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从分析“很”与含数量词语的动词短语组合中数量词语所受的语义限制条件入手,对虚和实的概念进行了重新阐释,并厘清了其与约、确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解释了汉语学界之前在相关研究中提出的tr不定量’’条件所不能解释的一系列现象。文章认为虚和实不是单纯的语义范畴,而是介入了语用因素的句法语义范畴。

  • 标签: 虚量 实量 约量 确量 句法语义范畴
  • 简介:在印度古代医学体系中,存在着两种主要的相观,即“生命吠陀”的主流是“十月成”,而佛教医学多坚持“七日一变”,但这两种理论之间又有联系。印度的“十月成”说,在中土的遗存主要体现於宋明传本《耆婆五脏论》之中。《耆婆五脏论》译成汉文以後,被附益了中医五脏理论。其妊娠学说内容赖《妇女大全良方》以及明代诸医书保存至今。印度的“七日一变”说,则被《简易方》、《普济方》、《医方类聚》、《证治准绳》等所引述。这些反映出印度的“十月成”与“七日一变”对中医着作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另外在《洗冤集录》、《本际经》、《三元延寿参赞书》、《父母恩重难报经》以及《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等之中留下了痕迹,这说明中土民间对此也有所接受。但是从本质上讲,印度的这两种相观的影响并不深入,也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中医的主流相理论。此外,“十月成”与“七日一变”对藏医学均有影响,特别是在“七日一变”说的基础上,《月王药诊》、《四部医典》和《四部医本》等典籍结合藏医学知识作了一定程度的修正。

  • 标签: 印度 胎相学说 古代 医学体系 妊娠学 “十月成胎”
  • 简介:近年来,“老虎”与“苍蝇”共打.让我们国家的政治氛围逐渐清洁整肃.在众多“虎”与“蝇”的罪状中.常见此一条——“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于是.有人调侃说.这些败类,“共产”虽未做到,但“共妻”一项.倒是贯彻得不错。然,对出此戏言者,笔者有意劝其好好读读《共产党宣言》(ManifestooftheCommunistparty)——须知“共产”与“共妻”实在是两件完全不相干的事。

  • 标签: 《共产党宣言》 政治氛围 性关系 “虎” the
  • 简介:广州方言的“形+”实际上包含两种性质各不相同、且成互补分布的语言成分,不能一概看作是量词接受形容词的修饰。数词后的“形+”是名词性的偏正短语,中心在后,仍保留量词的语义特征和基本的语法功能,但已经和量词有一些不同。不出现在数词后面的“形+”基本上是一种后补式的合成词,中心在前,语义特征和语法功能接近性质形容词,其中少数有专门的词义,已经是地道的形容词,但大部分仍和典型的词有所不同。

  • 标签: 广州方言 形容词 量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认为时间结构包括时、时点和时段三个主要方面。文章对《史记》的时量成分、时点成分和时段成分进行了详细描写和穷尽性统计,揭示了《史记》时间表达的全貌,为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确凿的数据。

  • 标签: 时量 时点 时段
  • 简介:摘要教融合是一种现代化和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推动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融合的重要思路是把职业作为根本导向,将项目设计作为基本载体,同时倡导课程的多元融合与开发,能够为艺术设计教学的结构、内容与策略革新提供有效思路,进而培育出更多与市场和企业需要相符合的艺术设计人才。下面将重点就如何把教融合作为根本思路推进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展开探讨。

  • 标签: 产教融合 艺术设计 教学改革
  • 简介:粘着副词“有所”形成于南宋。机制是[有[所VP]]结构重新分析为[有所[VP]]造成界限转移而成的。基本动因是“所”的语义所指消失,双音化句法韵律的促使以及VP具有相对明显的域特征。

  • 标签: 有所 语法化 动词量域
  • 简介:补语的语义所指受到三方面的约束限制:其一,动词的过程特征对时补语的语义所指具有限定作用;其二,动词的界性特征也对时补语的语义所指产生影响;其三,认知图式以及篇章语境对时补语的语义所指具有导向作用和微调功能。

