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9月19日至22日,省政协常委视察团赴许昌、南阳等地,就林业生态走廊建设情况进行视察调研。省政协主席叶冬松,副主席靳绥东、李英杰等参加视察。视察期间,视察团一行到鄢陵县、许昌县、许昌市区和禹州市,走进花木栽培企业、城市公园绿地和乡村田间地头,详细察看廊道绿

  • 标签: 常委视察 林业生态 生态走廊
  • 简介:永川市现有林业用地46.99万亩,森林覆盖率26.96%,活立木总蓄积97.13万立方米。目前,已经或正在永川市实施的国家级林业重点工程有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涉及国家总投资近3亿元,2004年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6.96%(当年新造林成林后可达30.57%),每均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实施14万亩(不含05年4.2万亩);天保工程中实施森林资源管护44万亩,封山育林8.26万亩(不含05年1.4万亩)。

  • 标签: 永川市 生态建设 林业发展 退耕还林工程 天然林保护工程 森林覆盖率
  • 简介:朱德从经济、政治、生态建设多方面深刻阐述了林业建设的重要作用;他深入全国林业基层调查研究,为党中央的林业决策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并且明确提出发展我国林业的重要方针,为新中国林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朱德 林业建设 方针 生态文明
  • 简介:城市林业建设法律制度是目前国家法律体系中相对缺少的一项制度,理论研究也相对薄弱,本文从整理城市林业建设的现状入手,对城市林业建设法律制度的一些基本要素作了初步探讨。

  • 标签: 城市林业 法律制度 林业建设 环境保护
  • 简介:问:我注意到,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又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请问,应如何认识这个新提法的提出?作为生态立省的海南.在新形势新要求下。今后应如何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 标签: 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十五大 十二大
  • 简介: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要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 标签: 生态文明 资源环境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汪永晨在4月25日的《新京报》上报道:最近,笔者和生态学家徐凤翔一起,走进了亚马孙森林。今天的亚马孙是一条大江,水量之大,水色之清,让人羡慕不已。我们在亚马孙上游的船上只待了20分钟,就看到两群亚马孙豚。而长江里的白鳍豚作为种群已经不存在了。随后,从空中看到的亚马孙:大江大河与森林植被息息相关。今天的亚马孙两岸,无论是干流还是支流,都是茂密的森林。

  • 标签: 生态学 森林植被 《新京报》 汪永晨 种群
  • 简介:淮南市地处淮河中游,敏感的地理位置和以煤、电、化为主的产业特点决定了其环境保护工作的艰巨性。近年来,淮南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工作中坚持两个“决不能”的思路,即决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运用多种手段,加大环保监督力度,在该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唱响了保护青山绿水之歌。

  • 标签: 生态文明 环境保护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 经济发展 科学发展观 地理位置
  • 简介: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科学理念,即生态理性的理念。生态理性是一种以自然规律为依据和准则、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原则和目标的全方位的理性。尊重自然规律的客观性、系统性、价值性、和谐性是生态理性基本原则。只有使经济理性和科技理性上升和转换成为生态经济理性和生态科技理性,培养和造就生态理性人格,才能实现美丽中国梦。

  • 标签: 生态理性 生态文明 自然规律
  • 简介:位于秦岭腹地的柞水县以守护秦岭生态安全为己任,认真贯彻执行《陕西省秦岭生态保护条例》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加强条例的宣传贯彻实施工作,全心全意守护着柞水县这一隅蓝天、净土,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6.5%,森林旅游投资超过20亿元。

  • 标签: 生态安全 柞水县 秦岭 依法维护 林业局 森林覆盖率
  • 简介: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建设既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容易混淆的两个重要范畴。明晰"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的基本内涵,有助于找准"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建设的着力点。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已有一定基础,探索贵阳"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合贵阳实际的一些对策性建议,极具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 标签: 生态文化 文化生态 对策思考 贵阳
  • 简介:新疆地处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相关研究显示,新疆目前面临着沙漠和绿洲扩大、水域草地及自然森林缩小、环境质量恶化等主要问题。为加强新疆生态文明建设,要在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以促进生态经济发展为突破,构建特色农产品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旅游业共同发展的“四位一体”模式,以促进新疆生态经济发展。

  • 标签: 新疆生态文明 生态经济“四位一体”
  • 简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改革方向和任务。这体现了我国“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细化,体现了法洽精神的弘扬,也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和我国国情发展阶段的深刻认识和本质把握,标志着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体现出对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和勇气。这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一个理论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是一个脱胎换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国生态文明的理论成熟必将带来中国生态文明领域的突破性改革和转变。

  • 标签: 生态文明建设 制度体系建设 软实力 “五位一体” 制度建设 三中全会
  • 简介:生态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生态福利是人的基本福利,因此,必须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和谐)作为社会建设的基本方向。目前,重点是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实施生态式开发脱贫致富战略,推进生态住区建设,倡导和践行生态化的消费模式。为此,必须充分发挥环境运动和环境团体在生态治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要努力提高其组织化和规范化水平。这样,才能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提供持续的自然物质条件。

  • 标签: 社会建设 生态需要 生态福利 生态和谐 生态治理
  • 简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第一次被写进党的报告,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是执政理念的发展和升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切实转变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完善组织架构体系、制度体系和政绩考核体系。只有全民参与,将各项制度与政策落实在行动中,“美丽中国”才能如约而至。

  • 标签: 生态文明 体系建设 美丽中国
  • 简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特别是农村地区,除了受工业和生活污染外,农业生产和畜牧业污染更加严重.农村环境污染导致的危害,以及隐藏在污染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引人深思.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为了重塑美丽乡村,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强农村环保立法工作,加大农村环境执法力度,积极推动环保进村.

  • 标签: 生态文明 农村污染 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