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978 年之后, 教育机会分配的平等程度被激烈讨论, 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力不断上升。本文基于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阶段教育公平现状的分析,对两个阶段教育机会平等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归纳总结, 并结合文化再生产理论,探讨个体性教育体系的方向。

  • 标签: 教育公平 文化再生产 机会平等
  • 简介:教育机会平等的理念与准则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广阔的选择余地和有效的发展空间,提供了更高的发展期望,同时还提供了发展的基本规则,从而激发了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活力.提升了教育进步的质量。

  • 标签: 教育机会平等 学思 社会成员 教育进步 教育发展 现代社会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比较突出的不公平,主要体现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别上。地区差异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均等,是中国最重要的教育国情之一。与教育过程、学业成就方面的不公平相比,现阶段最重要、最突出的基本问题仍然是教育机会的不均等。

  • 标签:
  • 简介:我国的教育机会分配机制在近30年期间发生了很大变化,教育机会平等现象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政府是保障、维护教育机会平等的决定性因素,建立公立学校系统,向社会提供平等的公共教育服务是政府保障教育机会平等的基本做法。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教育体制改革使公立学校在保障教育机会平等方面的作用出现了一系列极为复杂的情况,由于过多地强调了效率,有限的教育机会通过一种竞争和选拔制度加以分配,由此导致的教育机会平等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更多地强调平等,实行较为刚性和均衡的教育机会分配政策和教育发展模式,以此保证教育机会平等就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公立学校必须坚守公共性质,切实履行责任。平等、效率、公平竞争、自主选择构成了中国教育机会平等问题的独自特色,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这四者之间应否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而在于这四者之间如何达到协调,并取得社会的普遍认同。

  • 标签: 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机会 平等 政府责任 公立学校
  • 简介:暑期刚过,新学期刚开学,天气依然炎热,全班学生每天要喝两桶水,开始时,我是让班上的大个子男生去搬水,由于需水量大,加上全校60个班级,水厂送水工有时来不及送水,难免缺水,班上有的学生便开始抱怨,说换水的同学不负责任,我了解了情况后,发现负责换水的男生很辛苦,并非有的学生说的不负责任。后来,我就改变了做法,让班上的学生轮流做换水的事,小个子男生和女生都开始抱怨。我说,

  • 标签: 人人平等 会面 不负责任 学生 新学期 男生
  • 简介:文化是布迪厄理论构建的基点。他认为,文化资源、文化体制或文化实践则是将此类统治合法化的主要工具,至于教育系统,则是强化了对这种社会不平等关系的再生产。布迪厄使用“文化资本”这一理论术语,一方面表示了本身作为一种资本形式的文化,另一方面也描绘了文化与经济资本二者之间的关系。

  • 标签: 文化资本 教育机会平等 不平等关系 文化资源 文化实践 文化体制
  • 简介:本文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中,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的现状,并就其产生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阐明了日本缩小阶层间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对策,以及日本缩小不同阶层高等教育机会差异带给我们的启示。

  • 标签: 日本 高等教育 大众化 机会平等
  • 简介:摘要: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基石,然而,全球范围内存在着教育机会平等的问题。这种不平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经济背景的影响。本论文旨在深入分析社会经济背景对教育机会平等的影响,以揭示其根本原因并为教育公平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 标签: 社会经济背景 教育机会 不平等 影响分析
  • 简介:把握教育平等的变化方式与变化条件是推进教育公平不可或缺的研究工作。因能力分化和结构授予所导致的机会平等具有不同的变化机制,而家庭资源因其禀赋差异对两类不平等的影响各有侧重,为此,家庭资源可区分为内生性与外依性两种类型。基于第三、四、五次中国人口普查数据,就1976年至2000年问中国基础教育领域中的机会平等及其变化进行的实证检验表明,内生性家庭资源因其较少受外部社会条件和社会过程的干预,它们导致的教育平等将是持久而稳定地增长的;而外依性家庭资源对机会平等的影响则可能因教育扩展或其他大规模的平等化社会过程而下降,也可能在相反的社会条件下被强化。

  • 标签: 基础教育 机会不平等 先赋性资源
  • 简介:教育不公平中.矛盾最突出的就是高考录取分数线及录取人数比例地域的不平等。有代表提出.在实际照顾少数老、少、边、穷地区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全国统一高考卷和高考分数线。华中师范大学的周洪宇代表认为这样做还不现实。因为中国区域问经济、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如果采用统一的硬性标准,

