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Ki67和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在老年(年龄≥65岁)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表达以及性别、卡氏(KPS)评分、切除程度和放化疗等临床因素与老年GBM患者预后之间的潜在关系。方法对象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至2018年间收治的老年GBM患者,共54例。采用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法(SP)检测Ki67表达情况,采用Sanger测序的方法检测IDH突变情况。最终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确定Ki67指数、IDH突变、性别、KPS评分、切除程度以及放化疗是否与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相关性。结果54例老年GBM患者均没有检测到IDH突变。单因素分析表明,Ki67指数(P=0.033)、KPS评分(P=0.008)和切除程度(P<0.001)是与老年GBM患者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之一。术后是否进行辅助放化疗与患者的预后具有明显相关性,进行放疗(P=0.002)和化疗(P=0.034)的患者具有更长的生存期。而性别(P=0.467)与本组患者的预后没有明显相关性。多因素分析表明,放疗(OR值2.446,P=0.009)及切除程度(OR值6.976,P<0.001)是老年GBM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IDH突变在老年GBM中确实罕见,提示老年GBM患者往往具有预后不良的分子病理学表型。Ki67、KPS评分、切除程度和放化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 标签: 老年胶质瘤 胶质母细胞瘤 Ki67 IDH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老年患者共病及多重用药的特征,评估潜在药物间相互作用(DDIs)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至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年龄≥45岁门诊长期随诊患者,利用门诊电子病历及年度查体报告收集患者共病及多重用药情况,通过Lexicomp® Drug Interactions数据库分析其DDIs的发生频次及等级,进行归纳、排序,并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研究共纳入1 340例患者,其中930例(69.40%)使用5种及5种以上的药物,660例(49.25%)使用≥10种的药物。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共病数量是过度多重用药的独立影响因素。纳入Lexicomp® Drug Interactions数据库分析药品共计120种,检出具有临床意义的DDIs(C+D+X级)频次为857例次,平均总检出频次为0.8次/人。其中,X级别的DDIs以神经系统用药占比最高。结论中老年患者共病及多重用药现象非常突出,DDIs的潜在风险普遍存在,对于有神经系统用药者要尤其重视。

  • 标签: 共病现象 多重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软件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疲劳的程度、性质及不同类型疲劳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科门诊的老年RA患者(≥60岁)进行横断面研究。利用多维疲劳量表-20(MFI-20)、生活质量量表-活力(SF-36-VT)、及MFI-20的子量表(躯体疲劳、脑力疲劳)进行评估。结果共纳入104例患者,男女比例1∶3.3,年龄(68±6)岁。MFI-20及SF-36-VT的得分分别为(60±14)分和(64±20)分。MFI-20躯体疲劳得分为(14±3)分,脑力疲劳为(10±4)分(P<0.001)。关节疼痛、疾病活动度、残疾、失眠、抑郁及焦虑与疲劳相关(相关系数0.48~0.62)。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关节疼痛和抑郁主要与躯体疲劳相关(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44、0.38),失眠、抑郁及焦虑主要与脑力疲劳相关(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20、0.32、0.24)。结论老年RA患者的疲劳程度较高,以躯体疲劳为主。关节疼痛和抑郁是主要影响躯体疲劳的因素,关节疼痛最突出。同时存在失眠、抑郁、焦虑等脑力疲劳因素。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疲劳 老年人 疼痛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护理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痴呆患者中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 2010 年 2 月 -2012 年 6 月老年痴呆患者 60 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干预组不安全事件率 9.38 % ,对 照组不安全事件率 2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安全护理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安全护理模式 护理干预 老年痴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有无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与年龄病程相匹配人群间的呼吸功能差异,探讨吞咽功能与呼吸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从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科及神经科住院脑卒中患者310例中,选取标准的脑卒中患者60例。根据有无吞咽障碍将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吞咽障碍组和非吞咽障碍组,另选取资料匹配的30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使用肺功能检测仪分别评估3组的呼吸功能,比较3组间的差异;对吞咽障碍组行吞咽功能检查,取其电视荧光吞咽造影(VFSS)资料,使用Rosenbek渗透/误吸量表(PAS)、吞咽障碍结局与严重度量表(DOSS)和视频吞咽造影功能障碍量表(VDS)对吞咽功能量化评定,分析吞咽功能与呼吸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三组间的呼吸功能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脑卒中吞咽障碍组和脑卒中非吞咽障碍组间的25%用力呼气流量(FEF25)、用力呼气量(FVC)、用力吸气量(FIVC),脑卒中非吞咽障碍组和健康对照组间的75%用力呼气流量(FEF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项指标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S与最大吸气压(MIP)(r=-0.618,P=0.001)、最大呼气压(MEP)(r=-0.410,P=0.038)、峰值呼气流速(PEF)(r=-0.443,P=0.024)间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DOSS与MIP(r=0.602,P=0.000)、MEP(r=0.496,P=0.005)、PEF(r=0.553,P=0.002)间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VDS与MEP(r=-0.483,P=0.012)、PEF(r=-0.494,P=0.010)间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呼吸功能明显下降,且吞咽障碍的严重程度与呼吸功能的下降具有相关性。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肺通气 呼吸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功能对老年男性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影响。方法纳入105例于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1月30日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年龄≥65岁的男性CKD患者。根据肌少症诊断标准分为肌少症组33例,非肌少症组72例。使用两种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老年CK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05例老年男性CKD患者,年龄74(68,77)岁,肌少症发生率为31.4%(33/1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于血肌酐和胱抑素C的eGFR(eGFRscr-cys)<45 ml·min-1·(1.73 m2)-1(OR=4.17,95%CI:1.08~16.02,P=0.038)和基于胱抑素C的eGFR(eGFRcys)<45 ml·min-1·(1.73 m2)-1(OR=3.99,95%CI:1.08~14.75,P=0.038)均与肌少症的发生呈正相关。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eGFRscr-cys(AUC=0.67)比eGFRcys(AUC=0.64)更适合预测老年CKD患者肌少症的发生。结论老年男性CKD患者肌少症的发生与肾功能减退有关,CKD进展至3b期时,肌少症的发生率随着肾功能的下降而增加。

