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英刊《比较诗学》第25卷(2005年)发表了对英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特里·伊格尔顿的访谈文章,涉及对爱德华·赛义德的后殖民主义和对文化理论的新的理解,伊格尔顿也重新审视了他早年关于一切皆是政治的观点,认为这种政治的泛化有掏空政治本身的危险。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伊格尔顿 文化政治 赛义德 批评理论 马克思主义学者 《比较诗学》
  • 简介:麦克因斯的性别理论揭示了现代性与性别身份的关系,并认为性别主导着文化的各个方面,现代性的矛盾冲突在于为真正平等的公共权利而进行的持续、艰巨的斗争.该理论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的自由政治,系统地瓦解了父权制,为女性斗争创造了条件,同时,反对把"个人的"看作"政治的",提出只有在一种更平等的性别分工前提下,才能谈社会性别身份的解放和发展自我人格等话题.

  • 标签: 社会性别 现代性 性别差异崇拜 身份政治
  • 简介:对性取向、女性的自由与权利、男性的性别困境与焦虑以及两性之间关系的探讨是拜厄特小说中非常值得研究的一部分。在关注每个个体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性别问题的同时,拜厄特实现了对英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忠实记载。

  • 标签: 拜厄特 性别 历史 女权主义
  • 简介:对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未来而言。性别诗学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逐步走向理性与成熟、逐步实现诗学的转换、强化个性的文学写作方式与批评念、逐渐改善女性的生存状况与文学现状、跨学科研究等方面,阐述了建构开放多元的性别诗学体系的必要前提,从而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走向进行一些前瞻性思考。

  • 标签: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走向 性别诗学 建构 前提
  • 简介:社会性别理论已经成为具有批判知识特征的显学,著述十分丰富,该理论可概括为四个核心观点:社会性别是一种权力关系;社会性别是一种社会建构;社会性别是一种制度安排;社会性别是一种文化观念。社会性别理论的目标是建立多元的平等的两性关系。

  • 标签: 社会性别 社会建构 制度安排 文化观念
  • 简介:理论上对先进性别文化的语义和内涵进行辨析和梳理,无疑是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建设先进性别文化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前提。先进性别文化的理论逻辑在于先进性别文化是科学认识性别关系的文化;先进性别文化的基本属性在于它的先进性;先进性别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性别文化的内涵结构可凝练为以“男女平等为核心、性别公正为理念、两性和谐为基础、共同发展为目的”。从先进性别文化的历史观照来看,它是对中国传统性别文化的科学扬弃;是对中国妇女运动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历史发展的科学总结。从先进性别文化的现实情境来看,建设先进性别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妇女生活大变革的必然要求;是性别意识主流化的必然要求。

  • 标签: 先进性别文化 理论样式 多维观照
  • 简介:共同犯罪以主观意思联络为纽带,是区别于同时犯罪之关键。片面共同正犯违背共同犯罪的本质,从学理上突破了共同犯罪故意的界限和标准,同时违反共同犯罪人之间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归责原则;片面教唆犯是被教唆者没有意识到教唆者的教唆故意而产生了犯罪意思,即使引入片面教唆犯也难以确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且与我国关于教唆犯的基本概念相悖;片面帮助犯的提出是为了满足司法工作的实际要求,但片面帮助犯理论依然没有恰如其分地解决行为人的刑事责任问题,且我国从犯概念中还包括次要的实行犯。

  • 标签: 共同犯罪 片面正犯 片面教唆犯 片面帮助犯
  • 简介:罗伯特.达尔对柏拉图的贤人统治理论提出了以下三点批评意见:贤人统治理论的基本假定,即存在着客观的道德知识,是无法证明的;即使存在着客观的道德知识,也无法证明只有少数人才能够习得或掌握这种道德知识;贤人统治容易导致暴政。达尔的努力并不成功。尽管如此,贤人统治并不像达尔所担心的那样能够威胁民主。

  • 标签: 罗伯特·达尔 贤人统治 民主
  • 简介:过去几十年来,语言性别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早期零散的讨论到系统的两元对立论再到后期的多元性别建构论.本文旨在揭示这些理论的发展,并总结出了六种语言性别理论:生物决定论、缺陷论、支配论、差异论、社团实践论和表演论.本文主要阐述这些理论的发展与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之间的关系.

  • 标签: 语言性别 理论发展 女性主义
  • 简介:1995年社会性别主流化正式被联合国作为全球推动性别平等战略以来,妇女运动和各国政府日益重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文章梳理了近年来国际社会性别与发展研究领域有关社会性别主流化的研究,指出不同的分析方法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从公共管理和政策变化层面评估主流化成果显示了历史性的进步;然而,在社会变革层面却显示了主流化的局限与困境。在挑战和机遇面前,深化社会性别主流化需要整合各种理论框架和方法,探讨全方位的组织和能力建设,并进一步发挥妇女运动和组织的作用。

