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关于'器'字的构造原理,目前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除去四个'口',剩余的部分是指'血脉',另一种认为剩余的部分是指'犬'。笔者通过查阅《常用源流字典》《说文解字》《图解说文解字》等资料,梳理分析各种观点,得出如下结论:'器'是象形字,其本义为'内脏'、再引申出'器具''器量''大器晚成''器重'等词中的相关语素义。

  • 标签: 字形 字义
  • 简介:通过梳理汉语文献,并跟亲属语言进行比较,文章认为“臾”字的早期意思是“腹、胃”,跟西夏语等亲属语言同源;通过跨语言的比较,文章理清了“腴”字词义的发展演变。“臾”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腴”字是其早期写法。通过比较“要”字的构形,文章认为“臾”字象双手抚腹形,后通作“腴”。

  • 标签: 亲属语言词义比较 跨语言词义比较
  • 简介:汉字源于图画象形文字,后来发展成语素音节文字,字形多样,数量繁多,字形修辞的能力和形式远远超过表音的字母文字。汉字修辞方式很多,首先利用汉字的拆分组合是最能体现汉字修辞特点的方式,大量例子说明了这一点;其次是利用汉字形声字的偏旁部首来进行修辞的方式。

  • 标签: 汉字形态 拆分组合 偏旁 修辞
  • 简介:本文描述了如何使用Bezier曲线拟合甲骨文轮廓字形的方法,其中包括甲骨文字形轮廓数据的获取、轮廓字形特征点的提取以及使用Bezier曲线拟合字形等主要步骤.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使用我们开发的甲骨文字形处理系统,可以把图片形式的甲骨文转化为曲线轮廓描述的甲骨文字形,并形成标准的TrueType格式字库,从而能在通用的字处理软件中方便地使用甲骨文.

  • 标签: BEZIER曲线 甲骨文点阵字形 甲骨文轮廓字形 字处理软件
  • 简介:<正>《现代汉语词典》“曝光”的“曝”在P母,注明“暴”是它的异体字。在B母有“暴光”,注“曝光”;这就是说“暴光”就是“曝光”。有一本新词新语词典说,“曝光”也称“爆光”。这么一来,pùguāng的pù书面形式有了三种:曝、暴、爆。“曝光”作“暴光”好理解,作“爆光”就觉得有些牵强,至少对它的来源很难说清楚。

  • 标签: “曝光” 爆光 用法 新词新语词典 中国体育代表 电视屏幕
  • 简介:文章把字形的笔画变化分为基础形变和条件形变两种基本类型,指出二者关涉的社会对象不同.文章还讨论了新旧字形与繁简字、正异字的关系,考察了新旧字形的笔数计算、笔顺、条件形变和部件、结构的归整等具体问题,对制定穷尽性的规范汉字字形表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字形 基础形变 条件形变 规范化 字形表 汉字
  • 简介:宋体仿宋体字形比较张书岩,李燕,李青梅,章琼宋体和仿宋体是两种重要的印刷字体,广泛应用于报刊、书籍和重要文件的印刷。为进一步促进印刷字形的规范化,本文将以GB12041—89《信息交换用汉字48×48点阵宋体字模集》和GB12042—89《信息交换用...

  • 标签: 宋体 印刷字体 结构部位 信息交换 组合关系 字形比较
  • 简介:1960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推广注音识字的指示》对汉字简化工作指出了明确具体的方针,现在想就个人从《指示》所说的“使难写难认难记、容易写错认错记错的字逐渐淘汰”得来的启发,对汉字形体结构的简化的某些方面提出一点线见,供同志们参考,并希望得到指正。

  • 标签: 汉字形体 汉字简化 注音识字 点线 字法 跟部
  • 简介:小议汉字形体的可释性丁晓虹孩子一进入启蒙阶段就开始接触汉字形体的分析了:“人”象个叉开双腿站定的人,“羊”象只羊,前面两只角,后面一条尾巴;“扬头”的“扬”是提手旁;“杨树”的“杨”是水字旁……此后,可以说各种式样的字形分析将一直伴随着他对汉语言文字...