  • 标签: 肾机能不全,慢性 肌少症 肾功能 老年人
  • 简介:摘要老年患者增龄性脏器功能减退及并存疾病对脏器功能的损害,使得老年患者遭受麻醉与外科创伤后的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成年患者老年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的核心要点包括围手术期维护老年患者术前长期建立的代偿状态、维护老年患者内环境状态接近术前水平、以加速术后康复为导向实施老年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方案。

  • 标签: 老年人 围手术期 加速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高龄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至2018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46例超高龄(年龄≥80岁)的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同时进行生存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超高龄老年DLBCL患者占本中心老年DLBCL患者的15.7%(46/293),患者中位年龄83岁,Ⅲ/Ⅳ期患者占78.3%(36/46),63%(29/46)的患者存在≥2个淋巴结外器官受累;53.7%(22/41)患者增殖指数Ki-67≥80%,27例患者经免疫组化及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FISH)除外双打击/三打击后显示双表达患者占37.0%。初始治疗总有效率(ORR)为63.0%,完全缓解(CR)率为36.4%,2和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49.9%和41.7%,2和3年总体生存(OS)率分别为54.6%和43.6%。含蒽环类药物化疗组ORR为81.8%,不含蒽环类药物化疗ORR为55.0%,3年OS率分别为50.0%和39.0%,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5%的患者出现了Ⅲ级及以上的血液学毒性,56.8%的患者出现了感染;死亡的患者中,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高评分组的治疗相关死亡率高(43.8%比16.7%, P=0.03)。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国际预后指数(NCCN-IPI)评分,受累淋巴结区域≥3个,化疗周期是否满足6个周期,CCI评分,近期疗效及是否为难治复发状态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CCI评分(HR=6.463, P=0.008)和近期疗效(HR=0.086,P=0.001)为预后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超高龄老年DLBCL患者的临床生物学及病理均呈现高度侵袭性,化疗耐受性差,不良反应率高,未观察到蒽环类药物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预后。CCI高的患者治疗相关死亡率高,低CCI评分可能有助于识别适合较强化疗剂量的超高龄患者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 超高龄 查尔森合并症指数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快速老龄化,接受膝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群体在迅速扩大。如何通过外科手术解决老年患者膝关节功能,同时降低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以改善患者术后长期的心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是围手术期管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围手术期综合干预旨在通过外科手术解决下肢功能问题,实施围手术期脏器保护策略以预防老年患者麻醉手术后脏器功能损害和精神神经并发症,为患者术后的长期健康创造条件。《中国老年患者膝关节手术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2020版)》的发布将助推这一目标的实现。