  • 标签: 社会性别主流化 公共政策 妇女运动
  • 简介:美国杨百翰大学政治系的哈德逊教授通过对中国、印度、葡萄牙的调查研究,认为性别失调对社会结构的不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她的《光棍》一书因这一理论在学术界引起各种讨论,本文结合各种批评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分析,认为性别比例失调的现象值得重视,但不应把这一因素从整个社会历史背景中孤立出来,得出性别失调直接导致社会动乱的结论。美国杨百翰大学政治学系的哈德逊教授研究认为,未婚男性数量增加会导致犯罪率升高。哈德逊教授通过历史事件对光棍与社会暴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并进而探析光棍与社会的关系是如何发展的。她对比分析了中国、印度和葡萄牙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1851至1863年间的捻军叛乱是探讨性别失调和社会暴力的典型例子。19世纪华北地区性别比例极高,达到129∶100(男性∶女性)。19世纪上半叶,该地区环境恶劣,并且平均每三到四年就遭受一次水灾、旱灾或虫灾,许多人死于饥荒。人们很难把女孩嫁出去,因而很少生养女孩。结果,华北地区大量的男性至死未婚,有25%的男性根本结不了婚。那时,大约每1000名女婴中就有300名被杀害,长此以往的后果就是人口失衡,产生了大量过剩的年轻男性。他们被迫变成无家可归的土匪,去绑架、偷窃、仇杀争斗。...

  • 标签: 性别比失衡 性别比例 哈德 人口流动 社会性别 杨百翰大学
  • 简介:聚焦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描述研究背景的基础上,认识女大学生就业研究的性别意义,构建解释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的理论解释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社会性别意识必然会产生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而女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和质量则取决于社会性别意识的进步,以及对就业市场性别歧视行为有效的制度约束。

  • 标签: 女大学生就业 性别意义 理论建构
  • 简介:吸纳社会性别研究,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一条有效路径。一方面要借鉴社会性别分析方法,另一方面要整合社会性别研究的关注点。具体而言,社会性别研究的一些特有概念对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社会性别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原有概念内涵的扩大,可以丰富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内容;社会性别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已有理论内容的扩展和补充,将促进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发展。

  • 标签: 社会性别 马克思主义 妇女理论
  • 简介:语言与认知处于互动的关系。一方面,语言符号的形义结合是有理据的,是人类认知的结果;另一方面,影响着人类的认知语言,对认知具有反作用。语言的认知性表明,语言势必反映了人类对现实的认知,包括对人类自身与自然之间、以及自然界内部诸要素之间关系的认知,即对生态问题的认知,从而使得对语言系统进行生态批评具有了理论上的可行性。而语言对认知的反作用则使得这一批评具有了存在的必要性。由此可见,语言与认知的互动为语言系统生态批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标签: 语言系统 认知 生态语言学
  • 简介:对于共同犯罪人进行怎样的分类,这是由一国的刑法传承所决定并与其刑法文化相联系的。混合型分类方法在共同犯罪人分类这一简单但充满逻辑挑战的问题上存在着自相矛盾的冲突。通过证伪方法可以彻底否定那种分工形式用来认定犯罪的错误观点。作用地位分类方法的最大优点就在于能够较好地评价各共同犯罪人在同一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以此较好地评定其社会危害性的大小,从而为恰当地解决各个犯罪人刑事责任的轻重奠定基础。从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规定中可以看出,正犯包含着两层含义,第一,正犯就是实行犯;第二,正犯就是主犯。但在司法实践中实行犯的主犯地位并不是必然的和绝对的。我国刑法有从犯但无帮助犯的规定。所以在中国刑法中研究帮助犯的概念还缺乏法律依据,在中国刑法学上谈及帮助犯的概念并没有必要,在中国的司法实践中引入帮助犯的概念也没有意义。

  • 标签: 刑法 共同犯罪 正犯 帮助犯 反思与批评
  • 简介:2006年9月11-12日,在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召开了“女性/性别研究与少数民族妇女发展”理论研讨会。参会代表70余人,分别来自中华女子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甘肃省妇联、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系统和高校系统。会议主要围绕女性/性别学学科建设和少数民族妇女发展两个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代表们发言踊跃,各抒己见,提出了迥然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 标签: 妇女发展 少数民族 性别研究 研讨会综述 女性 科学院系统
  • 简介:《对近年文学批评批评》撰写于1990年.文章批评了八十年代末的文学评论界存在的六种不良现象:一、批评的偏颇;二、批评对创作的趋附性;三、批评与创作的对立性;四、批评立论中的主观唯心主义;五、批评方法上的生搬硬套;六、批评中的“术语爆炸”和“文字魔方”.文章指出:生活的前进呼唤着创作的繁荣,创作的繁荣又同样呼唤着批评的发展.文学批评应该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历史的基石上书写自己更新更美的篇章.

  • 标签: 文学批评 批评方法 批评家 新写实小说 现代派 弗洛伊德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性别理论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依时间顺序可以划分为1978~200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性别理论逐步形成阶段和2000年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性别理论不断发展阶段。这两个阶段中众多思潮交互影响,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妇女/性别理论图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性别理论要注重吸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资源,关注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发展脉络中的马克思主义因素,对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妇女解放理论,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主张的妇女解放理论进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性别解放理论

  • 标签: 改革开放 妇女/性别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