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世界很大,麻烦很多,意外不断出现,各种困惑亦是纷至沓来,层出不穷。而女人们的问题尤其多,她们不停地问自己也问别人:'孩子不听话怎么办?''老公不做家务怎么办?''父母总唠叨怎么办?'她们大事小情都不敢做主不敢担责,只期待别人的帮助和意见。如此将人生的决定权交到别人手中,是非优劣只能听天由命,所以成语中才有'遇人不淑'这个专属于女性的悲剧名词。走入新时代,有志气的女人开始向传统挑战。对,我们不再期待别

  • 标签: 万事主张
  • 简介:孙英,1965年生,黑龙江勃利人,哲学博士。现为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党总支书记、院长,马克思主义与民族团结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孙英工作室"主持人。2005年7月~8月,参加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双语师资培训。2007年10月~2008年10月,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哲学系高级访问学者。

  • 标签: 里贾纳大学 政治理论课 民族团结教育 双语师资 哲学博士 北京高校
  • 简介:顾听,1963年生,北京人,现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高级研究员.1997年获得荷兰菜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哈佛大学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菜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曾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工作.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7年开始担任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北京师范大学方案报告(即所谓“第七套方案”)的主笔.

  • 标签: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北京师范大学 加利福尼亚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 小传
  • 简介:王晓霞,天津人,1963年生,复旦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南开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公共管理学教研部主任,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公共管理学。

  • 标签: 王晓霞 公共管理学 社会学博士 小传 学术 政府特殊津贴
  • 简介:颁布于1938年的美国《联邦民事程序规则》对原告与被告的事实主张具体化义务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原告在起诉状中无须主张具体的事实,但被告必须对原告起诉状的事实主张作出认可、否认和信息不足无法答复的具体回应。区别对待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解决历史上令状制度导致的原告起诉难问题和菲德尔法典对原告起诉难问题解决的受挫。2008年,联邦最高法院对Iqbal案作出的判决,颠覆了《联邦民事程序规则》不要求原告具体主张事实的做法,而是要求原告与被告一样,都必须遵守事实主张具体化的要求。该案对美国的影响尚在进一步发展中。

  • 标签: 美国联邦民事诉讼 主张具体化 Iqbal案
  • 简介:本文尝试从法律的角度来分析学术话语权的构成,以及其法律依据,并归纳了目前学术话语权被滥用的类型.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现行各部门法律对这些不轨行为的规范及其漏洞.而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对学术生产领域的监管将有利于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权的综合竞争力.

  • 标签: 学术话语权 学术产业 学术品牌 学术竞争
  • 简介:德国的学术研究自由权以《联邦德国基本法》第5条为规范基础,主要由“研究自由”与“教学自由”等两个内容构成,以“大学自治”为组织保障。在美国,经由“史维慈诉新罕布什尔州”案与“凯西诉纽约州立大学管理委员会”案等案件,宪法上的学术研究自由权受到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的特别关切。中国的学术研究自由权以《宪法》第47条和《高等教育法》第10条等条款为规范基础,以“公共利益”等法律规定为外在限度,以“可证”、“客观”等学术伦理为内在限度。大学教师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有关司法案例评述的学术观点,属于“学术研究自由权”而非“表达自由权”的规范范围,应该受到更为严格的保护。

  • 标签: 学术研究自由权 表达自由权 文化权
  • 简介:概念史作为一种史学研究方法被引入中共党史研究领域后,在理论探索与研究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不同研究路径,但也存在着对中共概念史理论认知不到位、研究方法不规范、研究对象分散等问题。因此,梳理中共概念史研究的历史脉络,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中共概念史研究的合理化建议,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化该领域研究的学术进步。

  • 标签: 中共概念史 学术历程 理论反思
  • 简介:当前,公安学术期刊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根据国内三大期刊评价指标体系,公安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极为有限。公安学术期刊若要彰显其影响力,必须构建符合自身的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理想的学术期刊评价体制应当重视同行评议,将学术期刊的评价权交给该领域的专家及职业共同体。对于公安学而言,一个科学合理的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体系应当以学科为基础,包括学术影响力、行业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三个方面。在这三个指标中,学术影响力应当作为主指标,权重应当在60%以上,而行业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应当各占20%。

  • 标签: 公安学术期刊 影响力 评价体系 构建
  • 简介:数字出版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媒体融合成为出版业发展的潮流和必然趋势。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环境,学术期刊应该重视人才发展战略,推进编辑队伍建设的步伐,唯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不被淘汰。新形势下可以从转变编辑思维模式、加强编辑岗位培训和引进复合型学术出版人才几个方面入手加强编辑队伍建设,为学术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 标签: 媒体融合 学术期刊 编辑队伍 建设
  • 简介: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开始真正系统研究南海问题,大致始于冷战结束,尽管当时南海问题的重要性已经日渐凸显,但是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一直比较薄弱。21世纪头十年,这一情况有所改善。但是相关研究仍未能达到与南海问题重要性相匹配的厚重程度。大致以2009年为时间节点,中国国内对于南海的研究形势显著好转,研究成果大量涌现。西方学界也在原本就较为丰富的研究基础上,扩大了研究的规模。几乎所有论及中美关系、美国东亚战略或亚太战略的著作都会提及南海,相关研究十分丰富。本文力图梳理有关研究现状,把握美国与南海关系这一相关问题的学术发展脉络。