  • 标签: 老年人 膝关节手术 围手术期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国老年哮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自我管理和认知水平。方法于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在我国华北地区的北京市、东北地区的辽宁省、华东地区的上海市和江苏省、华中地区的河南省、华南地区的广东省、西南地区的四川省和西北地区的陕西省共7个大区8个省市,按照多阶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164 215例受访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确诊2 034例哮喘患者,对其中符合老年哮喘入选标准的哮喘患者进一步分析,了解我国老年哮喘患者常见临床表现、合并症、哮喘控制和对疾病自我管理和认知情况。结果2 034例哮喘患者中,年龄≥65岁老年哮喘组共584例(28.7%),非老年哮喘组1 450例(71.3%)。老年哮喘组中早发型439例(75.2%),晚发型145例(24.8%);常见临床表现为:胸闷395例(67.6%)、喘息304例(52.1%)、咳嗽298例(51.0%);常见合并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44例(24.7%)、过敏性鼻炎122例(20.9%)、胃食管反流病114例(19.5%)、过敏性眼结膜炎86例(14.7%)、湿疹82例(14.0%)、慢性支气管炎76例(13.0%);老年哮喘组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显著低于非老年哮喘组[(18.5±3.2)比(21.7±3.4)分](P=0.042)。老年哮喘组仅13例(2.2%)每日使用峰流速仪进行病情监测,仅93例(15.9%)和64例(11.0%)患者能正确认识哮喘的本质和治疗目标。结论我国老年哮喘患者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典型发作性喘息少见,且合并症多,哮喘控制水平较差,患者对哮喘疾病的自我管理和认知水平有待提高。

  • 标签: 哮喘 老年人 疾病特征 疾病管理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脑卒中与高血压的关联。方法:通过查阅我国各地脑卒中流行病学调查近况,中国三甲医院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十年发病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发生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高血压脑卒中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老年人养老问题日趋严重。而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决定了 ,“居家养老”将成为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养老”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文化、建筑等方方面面,本文仅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分析住宅设计对“养老”问题的应对方法,期望以此推动老年人居住环境的改善。

  • 标签: 老龄化养老模式适老建筑设计策略
  • 简介:摘要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下多模式脑监测主要包括麻醉镇静深度监测、基于脑电图(EEG)的大脑伤害指数监测、无创脑氧饱和度监测(rSO2)、围手术期神经炎症调控。可以通过联合监测以及流程化干预,避免依赖单一监测造成干预的盲目性,由此根除老年患者术后严重脑部并发症以及对术后长期脑健康的影响。

  • 标签: 老年人 围手术期 多模式脑监测 脑部并发症
  • 简介:摘要: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最高阶段,不应只是停留在技能培训或兴趣培养层面,而应该是一项完整的全面的教育。目前,我国已步入严重老龄化时期,本文通过对老年大学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提出推进老年大学规范化管理对策,以期为促进老年大学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终身教育  老年大学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老年肺癌患者肺损伤及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表达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择期拟行辅助胸腔镜手术肺叶切除术的老年肺癌患者共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n=60)和对照组(C组,n=60)。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清醒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即刻(T1)、单侧肺通气即刻(T2)、单侧肺通气后1 h(T3)、双肺通气即刻(T4)、手术结束时(T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氧分压(PaO2)、肺泡-动脉氧分压的差值[P(A-a)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气道压力峰值(Ppeak)的情况。比较两组T0、T1、T2、T3、T4和T5时刻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IL-10等炎症指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等氧化应激指标;检测肺组织中的肺泡损伤数比值(IQA)、凋亡指数(AI)、CHOP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D组患者术后清醒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C组(均P<0.05);两组患者T1~T5时刻MAP、HR水平显著低于T0时刻。C组患者T3~T5时刻Ppeak水平均显著高于D组(均P<0.05)。D组患者T1~T5时刻PaO2均显著高于C组,P(A-a)O2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均P<0.05)。D组患者T1~T5时IL-6、IL-8和MDA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IL-10和SOD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均P<0.05)。两组患者T4时刻IQA、AI及CHO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T2时刻(均P<0.05),且D组T4时刻IQA、AI及CHO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组(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能够减轻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老年肺癌患者肺损伤的程度,其机制可能与右美托咪啶抑制术中炎性因子的表达、改善氧化应激状态及降低CHOP介导的肺组织细胞凋亡等有关。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老年人 肺肿瘤 胸腔镜 肺通气 肺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