  • 标签: 不平等 受教育机会 收入阶层 高考录取分数线 华中师范大学 高考分数线
  • 简介:机会平等是指努力排除自然和社会的偶然因素对人们接受教育和培训、就业、前途、成功等机会的任意影响,建立一种开放的社会体系,并要求各种有利的地位、职务、岗位不仅在一种形式的意义上开放,而且使所有人都有一种真正的平等机会达到它们。然而,目前“代际效应”、“性别意识”、“地域差异”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不平等的现状进行分析,探求就业机会平等的合理解决之道,从而为大学生拓宽就业道路。

  • 标签: 大学生 就业 机会平等
  • 简介:本文分析了新中国不同时期教育公平的制度特征和当前影响教育公平的主要因素,认为在1977年之后,教育公平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教育权利平等转为教育机会均等。精英主义与大众主义两种不同的教育发展模式、转型期新的利益格局和“教育产业化”的发展路径等,造成对教育机会均等的深刻影响。

  • 标签: 教育公平 教育权利 教育机会 中国 转型期 教育产业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使用1978年至2010年的全国教育统计汇总资料以及全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原始数据,从性别视角审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普通高中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上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普通高中教育机会中的性别差异,文章还分阶段建立普通高中教育机会影响因素统计模型,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性别因素对中国城乡男女儿童在获得普通高中教育机会的影响程度及其变化趋势。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通高中教育领域的性别平等得到极大的促进,但普通高中教育领域的性别平等状况滞后于基础教育领域,重男轻女的性别不平等观念继续存在,并对儿童教育状况的性别差异产生很大影响:(1)偏好男孩的社会性别观念影响农村家庭内部教育资源支配过程,使女童,尤其是农村女童在获取普通高中教育机会和权利上被边缘化;(2)男孩偏好会影响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投入在缩小普通高中教育机会的性别差距上的效率,在不平等的社会性别观念的作用下,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的增加不能有效缓解儿童,尤其是农村儿童在普通高中教育领域的性别不平等

  • 标签: 普通高中 性别平等 男孩偏好
  • 简介:教育平等主要是指受教育权利的平等,教育平等是社会平等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权利平等(教育平等)是教育平等在法律上的体现

  • 标签: 教育平等 浅议教育
  • 简介:民族预科教育政策是党和政府制定的一项最具典型性的促进少数民族享受高等教育的政策,它面向教育水平发展相对滞后的群体——少数民族,对其实行优惠招生和补偿教育。它历经了创建与初步形成时期(1953—1966年)、艰难时期(1966—1976年)、转变与发展时期(1978—1999年)和进一步发展时期(1999—2005年)四个阶段变迁。

  • 标签: 高等教育机会 教育政策 民族预科 1950年 平等政策 中国
  • 简介:目前,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教育部《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数据公报》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初中阶段的毛入学率达到104.0%。这意味着中国在初中阶段的就学机会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均等化,“人人有学上,人人有书读”的目标已基本实现。

  • 标签: 初中阶段 教育机会 教育质量 平等 影子 基础教育事业
  • 简介:育花路小学少年军校自2006年6月1日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近2个年头。在市国防教育办、区委区政府、区国防办、区委组织部、妇联及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校以学解放军、学军事、练思想、练素质、长本领为目标,以国防知识学习和军训为主要内容,全体学生在学校努力搭建的广阔平台下,努力学习,刻苦锻炼,快乐成长。学生的成长也很好地促进了学校各方面工作的稳步和谐发展。

  • 标签: 少年军校 和谐发展 平等 自主 国防教育 知识学习
  • 简介:学校里,教师进课堂忘了带教具,心情坦然地让学生去取;学生忘了带学具,会遭到一通训斥。教师写了错别字,轻描淡写,敷衍了事;学生写了错别字,上纲上线,惩罚数遍。师生相见,学生毕恭毕敬地说声“老师好!”教师表情漠然,爱理不理。老师家访,如同贵宾临门,学生进办公室,难得享受“请坐”……这些场景司空见惯,却很容易看出师生的不平等。没有平等教育无从谈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师生平等呢?

  • 标签: 师生平等 教育 错别字 学生 进课堂 教师
  • 简介:教育均衡是教育公平的核心,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教育的普遍优质化。把理念落实到实践中才是最关键的。江东教育确立了“区域层面走均衡发展之路,学校层面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发展策略,积极实现从重视规模发展向重视内涵发展转变.从重视重点发展向重视均衡发展转变,从重视硬件建设到重视教育质量转变。明确了公平、效率、质量这三者是今后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

  • 标签: 教育公平 机会公平 教育均衡发展 内涵发展 教育质量 规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