但就我国现行减刑、假释制度存在的问题而言,新规定仍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将来进一步的完善。

  • 标签: 减刑 假释 新规定
  • 简介:为正确办理减刑、假释案件,最高人民法院于2012年1月17日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相对于1997年公布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新规定对减刑、假释制度的完善存在诸多亮点,但就我国现行减刑、假释制度存在的问题而言,新规定仍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将来进一步的完善。

  • 标签: 减刑 假释 新规定
  • 简介:合作作品就是两个以上的人根据合作协议创作的作品。按照合作协议的约定履行义务,并将其贡献融入合作作品的当事人,即为合作作者。合作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判断一件作品是否为合作作品,须考虑三个条件:当事人之间是否有合作协议、当事人是否按照合作协议约定履行义务并将贡献融入合作作品。不能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由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创作的作品,可能是汇编作品、组合作品或者演绎作品,而不是合作作品。现行《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关于合作作品的规定存在三大缺失:一是忽视了当事人之间的合作创作意图;二是将合作创作混同于单独创作;三是用实际创作取代当事人的贡献。2012年3月31日,由国家版权局发布的《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征求意见稿,基本上维持了现状。针对此,本文提出了关于完善合作作品规定的建议。

  • 标签: 合作作品 合作协议 合作作者 著作权共有
  • 简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按照党章要求加强党的组织制度建设,切实做到在实践中维护党章和党章规定的组织制度。建立科学合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标签: 党章 党的组织制度 党的最高领导机关 纪委双重领导体制
  • 简介:【案例】:申请人张某为被申请人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疗器械公司)负责生产技术的副经理。医疗器械公司属于外商独资企业。该企业法定代表人郑某(韩国人)长期居住在国外,企业经营活动全部由经理李某(韩国人)负责。由于市场基本饱和。竞争激烈,医疗器械公司经济效益不好,张某在业余时间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到其他企业担任技术顾问,生产销售本企业同类产品,并从中获得报酬。

  • 标签: 竞业限制 保密协议 外商独资企业 企业法定代表人 医疗器械 义务
  • 简介:清末以来,列强环伺、内乱绵延。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积极进行保密法制建设,建立电报保密制度、军事秘密保护制度和新闻保密审查制度,颁布刑法典,惩治泄漏国家秘密犯罪。保密法制的建立和发展为抗战中的保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但中国近代保密法制未能完全实现其立法目的。袁世凯时期甚至以保密为名迫害新闻媒体,造成新闻业的重大衰退。国民政府保密法制也有过于严厉之处。这给保密法制的发展蒙上阴影。如何妥善处理国家保密权与新闻自由以及公开的关系,是中国近代保密法制未能完全解决的一大难题。

  • 标签: 晚清 民国 保密法制 新闻自由
  • 简介:<正>一、问题意识与论证目的2005年修订并于200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公司法》有许多亮点,而最引人关注的当属其赋予了公司较高的自治权限,"公司自治"被确立为2005年公司法修订的主题,这表明修订后的《公司法》遵从了这样一种立法指导思想:在遵循强制性规范、指导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相结合的前提下,突出强调任意性规范的作用。现行《公司法》的上述变化,

  • 标签: 司法裁判 判断规则 司法介入 公司自治 内部规则 公司纠纷
  • 简介: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方面,何晔晖委员建议,特别要对不应立案、滥用职权立案的案件加强监督。她认为,刑诉法原条文对监督工作规定得比较原则,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监督作用大打折扣。

  • 标签: 立案监督 公安机关 刑诉法 细化 滥用职权 比较原则
  • 简介: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扩大了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但不会对现状形成太大冲击,其适用条件彰显了对被告人诉讼主体地位的尊重;明确了独任制和合议制两种审判组织,拉开了简易程序类型多元化的序幕;规定了公诉人应当出庭,完善了诉讼结构。检察机关需探索合理方式来解决公诉人出庭带来的成本问题。

  • 标签: 刑事诉讼法修改 简易程序 公诉人出庭 被告人主体地位 审判组织
  • 简介:三、教育行政规定瑕疵的治理教育行政规定作为政府领导管理教育活动的直接依据,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工作仅行使"管理"、且只管理教育"行政工作".哪些为地方政府有权管理的教育行政工作,本文以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苏州市教育局三个纵向的教育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规定为例

  • 标签: 教育行政 治理教育 行政规定
  • 简介:近日,山东省沾化泊头镇女子张某因在镇政府摘花,被罚款千元。随后另有两名女子在政府摘花被罚后向政府讨要说法,政府办公人员认为此事由张某挑唆,将其所在片区水电全停。张某在向镇政府人员解释时,遭到党委副书记刘文合殴打。

  • 标签: 镇政府 罚款 党委副书记 政府办公 张某 山东省
  • 简介:客观处罚条件原本是德国、日本刑法中的一种立法现象,我国台湾地区刑法是民国时期《中华民国刑法》在台湾地区的延续,在立法上,由于受到德日刑法的强烈影响,在客观处罚条件的规定上与德日刑法一脉相承,甚至将客观处罚条件的立法技术发挥到了极致,含有客观处罚条件的罪名远远超过德日刑法,但有关客观处罚条件的理论定位,台湾学者之间争议特别大。由于我国大陆犯罪论体系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大陆刑法中不存在犯罪成立意义上的客观处罚条件,但存在刑罚权发动意义上的客观处罚条件。

  • 标签: 客观处罚条件 犯罪构成 刑罚阻却事由
  • 简介:《合同法司法解释二》明确了导致合同无效的强制性规定为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但是立法没有明确何为效力性强制规定,导致司法实践无所适从。本文试图从一个案例入手,首先介绍了我国关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立法沿革;其次界定了强制性规定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概念并进行了比较法上的研究;最后从有利于司法实践的角度出发,提出便于操作的区分标准。

  • 标签: 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认定标准 合同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