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人们对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强烈要求要提高环境质量,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工作力度,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为人们的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环境监察执法部门在人们的压力下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取得了一定成效,整体态势良好,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环境监察执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促使环境监察执法部门不断改进工作,保护环境。

  • 标签: 环境保护 监察 执法 现状
  • 简介:摘要薪酬管理对每位员工来讲都是十分敏感的问题,尤其是在煤炭形势下滑的情况下,直对经济收益下降的现实问题。本文提出了对策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其观点具有可行性,对煤矿企业社区薪酬管理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作用。

  • 标签: 煤矿 社区 薪酬
  • 简介:4月21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举办"国家语言能力内涵高层论坛"。教育部相关领导和专家出席论坛并发言。教育部语信司副司长田立新指出,探讨国家语言能力的内涵,有助于国家语言文字事业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需求,可以指导国家语委"十三五"规划研究重点,

  • 标签: 能力内涵 国家语言 语言能力 国家语委 北京外国语大学 文秋芳
  • 简介:摘要修辞作为一种有效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在演说中使用能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使语言更鲜明生动,铿锵有力。同时能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表达效果,感染听众的情绪,产生极大的号召力。本篇借用国家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的讲话为例,就其中使用的排比、对偶、引用、比喻和反复等修辞的充分运用,分析其带来的效果,也是通过修辞这一常见艺术手法和最热门时事的演讲相结合,重新阐述修辞的运用及使用效果,增强我们对最熟悉的艺术手法的重新认识,唤起我们对修辞的重视,并更加了解修辞的使用语境或范围或场合。

  • 标签: 修辞,演讲,国家领导人
  • 简介:通过对2006-2015年十年间国家社科基金语言学立项课题的数据分析,发现语言学的立项数基本呈上升之势,但占国家社科基金总数的比例相对稳定,立项的地域与项目的数量之间分布不均衡,项目的地域分布呈既集中又分散的态势,京沪广等大城市及重点院校立项数明显优于大部分地区和院校。汉语研究、应用语言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是语言学研究的热门学科,而"汉语"、"方言"和"语料库"等热词表明其为10年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跨学科申报的语言学项目也有所分析。

  • 标签: 语言学 国家社科基金 热点
  • 简介:为吸引全球人才,北京将优化留学环境,完善国际学生服务体系,并设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奖学金。《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近日正式公布。

  • 标签: 汉语教育 海外市场 新闻动态 文化交流
  • 简介:南京邮电大学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学科专业对接“一带一路”需求,招生政策有所倾斜,招收的来华留学生来自欧、亚、非三大洲的22个国家,数量达110余人,其中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占比过半。

  • 标签: 汉语教育 海外市场 新闻动态 文化交流
  • 简介:伊迪斯·华顿在其长篇小说《国家风俗》中通过描述女主人公厄丁·斯普拉格的四次婚姻,为我们呈现了二十世纪初美国纽约上层社会的生活风貌,折射了资本主义扩张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革。本文通过探讨厄丁的非传统特质,进一步揭示了以厄丁与埃尔默·莫法特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新贵们对保守的旧势力贵族构成极大的冲击,这一方面有利于打破阶层之间的壁垒,另一方面也表明人类主体沦为欲望的附庸品,产生空虚的精神荒原。

  • 标签: 厄丁·斯普拉格 非传统性 阶层壁垒 欲望
  • 简介:作者:李涛书名:动画符号与国家形象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ISBN:9787308097161DOI:10.13760/b.cnki.sam.201601018在大众传播中引入符号学的研究方法早已有之。约翰·费斯克在其著作《传播符号学理论》中,就将传播研究分为两个主要的学派。一是过程学派,他们将传播看作信息的传递,是一种行为,是影响他人行为或心理状态的过程。过程学派关注媒介如何编码和受众如何解码,探讨传播效果的问题。

  • 标签: 符号学派 传播符号学 传播研究 悬崖上的金鱼姬 文化特质 视觉暂留
  • 简介:采用纸笔测验,考察了东南亚国家华裔、非华裔留学生汉字正字法意识发展的异同。研究结果发现,华裔、非华裔学生汉字正字法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基本同步,华裔学生在汉字习得过程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华裔学生的部件意识和部件位置意识一定程度上优于非华裔学生,在初级阶段主要体现在左右结构上,中级上阶段主要体现在上下结构和包围结构上;华裔、非华裔学生的部件意识落后于部件位置意识。

  • 标签: 东南亚 华裔 非华裔 正字法意识
  • 简介:“一带一路”国家来沪留学人数大增上海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精心谋篇布局推出全新举措“十一”前夕,同济大学传出消息,来自该校50多个“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和本校学生共同合作完成的51份国别国情研究报告,将以论文集形式付诸出版——这本名为《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集子,已进入最后校对阶段。而在复旦大学,筹备中的全英文中国政治学本科专业,也将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开放招生。

  • 标签: 汉语教育 海外市场 新闻动态 文化交流
  • 简介:诺贝尔文学奖在当今世界各种繁多的文学奖项中影响最大,规格最高,具有权威性,获奖者分别来自世界上各种语言的国家或民族。在这些获奖作家作品中,来自于英语国家的获奖者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在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史上亦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1984—2013”这30年间英语国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在中国大陆研究的状况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统计、分析和评价,旨在把握其在中国大陆的研究特点、热点和盲点,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考。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英语国家 统计分析 研究状况
  • 简介:“中国在老挝的影响力扩大,学好中文就业机会更多,而且中国的教育水平也得到国际认可。”在北京就读的老挝留学生苏晓珊,这样向中新社记者解释来华留学的原因。《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蓝皮书近日发布。

  • 标签: 汉语教育 海外市场 新闻动态 文化交流
  • 简介:新中国的语言政策兼顾"一体"与"多元"。1992年以来发布的5个国家语言文字工作规划纲要,是了解我国官方语言政策及其发展最直接、可靠的依据。本文对这些规划纲要进行文本分析后发现,新时期的语言政策保持总体稳定,但在对语言本质、语言文字的社会价值、语言多样性、语言文字工作内容的认识和实施方面均有变化,对语言多样性的包容不断增强。本文还根据对历史亲历者的访谈和历史背景考察,揭示影响我国官方语言政策的多方面因素。

  • 标签: 中国语言政策 多元一体 显性语言政策 新时期语言政策
  • 简介:论文调查分析了武汉7所“211”高校开设的不同外语语种课程数量及学生对不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表明,武汉地区的高校开设不同语种课程偏少,学生对不同语种学习需求大,论文分析了高校语种偏少的原因及影响,提出了通过合理规划外语教育、增加国家对急缺语种的资助及发展外语师资等措施促进高校外语语种多样化发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提升国家外语能力。

  • 标签: 武汉高校 外语语种 国家外语能力
  • 简介:摘要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语言成为国家树立国家形象、传播价值观念、维护本国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我国当前语言文化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以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视角,透视了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发现了我们的大学语文课程在这方面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完善的方案。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应将大学语文教育提升至国家战略视野进行考量,以实现维护国家语言文化安全的目标。

  • 标签: 大学语文教学 语言文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