  • 标签: 时量补语 语义所指 限制条件
  • 作者: 李燕
  • 学科: 语言文字 > 英语
  • 创建时间:2007-08-18
  • 出处:《时代英语报》 7年第8期
  • 机构:小学生在毕业前至少应该达到二级的目标要求,在阅读能力方面要求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小短文。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语言的首要条件是保证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信息输入,虽然听、说都是语言信息输入的重要途径,但现有英语学习条件下,仅依靠听、说的信息输入毕竟有诸多限制,而阅读则是实现大量语言信息输入的可靠途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现代汉语中使用越来越频繁的"一++形"结构虽采用"数++形"结构的形式而与一般的"数++形"结构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一+"并不是对"形"进行计量,而重在对"形"进行形象的描写和意象的勾勒,使其实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它的性质已跨出数量构式的范畴,"一++形"构式是在数量构式"数(任意)++形(可分析性)"的基础上,随着""被主体认知衡量时其主观性的增强,最终为了满足说话人特定的修辞意图——增强语言描绘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而定型化、构式化的。其得以构式化的关键前提——"一+"从表客观分析计量到表主观整体限定最终虚化为"感知强化标记",从自由形式转变为黏着形式,从客观意义转变为主观意义,也是出于语言描绘形象和提高想象表象生动度的需要。可见,语言描绘形象的功能正是促成语言中某些语法结构、语法范畴得以形成的关键修辞动因。当然,这一修辞动因的实现也有着坚实的语义基础。

  • 标签: “一+量+形”构式 分析量 整体量 感知强化标记 生动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句法-语义的接口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将句法结构和题元角色所组成的语义结构糅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句法-叙事结构,对句法-叙事结构的研究可以涵盖句法和语义两个抽象单元。及物-叙事结构属于句法-叙事结构范畴。及物-叙事结构的结构能性是一种客观存在,主要由分布普遍性、类推性和转换性体现出来。及物一叙事结构的语义自然性是指结构本身所传达的语义符合人们的思维惯势和经验结构,其中包括及物一叙事结构的叙事象似性和叙事典型性。及物-叙事结构的结构能性和语义自然性有它们的认知理据;结构能性和语义自然性高的及物一叙事结构符合人们对结构句法部分和叙事部分以及叙事部分各组成成分之间匹配度的心理要求,是人们比较熟悉和使用比较频繁的语言形式,具有在认知上激活其它表达式的能量和潜在力。

  • 标签: 及物-叙事结构 结构能产性 语义自然性 认知理据
  • 简介:<正>当今社会,人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与信息的不同存在形式打交道,在不断地接受信息、传播信息和处理信息。随着信息的膨胀和信息交换频率的提高,信息已被公认为一种资源。由此而产生的信息论在今天正越来越得到重视,并从自然科学领域推广到社会科学领域,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这里,笔者试图就信息论与经济辞典的编纂关系问题,作些探索。

  • 标签: 信息源 信息量 信息群 信息系统 辞典 经济信息
  • 简介:摘要在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缅甸语中,量词是一种重要的词类。而在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英语中,尚未有统一定论的“量词”这一概念的词类。但是英语中仍然存在着和缅语量词相似的“表结构”。虽然两种语言隶属于不同的语系,但是两者在量词上的选择和表达却有着共性和个性。本文将从缅甸语量词和英语“表结构”的起源、分类和用法三个方面进行探究,探求两种语言中的量词的使用以及在各自语言中的搭配规律及异同点。

  • 标签: 缅甸语 英语 量词 表量结构 异同点
  • 简介:文章通过分析大量数据后得出:汉语史上,联合式和偏正式复合词的能性在数量比上有一个变化过程,其中中古时期的联合式构词法是最能的。通过分析影响联合式构词法能性的各种因素后,文章认为文体因素是中古时期联合式构词法最能的主要原因。

  • 标签: 中古时期 复合词 联合式 偏正式
  • 简介:本文论证了不同汉语复合构词法的能性互不相同,且构成一个连续统。偏正式复合法相对较为能,处于连续统较高的位置;联合式等复合法则相对较不能,处于连续统较低的位置。通过词汇判断的事件相关电位实验,结果发现P600反映了人脑对汉语复合构词法能性的加工,即P600波幅越大,则被加工的构词法的能性越高,反之相反。因此,复合构词法能性差异有其认知神经基础。

  • 标签: 复合词 构词法能产性 词汇识别 事件相关电位
  • 简介:甲骨卜辞时期,个体事物主要有“数+名”、“名+数”、“名,+数十名,”三种计数方式,“名,+数+名。”是“名+数+容器量词”、“名+数+集合量词”类推的产物,拷贝型量词是个体量词的最初形式。西周以后,拷贝型量词被一般名量词替代,量词观念开始建立。量词产生后,在不可数名词的数量结构的类推作用下数词后面添加量词成了一种规范。汉语“数++名”结构由不可数名词的计数结构“数++名”类推而来,同时也是汉语内部自我调整的产物。两种不同的语序“数++名”和“名+数+”基本语义相同,均可用于计数和描写,只是表意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但这种区别仅仅是倾向性的。因此,“名+数+”和“数++名”具有相同的话语功能。

  • 标签: “名 +数+名2” “数+量+名” 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