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进入新世纪,艾滋防治工作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对艾滋关注的焦点已经不仅仅只是集中在一种对人类疾病和肉体痛苦的关注上,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人们所共同关注的一个严重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为此,国际社会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包括艾滋防治立法),从全方位的视角来考察艾滋防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总的来看,从入杈的视角,

  • 标签: 艾滋病防治工作 立法 健康权 国际社会 人类疾病 健康问题
  • 简介:本文从流行现状与特征、干预策略与措施、防治对策及手段等,多角度分析在妇女中开展艾滋防治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与紧迫性.建议全社会更多地关注女性在艾滋预防控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及所发挥的作用,共同抗击艾滋对人类健康和社会进步所构成的威胁,倡导共享人类健康文明,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 标签: 妇女 艾滋病防治 疫情与流行 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
  • 简介: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将艾滋定义为:一种以感染人体免疫功能缺陷病毒为特征、且表现为一种或多种疾病症状的免疫功能后天性缺陷综合症。随着感染艾滋病毒/艾滋的犯罪人入监服刑,就使艾滋病毒/艾滋流入了监狱,且由于艾滋病毒/艾滋与注射毒品之间的相互关系监狱里也在滋生艾滋。对此,美国监狱起初采取了包括隔离在内的防治政策,但由于隔离引发的后续问题太多且难以解决,有些监狱转向于个案处理方式。

  • 标签: 美国监狱 囚犯 艾滋病 隔离 个案处理
  • 简介:2006年1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57号国务院令,公布了《艾滋防治条例》,该条例将于3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明确了政府和个人艾滋防治的权利与义务,体现了我国防控艾滋的更大决心。

  • 标签: 艾滋病防治条例 国务院令 国务院总理 权利 义务 温家宝
  • 简介:当前公安机关治安管理与“防艾”关系处于微妙的状况,公安机关在打击惩治违法犯罪,承担“防艾”法定职责的同时,应积极支持、参与“防艾”活动,特别是NGO的“防艾”活动,力尽自己作为社会行政管理部门的“防艾”社会义务。

  • 标签: “防艾”NGO 公安机关 “防艾”义务 法律依据 对策
  • 简介:1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57号国务院令,公布《艾滋防治条例》(下称《条例》),自3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64条,分“总则”、“宣传教育”、“预防与控制”、“治疗与救助”、“保障措施”、“法律责任”和“附则”7章。《条例》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防治艾滋的责任,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及其家属的权利和义务,标志着我国艾滋防治步入法制轨道。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艾滋性病组组长魏瓦特认为,《条例》的出台,表明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艾滋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体现了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重大承诺。联合国艾滋规划署驻华办事处代表雷若舟认为,《条例》是中国政府“防艾”整体战略的重要部分,表明政府将把艾滋防治作为更重要的工作来抓。

  • 标签: 艾滋病防治 病毒感染 病人 保护神 《条例》 各级政府
  • 简介:根据云南省防治艾滋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2009年防治艾滋工作督查的通矢酚要求,由省民委牵头,省广电局、省防艾局、省关爱中心、省疾控中心等部门参与组成的省级督查组一行9人在省民委副主任木桢带领下,于8月20日至23日对迪庆州的艾滋防治工作进行督查。

  • 标签: 艾滋病防治工作 迪庆州 督查 省级 委员会 云南省
  • 简介:艾滋防治工作具有较强的法律性、政策性和专业性,为促进公安机关对高危人群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艾滋防治中的职能作用,1.转变思想观念,共同抗击艾滋;2.加强多部门合作,探索防治艾滋经验;3.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4.提高民警素质,提升管理水平.