  • 标签: 美国 南海 历史考察 研究现状
  • 简介:2016年12月14-15日,由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京大学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和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历史研究与国际关系”学术会议在鼓楼校区知行楼举行。本此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

  • 标签: 国际关系 学术会议 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综述 南京大学
  • 简介:任何学术研究的产生与推展,都是从“概念”“理论”与“方法”三个维度展开的;这三种力量正好构成一个三角模型,并通过它们间的互动推动着学术研究的发展。中国“转型社区”的研究也符合这一逻辑,具体地说,它包括:“转型社区”概念的缘起、分化与定格;“转型社区”理论解释的建构、分歧与互构;“转型社区”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及其互衬。在中国“转型社区”的文献研究乃至整个学术理论的研究中,三种力量之间应维持一种多向度与多层次的“必要的张力”,从而可以增强理论对现实的解释能力与建构能力。

  • 标签: 三角模型 社会转型 转型社区 文献研究
  • 简介:十八大以来,法治反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和新的视角。国内学者主要围绕法治反腐的内涵、法治反腐的价值意蕴、法治反腐的问题与不足、加强法治反腐的具体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在相关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从研究内容上看,首先学术界关于法治反腐的内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各有各的见解,并且没有深入地进行解读;其次对于法治反腐取得的成就的研究鲜有探索和总结,大多是对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方法的探索。

  • 标签: 法治反腐 十八大 腐败 研究综述
  • 简介:数据出版与引证是国际学术研究新潮流,数据共享更是促进学术研究的新方式。为推进青少年研究领域的数据管理、数据共享、调研协作和数据应用开发等合作,上海青少年研究中心成立了中国首家、国际接轨、全球互通的青少年研究数据平台。

  • 标签: 青少年研究 学术研究 数据平台 上海 服务 作者
  • 简介:作为行政诉权论的重要一环,行政诉权之本质既与诉讼目的息息相关,又对诉权内容及诉权要件产生直接影响。学理上,行政诉权之本质未能达成共识。各学说因诉讼目的论基础或研究视阈上的差异,仍缺乏统一评判标准。以法院的审查方式作为统一评判标准,可起到为各学说搭建共同对话平台的效果。根据法院在判断行政诉权要件时需以何种审查方式完成为标准,可将各诉权学说分别归入实质条件诉权说与形式条件诉权说两大阵营。因实质条件诉权说存在诉权认定结论与现实情况脱节、陷入未审先判的思维误区等缺陷,而形式条件诉权说则可确保诉权认定结论与现实情况相一致、切实化解“立案难”、强化客观法秩序维持之行政诉讼功能模式,故后者更可取。目前,形式条件诉权说阵营中的抽象诉权说、司法行为请求权说、宪法诉权说仍有不足,作为司法行为请求权说之修正版的“诉权层次论”应予提倡。

  • 标签: 行政诉权 行政诉讼 实质条件诉权说 形式条件诉权说 诉权层次论
  • 简介:本课题通过关注宗教中国化研究的学术前沿动态,梳理当代宗教中国化概念形成的学术背景,对学术史上出现的类似概念关系和差异进行辨析。进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把握对宗教中国化方向的理解,阐释宗教中国化的当代内涵与现实愿景。

  • 标签: 宗教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 简介:2017年10月19-20日,由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与广西防城港市文化委员会联合主办、防城港市博物馆承办的“海丝寻踪一华侨华人与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防城港召开.三位嘉宾进行了主旨发言.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主任龙登高教授在《海外华商与“一带一路”》的演讲中指出,自古至今华商在“海丝”之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丁见祥在《水下考古研究中的几点思考--以海上丝绸之路为线索》的演讲中探讨了水下考古资料对东南亚华人社会研究的可能贡献.上海大学吕建昌教授在《国际国内博物馆发展新动态与趋势》的演讲中,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海洋文化 华侨华人 研讨会综述 华侨历史博物馆 防城港市
  • 简介:2017年9月13日,华侨华人研究与侨联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侨联副主席康晓萍出席本次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中国侨联副秘书长、经济科技部部长赵红英出席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侨大学、韩山师范学院、北京华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福建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国务院侨办侨务干部学校、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欧洲华商商学院、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涉侨院校、科研机构、社会智库及相关单位同志四十余人参加本次研讨会.

  • 标签: 华侨华人研究 中国侨联 学术研讨会 智库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