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跨文化交际始于文化冲击而终于文化回归冲击。外籍教师在中国寄居过程中对中国文化有不同程度的适应经历造成他们在回归自己的国家后感受到不同程度的文化回归冲击。研究者以甘肃高校15名外籍教师为被试,对其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甘肃高校外籍教师对中国文化适应度高,其文化回归冲击感相应强烈。他们的文化回归冲击和其性别、寄居时间、教育背景也存在相关性。调查结果也显示经历文化冲击和文化回归冲击后的外籍教师其文化观念更加宽容和国际化,这促进了莽其世界公民身份的形成。

  • 标签: 外籍教师 回归者 文化回归冲击 文化再适应
  • 简介:运用钻石模型理论,对甘肃经济林产业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的组织结构、策略与竞争方式、机遇和政府六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甘肃经济林产业的优势、劣势和机遇,提出甘肃经济林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树立品牌,实施产业化战略,促进产销供一体化,构建经济林产业集群,以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

  • 标签: 钻石模型 经济林产业 竞争力
  • 简介:采用甘肃2004年-2010年生活用水量的统计数据,应用灰色理论原理,通过数据处理,建立灰色GM(1,1)预测模型,用以预测甘肃的未来生活用水量。

  • 标签: 生活用水量 GM(1 1)模型 预测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甘肃乒乓球裁判队伍进行调查研究,围绕裁判员的结构构成、运动经历、英语和计算机水平、科研情况等对甘肃乒乓球裁判队伍的基本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甘肃乒乓球裁判队伍结构构成基本合理,运动经历欠丰富,英语和计算机水平较低,科研情况较薄弱,考核、培训制度不够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 标签: 甘肃省 乒乓球 裁判员 现状
  • 简介:摘要以西部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为调查研究对象是基于西部地区基层基础教育的发展问题,此问题的核心是一方面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基层基础教育发展滞后,基层师资力量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远远赶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立足于西部社会经济发展进行观念创新、机制创新、体制创新,形成既能促使师范毕业生充分就业又能促使西部基础教育大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环境。

  • 标签: 西部开发 师范生 就业
  • 简介:本研究基于西部农村地区一个县域学校布局调整的田野调查发现:1.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有其必然性;2.经过10年的学校布局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今后需要关注教育效益追求中的价值取向,切实保证贫困边远地区学生能够公平的享受优质教育,科学制定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校建设国家标准。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以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 标签: 西部 农村地区 学校布局调整 调查
  • 简介:构建丰富的学校课程体系,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是全面落实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和课程计划的根本要求,农村学校由于资源匮乏、信息闭塞、师资力量薄弱等因素制约了校本课程开发。为此,甘肃各地在具体的课程开发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县(区)为主导、以学区(中心校)为主导、以学校为主导和以专家为引领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并探索建立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策略,为区域推进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标签: 区域推进 农村学校 校本课程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甘肃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落后于社会发展,存在很多薄弱环节,缺口大,任务重;性别比例失调,新鲜血液少;学历偏低,中青年专家型教授稀缺;整体科研能力不高。

  • 标签: 新建 本科院校 体育教师 甘肃省
  • 简介:<正>真题再现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有人说:幸福是雨中妈妈送来的雨伞,幸福是老师投来的信任的目光,幸福是患难中人们无私的救助,幸福是节假日家人团聚时的晚餐……关于"幸福",你也一定有自己的理解。请你以"幸福"为话题作文。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 标签: 细节描写 选择材料 辗转难眠 我的女儿 文中 人生际遇
  • 简介:【事件回放】2011年11月16日9时40分左右,在甘肃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下沟砖厂门口,一辆大翻斗运煤货车与正宁县榆林子小博士幼儿园学生接送面包车相撞,当时接送孩子的面包车是逆向行驶,事故造成20人死亡40余人伤,遇难者中包括18名幼儿和2名成人。

  • 标签: 幼儿园 甘肃省 事故 校车 正宁县 面包车
  • 简介:甘肃有着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遗产资源,是一个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博物馆.其民间民俗美术种类繁多、形态丰富、意蕴深厚,审美价值极高.它不仅记载着黄河文明的发展进程,反映了陇原大地民俗、民风和民情,而且对于传承陇原文明、建设先进文化、增强民族情感、维系民族团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影响以及我们自己保护不力,这些散存于民间的艺术瑰宝在不断地弱化和绝迹.本文着重根据甘肃民间民俗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现状分析其不断弱化与绝迹的原因.

  • 标签: 甘肃民间民俗美术 保护与发展 现状分析
  • 简介:科举文献是指直接记载科举制度及其运作历史的文献。今甘肃图书馆藏两种清代地方科举文献,即甘肃士人刊刻的各类殊卷和甘肃乡试同年齿录,对甘肃地方史研究的多个方面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 标签: 甘肃省图书馆 硃卷 乡试同年齿录 史料价值
  • 简介: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甘肃教育厅主管、甘肃广播电视大学主办的具有统一刊号面向国内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62—1140/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4630)。

  • 标签: 广播电视大学 大学学报 甘肃省 新闻出版 学术刊物 国际标准
  • 简介: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甘肃教育厅主管、甘肃广播电视大学主办的具有统一刊号面向国内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62-1140/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4630)。

  • 标签: 广播电视大学 大学学报 甘肃省 新闻出版 学术刊物 国际标准
  • 简介:基于甘肃基础教育调查(2004,2007)数据,通过建构"教师-学校-县市"三层线性模型,本文从特征工资理论视角检验了个人特质和岗位特质在农村教师初职工资差异中的作用以及教师在工资与工作环境间的权衡取舍。研究表明:(1)教师个人特质是初职工资差异的主要来源且其地位日趋下降。(2)来自教职岗位特质的差异日益加大。其中,学校特质解释了13%~14%的差异;县际差异不明显,约占1%~2%。(3)农村教师更好的工作环境是以较低工资为代价的,而边远艰苦地区须做额外的经济补偿。

  • 标签: 农村教师 初职工资 特征工资理论 个人特质 岗位特质
  • 简介: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论文首先分析了甘肃目前产业结构状况,进而采用扩展的索洛增长模型分析得到了甘肃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低碳经济下甘肃产业结构转型的战略选择。

  • 标签: 低碳经济 甘肃产业 结构调整 经济增长
  • 简介:〔摘要〕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我省偏远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一些误区,并据此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 标签: 〔〕甘肃中西部农村小学 阅读教学现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