  • 标签: 公安机关 艾滋病 防治 高危人群 中国
  • 简介:<正>津政办发[2011]46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8号)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市艾滋防治工作,有效遏制艾滋的蔓延,针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艾滋疫情和防治工作需要,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 标签: 艾滋病宣传 性病门诊 艾滋病治疗 高危人群 药物维持治疗 男男性行为
  • 简介:<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我国自1985年首次报告艾滋病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研究制订防治规划,明确相关政策,开展健康教育,落实防治措施,加强患者救治,艾滋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我国艾滋疫情仍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传播和蔓延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与此同时,防治工作还存在宣传教育不够广泛、疫情监测不够落实、干预措施不够普及、法律法规不够健全、防治力量薄弱、技术手段欠缺、一些地区和部门对防治

  • 标签: 疫情监测 宣传教育 防治示范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各部委 宣传材料
  • 简介:乌鲁木齐市艾滋病毒感染者和发病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乌鲁木齐市艾滋疫情已经处于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临界点,艾滋疫情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目前,在没有疫苗预防艾滋的情况下,宣传教育是最好的“疫苗”,我们要发挥优势,调动全社会力量,通过教育、干预和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开展艾滋防治知识宣传,营造群防群控艾滋的氛围。

  • 标签: 艾滋病防治 政策宣传 问题 对策
  • 简介:<正>2004年12月1日是第17个"世界艾滋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关注妇女、抗击艾滋",其主要含义是提醒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艾滋对妇女的影响,动员广大妇女行动起来,与全社会一道共同抗击艾滋,减轻艾滋对妇女的威胁。天津市防治艾滋性病协调委员会围绕今年的宣传主题,在12月1日前后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大力普及艾滋防治知识,提高全社会对艾滋防治工作的认识。坚持预防为主,落实各项防治措施。一是大力开展艾滋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艾滋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要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农村、进公共场所。到2005年,公众对艾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在城镇达到80%,在农村达到50%,在高危人群中达到85%以上。二是切实加强高危行为干预措施。继续严厉打击吸、贩毒,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在娱乐服务场所开展安全性行为宣传教育,大力推广使用安全套,切断经性途径

  • 标签: 艾滋病性病 世界艾滋病日 高危行为干预 防治知识宣传 安全性行为 知晓率
  • 简介:保障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合法权利,使其得到应有的治疗,并规定他们应承担的避免将艾滋毒传染给他人,包括亲人的义务.政府必须加快制定HIV感染者病人的行政和刑事管理法规,对"传播艾滋罪"作出规定.

  • 标签: 艾滋病 刑事立法 故意传播 合法权利 病毒感染 管理法规
  • 简介:自从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已逐步制订了一系列有关艾滋预防和控制的法律、法规、规章,初步形成了一套艾滋控制的法律制度,但由于大多数法规制订于八十年代,其内容主要是艾滋预防和监测,不能适应我国艾滋病人和感染者不断增加的现状,因此有必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订一部统一的艾滋控制法,立法时应对艾滋病人的强制筛查、外国艾滋病人的入境,中国艾滋病人和感染者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

  • 标签: 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艾滋病预防 立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卫生行政部门
  • 简介:云南是中国境内较早发现艾滋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艾滋的流行速度加快.原因:1.防治工作认识不足;2.采供血传播艾滋毒的途径尚未完全阻断;3.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等.对策:1.提高认识;2.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3.加快相关立法进程;4.健全机构,加强队伍建设;5.加强科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 标签: 云南 艾滋病 流行病 防治 传播途径 宣传教育工作
  • 简介:本文分析了世纪瘟疫艾滋的症状、三种传播途径、对人类危害、在我国流行的情况后,提出了扼制艾滋蔓延的防治对策。

  • 标签: 艾滋病 对策 防治
  • 简介:针对艾滋的三种传播途径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预防经性途径传播目前国际上推荐ABC的预防法,即第一禁欲,第二忠诚,第三一贯、正确地使用安全套。得了性病或怀疑有性病,应尽早到指定医疗机构或正规医院检查,治疗。预防经血液传播远离毒品,抵制毒品;对不幸染上毒瘾的人,要帮助他们戒除毒瘾;对暂时无法戒除毒瘾的人,可采取用美沙酮替代疗法和清洁针具交换的方法,改变共用注射器吸毒的行为,阻

  • 标签: 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抗体 血液 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针具交换
  • 简介:满族医生和她的艾滋患者写在世界艾滋日之前文·摄影/本刊记者潦巴(蒙古族)自八十年代初全球首次报道发现艾滋以来,全世界艾滋病毒感染人数迅速增加,目前世界上已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现或流行这种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

  • 标签: 艾滋病病毒感染 艾滋病患者 大夫 满族 流行病 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