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病毒脑炎后自身免疫性脑炎(PVEA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收治的10例PVEAE患者资料,分析症状学、脑脊液学、免疫学、神经影像学等特点及治疗方案。结果男5例,女5例,年龄44(18,66)岁。9例两次脑炎发作间隔37(24,60)d,1例无明显间隔。病毒脑炎峰期改良Rankin评分(mRS)4.5(4.0,5.0)分,恢复期mRS 2.0(1.0,3.0)分。自身免疫性脑炎(AE)峰期mRS 4.0(3.0,5.0)分。AE期症状包括:精神行为异常10例(10/10),记忆力下降10例(10/10),运动障碍5例(5/10),自主神经功能障碍5例(5/10),言语障碍4例(4/10),癫痫发作2例(2/10),意识水平下降2例(2/10),症状数4(2,6)个/例。AE期,脑脊液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阳性率为8/10,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10。神经影像学显示AE期8例病灶范围增大,1例病灶缩小,1例无明显变化。AE期10例均给予一线治疗,2例加用长程免疫治疗,9例患者病情明显缓解,mRS为2.0(1.0,4.0)分,随诊mRS为1.0(0,2.0)分。结论PVEAE可呈典型双峰脑炎表型、假单峰表型或单峰表型,在AE阶段脑脊液抗体由阴转阳。需重视该病的识别与诊断,确诊后积极免疫治疗。

  • 标签: 脑炎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抗体 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乙型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扯,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了乙型肝炎的特异性诊断方法,并对乙型肝炎的免疫预防、治疗以及基因疫苗的发展作了展望。

  • 标签: 乙型肝炎 病毒 携带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病毒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92例病毒脑炎的临床资料,结果病毒脑炎以学龄前和学龄期多见,起病前有前驱症状72例(78%),有发热74例(81%),意识障碍71例(77%),急性起病83例(90.2%),治愈81例,留有后遗症10例,死亡1例。结论病毒脑炎临床症状各一,确诊主要依赖临床表现,脑电图检查,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以及头颅CT/MRI检查。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特征与治疗
  • 简介:病毒脑炎常见、多发、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后遗症严重,一直是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的研究重点。本文对近年病毒脑炎实验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包括脑脊液、影像学、脑电图。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脑脊液 影像学 脑电图
  • 作者: 关鸿志 李玮 郭守刚 朱沂 王佳伟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25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北京 100730,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郑州 450003,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济南 2500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乌鲁木齐 83000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二代测序等病原体检测技术提升了临床对新发病毒脑炎的诊断水平。近年来国内、国外学者发现了一系列新型神经侵袭性病毒,其中某些病毒具有高度的致病性和传染性。临床医生应关注此类疾病,及时识别并诊断,重视新发病毒脑炎公共卫生意义。

  • 标签: 脑炎 病毒 二代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研究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6年7—10月、2017年7—10月在甘肃省三家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12例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在发病后0.5年和1年分别进行随访,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通过改良Ranking(mRS)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对成人乙型脑炎预后的影响。结果1年后随访,112例成人乙脑患者,57%(64/112)患者神经功能完全恢复(mRS评分=0分),14%(16/112)患者遗留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mRS评分=1或2分),20%(22/112)患者遗留有中-重度神经功能障碍(mRS评分3~5分),9%(10/112)的患者死亡。102例存活患者中,意识水平下降完全恢复率100%,精神行为异常完全恢复率75%,认知/记忆力下降完全恢复率64%,语言障碍完全恢复率71%,运动瘫痪完全恢复率61%,锥体外系症状和癫痫完全恢复率分别为73%和92%。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80例)和预后不佳组(mRS评分>2分,32例)患者在癫痫发作次数、意识水平(GCS评分)、脑脊液压力和头颅MR平扫中脑病灶有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脑脊液压力>250 mmH2O和头颅MRI中脑病变是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乙脑是一种致残、致死率较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性病毒脑炎。发病后大部分患者可完全恢复,部分可遗留有神经后遗症。脑脊液压力>250 mmH2O和头颅MRI中脑病变是成人乙脑患者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脑炎 脑脊髓液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肝功能衰竭等,因此对有抗病毒指征的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至关重要。我国2015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更新调整了治疗策略,并首次提出慢性乙肝临床治愈的评价指标。本文以新版指南为指导,参考相关文献,简述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足口病合并病毒脑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67例手足口病合并病毒脑炎患儿,采用甘露醇、丙种球蛋白冲击和甲基强的松龙等治疗。结果手足口病合并病毒脑炎的临床特点为发热、皮疹、精神差、四肢抖动等,1例出院时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手足口病合并病毒脑炎多发生在3岁以下患儿,应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 标签: 手足口病 病毒性脑炎 丙种球蛋白 甲基强的松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广西横县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的流行趋势,为乙脑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横县2005~2014年的乙脑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05~2014年横县共报告病例乙脑病例16例,年均发病率0.14/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病例分散于9个乡镇。发病季节明显,6~7月为流行季节。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为主,均为10岁以下的儿童,共9例,占发病总数的56.25%。发病病例中有乙脑疫苗接种史的占发病总数的25%,无乙脑疫苗接种史或乙脑疫苗接种史不详占发病总数的75%。结论横县乙脑发病人群主要是儿童,多数患者无乙脑疫苗接种史。预防控制乙脑重点是要抓好儿童乙脑疫苗常规接种和查漏补种工作,加强疫情监测力度和预防宣传力度,落实防蚊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减少乙脑发病。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效果进行讨论,以期对小儿病毒性感染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将9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同时,研究组在治疗过程中还进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5%,研究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以有效治疗与控制小儿病毒脑炎,其可以作为一种治疗药物而加以推广。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小儿 丙种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健康教育需求,为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住院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产妇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和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结果此类产妇对健康教育内容需求前三位的是预防婴儿感染隔离知识,婴儿乙肝免疫预防接种知识对健康教育方式需求前三位的是宣教人员与孕妇面对面交谈,电话咨询,病区设立宣传栏。结论通过采取针对性强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有效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产妇的满意度。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理结果与抗病毒疗效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4年8月到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肝活检的结果分为重、中、轻3组,3组患者均给予口服拉米夫定100mg/d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48周。结果重度组的HBV-DNA转阴率在各时间段均高于轻度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在24周、48周时的HbeAg血清转换率与重度组和中度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在24周、48周时的ALT复常率分别与重度组和中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炎症程度与抗病毒疗效有密切联系,肝炎分级在中度以上时抗病毒疗效更好。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病理结果 抗病毒 疗效 现对2009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1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的病理结果与抗病毒疗效关系进行探讨,旨在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与分析抗病毒西药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病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依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以每组50例分为对照与试验2组。对照组运用替比夫定进行治疗,试验组使用恩替卡韦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不同药物对2组病人展开治疗,发现疗效无明显差异。并且,在治疗后,虽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较少,但与另一组对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运用抗病毒西药剂恩替卡韦以及替比夫定治疗,都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将此方式推广。

  • 标签: 抗病毒 西药剂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阿糖腺苷对小儿病毒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病毒脑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单独给予阿糖腺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发热、头痛呕吐、意识恢复及惊厥控制时间等;两组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退热消失、头痛呕吐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惊厥控制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轻度后遗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重度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病毒脑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患儿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喜炎平 阿糖腺苷 小儿 病毒性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