  • 标签: 汉字形体 可释性 能指和所指 表音文字 汉字系统 能指与所指
  • 简介:龙,是中华民族自上古以来所一直崇奉的一种神异动物。龙是神灵和权威的象征,是华夏先民的图腾。但龙的真相问题——龙在历史上究竟是否存在过?如果存在,其实体又是什么?至今仍然是一个巨大的生物和文化之谜,值得给予认真地清理和研究。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有关华夏上古神话、人物、种族和文化起源的极大一部分内容,都是与龙的传说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从解决这个问题入手,我们还将有可能解开中国上古史中一系列重大的历史文化之谜。

  • 标签: 神异动物 真相 “龙” 古音 字形 上古神话
  • 简介:字形体演化的历史总体上可以战国中后期隶书产生为标志,划分为两大有本质区别的阶段。隶书产生以前,汉字构形依据的对象是物象,具体创制法是"画"。战国中后期隶书产生,其根本原因是汉字构形依据的对象由物象转换为词的音义。这一转换否定了汉字形体象形和一物多形等现象的存在价值,在快速书写等实际需要的触动下,汉字的具体写法由"画"变成了"写"。汉字形体演化是分阶段进行的,且环环相扣,经历了构件的定形、定量、定位、定向,从物象绘制到音义参构,从象形组合到会义、音义组合,由象形、亚象形发展到音义符号等重要环节。

  • 标签: 汉字 演化 物象
  • 简介:本文通过听写任务,考察了小学四、五、六年级儿童的字形输出错误分布的年级发展趋势。结果发现:(1)四年级错误率高于五六年级;(2)零反应率和别字率在四年级最高;错字率在五年级最高;(3)部件错误、笔画错误、音别字和义别字发生率在五年级最高;形别字发生率在六年级最高。根据结果,儿童的字形表征水平随年级发展而逐渐提高,这种提高在错字和别字中产生了不同的年级效应。

  • 标签: 听写 发展
  • 简介:<正>汉字是一种物质性符号,它的形体、结构及其演变都要靠物质的因素来实现。在我国古代,汉字的书写材料主要有毛笔、契刀、简策、甲骨、帛、纸等等,这些东西当然不可能决定或改变汉字形体、结构演变的总规律和总趋势,但是,它们在实施演变的总规律和总趋势的过程中,却给汉字打上了自己的印记,施加了种种直接的具体的影响。研究这个问题,对于弄清楚汉字何以成为现在的形状,很有必要。一、毛笔对汉字形体的影响

  • 标签: 毛笔 汉字形体 简策 甲骨刻辞 甲骨文 文字
  • 简介:《汉语大字典》在楷书字头下收列古文字字形时,未能完全遵守汉字单字历时认同的基本原则,因而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具体归纳了《汉语大字典》在收列古文字字形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 标签: 汉语大字典 字形 认同 指瑕
  • 简介:字序问题看似简单,可真要做到字有定序,还不那么容易。汉字做到定量、定形、定音之后,还有需要时如何排列顺序的问题。

  • 标签: 汉字形体 排序 排列顺序
  • 简介:  "连"和"联"是一对常容易混淆的语素词,尤其当它们进入构词系统时更容易发生混淆.例如当它们分别与"接"这一语素词构词后,"连接""联接"这两个词用得非常混乱.请看例句:……

  • 标签: 联接辩 连接联接
  • 简介:古文字形体讹变影响《说文》谐声:或催生新的声符,或导致某些声符消亡。《说文》在谐声判断上的某些失误即和讹变有关。

  • 标签: 古文字 讹变 《说文》谐声
  • 简介:改革开放30多年来,许多外国文化进入我国,它们大部分都已融入了中国文化,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但是,也有引进的外国文化并不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本文拟结合符号学的一些概念,对某地出现的“罗马”做粗浅的描述和分析。

  • 标签: 能指 所指 合取 析取 诚信模态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