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胆囊切除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泵进行镇痛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06例胆囊患者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镇痛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使用硬膜外镇痛泵进行镇痛的患者较传统术后止痛效果好,并发症少。结论胆囊术后应用硬膜外镇痛泵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术后患者的恢复。

  • 标签: 胆囊切除术后 硬膜外镇痛 电子止痛泵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和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技术在中期引产的镇痛效果。方法将3年间自愿在我院要求无痛引产30例(A组)与同期住院非无痛引产30例(B组)进行对比研究.观察并记录两种引产方法的排胎时间,总产程和出血量,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其他不良时间的发生。结果镇痛效果A组明效优于B组,A组在排胎时间,总产程,出血量方面优于B组。结论利多卡因和舒芬太尼在中期引产镇痛中效果显著,产妇均能较早获得满意镇痛效果,缩短排胎时间和总产程,减少出血量,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法的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宫口开大3—5cm时进行,穿刺点为L2—3椎间隙确认针入硬膜外腔后置管给药,接麻醉泵。结果宫缩痛明显缓解或减轻,产程缩短。结论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法起效快,效果确实,降低了剖宫产率,提高了产科质量。

  • 标签: 分娩镇痛 硬膜外阻滞 产科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吗啡用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的效果及对母儿影响。方法将16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产痛程度、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产妇产程和分娩方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分娩镇痛可有效缓解产痛,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影响。

  • 标签: 〖HTSS〗 镇痛分娩 活跃期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硬膜外麻醉是椎管内分娩镇痛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常以体表可触及的骨性标志和脊柱解剖学结构为定位依据,但在某些合并肥胖症或严重的脊柱侧弯畸形患者中,难以触及的骨性标志和异常解剖学结构使得传统的定位方法失效,此时盲目地放置硬膜外导管可能困难并且不安全。本文报道1例脊柱侧弯矫形术后产妇在超声引导下行硬膜外分娩镇痛,运用超声辅助定位穿刺椎间隙,减少了硬膜外腔插入尝试的次数,改善了分娩镇痛的质量,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可为脊柱侧弯术后产妇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提供良好的指导价值。

  • 标签: 脊柱侧弯畸形 硬膜外麻醉 分娩镇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吗啡(μ受体激动剂)和布托啡诺(μ受体阻滞剂和κ受体激活剂)联合运用后对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限期宫颈癌手术(广泛全子宫双附件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40例,手术消毒时,组1(20例)硬膜外给吗啡2mg,组2(20例)给吗啡2mg+布托啡诺1mg.术后予PCEA持续镇痛,术后48h内进行监测,记录不良反应,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率(R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视觉模拟(VAS)、BCS、Ramesay评分。结果组2出现需要治疗的瘙痒及恶心呕吐反应明显低于组1(P<0.01),但镇痛效果并未降低(VAS评分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吗啡用于宫颈癌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值得应用的方法。

  • 标签: 布托啡诺 吗啡 硬膜外 术后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0.125%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足月单活胎初产妇80例,随机分为布比卡因组(B组)40例,罗哌卡因组(R组)40例,观察镇痛效果VAS评分和副作用,运动阻滞程度Bromage法。结果两组镇痛效果VAS评分及副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运动阻滞程度4h、6h、8h、12h,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0.125%罗哌卡因复合液更适于剖宫产手术后硬膜外镇痛

  • 标签: 相同浓度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剖宫产 术后镇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剖宫产术后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对产妇泌乳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产妇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产妇3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哌替啶间断肌肉注射镇痛。观察两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血浆泌乳素(PRL)水平以及初乳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患者术后12h、术后24h以及术后48h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以及术后48h的血浆泌乳素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24h以及术后48h血浆泌乳素水平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初乳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术后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能够有效的缓解产妇术后疼痛,改善产妇泌乳,值得检测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舒芬太尼 剖宫产术 产后镇痛 VAS 泌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在分娩镇痛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年1至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拟行分娩镇痛的健康初产妇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或Ⅱ级。身高150~175 cm,体重50~90 kg,孕周37~45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硬膜外镇痛组(P组,n=50)和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镇痛组(D组,n=50)。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P组作硬膜外置管;D组用27号腰麻穿刺针刺破硬脊膜到达蛛网膜下腔(确定标准:有脑脊髓液流出),再拔掉穿刺针,作硬膜外置管;两组均予0.1%罗哌卡因+0.25 μg/ml舒芬太尼方案的硬膜外分娩镇痛。评定注药前、注药后30 min内每次宫缩时,以及注药后30、60、90 min及停止用药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增加病例数、两组产妇自控镇痛泵(PCA)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及罗哌卡因用量和镇痛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情况等。结果两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镇痛并发症(恶心呕吐、瘙痒、分娩后头痛、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胎儿胎心减速发生率及新生儿Apr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组PCA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罗哌卡因用量及缩宫素使用增加率分别为(8.6±2.5)次、(29±4)μg、(105±15)mg、28%,D组分别为(4.6±2.1)次、(23±4)μg、(88±12)mg、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63、7.024、6.509,χ2=4.159,均P<0.05)。P组在镇痛后前4次宫缩VAS评分分别为(7.9±1.1)、(6.8±0.9)、(5.6±0.8)、(4.5±0.8)分,均显著高于D组的(6.8±0.7)、(4.7±0.8)、(3.5±0.8)、(2.9±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66、12.332、13.125、10.643,均P<0.05)。P组镇痛90 min、停药时的VAS评分分别为(2.7±0.6)、(2.9±0.7)分,明显高于D组的(2.4±0.6)、(2.5±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00、3.068,均P<0.05)。结论采用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行分娩镇痛较传统硬膜外技术能提供快速、有效的镇痛效果,镇痛药物用量少,且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 标签: 分娩疼痛 镇痛,硬膜外 镇痛,产科 硬脊膜穿破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