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1 个结果
  • 简介:方经民从80年代初就对汉语语法的变换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多年来他潜心研究,发表了近十篇专门评介、论述变换理论的文章。在扩充、修改、整理已发表的一系列有关论文的基础上,完成了《汉语语法变换研究》(日本白帝社1998,以下简称为《变换研究》)这部著作...

  • 标签: 汉语语法 阶段性总结 变换分析 变换理论 理论和方法 汉语语法研究
  • 简介:一、实验目的中学外语教学质量虽然逐年有所提高,但中学生的外语水平,总体上来说还不高,初中学生的外语水平普遍偏低,这种教学现状很不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耍解决这一矛盾,在初中阶段,就要切实打好基础,学生到毕业时,把外语学到能够初步自学的程度,这样,即使没能升入上一级学校,自己也能继续学习,在高中阶段,要争取达到一门外语过关,为升入高校的学生学好专业外语或公共外语提供条件,为就业的高中毕业生提供外语工具。

  • 标签: 外语教学质量 公共外语 专业外语 外语能力 教材编写 言语交际能力
  • 简介:《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对于学生在基础阶段的学习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掌握1607个日语常用汉字和5500个日语单词;每分钟的阅读速度不能低于180~200个字,阅读理解准确率必须达到80%以上。为了真正地贯彻大纲的要求,达到大纲的目标,我校在第三学期的课程中每周拿出四课时开设了阅读课。该课目前仍属于基础日语的范畴。至于今后能否从基础日语中独立出来,另开“泛读课”、或是“报刊选读课”,均不属于本文

  • 标签: 基础阶段教学 阅读教学 日语专业 “读” 基础日语 翻译过程
  • 简介:中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不快的问题,众说纷纭。我们认为首要的问题是打好初中英语的基础,这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可能的。下面介绍我们与某中学初中老师共同分析的情况和认为可行的做法:一、我们认为中学外语教学的重点应在初中,而不在高中。可是目前有些学校却把重点放在高中,这就颠倒了轻重关系。从现行初中教材来看,既有句型练习、对话,又有多种体裁的课文。初中教材中(包括补充读物)的词汇和短语约占整个中学教材的60%以上,且多

  • 标签: 外语教学 初中教材 教学质量 元音字母 字母组合 语言知识
  • 简介:有关鄂伦眷族的研究主要涉及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和民间文学等学科和领域。本文以中国学者的研究为主轴。同时考虑日本学者和俄罗斯学者的研究。把这一学科的历史划分为清代、20世纪20—40年代、20世纪50—6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等4个主要阶段

  • 标签: 鄂伦春族 研究 主要阶段 特点
  • 简介:笔者最近参加了“WTO与金融监管”青年辩论赛,从预赛、半决赛到决赛,经过几个回合的唇枪舌剑,深感竞技辩论魅力无限.特别是自由辩论阶段.时时有机会,处处是“陷阱”,奥妙无穷。笔者结合自己在参赛中感悟的点滴体会.谈谈自由辩论阶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供辩论爱好者参考。

  • 标签: 自由辩论 语言特点 声情并茂 简短精炼 配合默契 提问
  • 简介:为确保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国家教委于1988年颁布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下称《大纲》)。《大纲》的出台对于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无疑起着巨大的指导、督促和检查作用。《大纲》不仅明确规定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阐述了实现教学目的和要求的教学内容、

  • 标签: 《大纲》 教学活动 教学目的 命题原则 教学效果 语言知识
  • 简介:《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突出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认为学生通过本阶段学习和训练,应牢固掌握英语基本语音、基本语法和基本词汇;在这个基础上能正确熟练地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达到进行交流的目的。《大纲》对基础阶段的每门课程的教学任务都作了明确说明.其中阅读课的任务在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验证等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速读的能力以及阅读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词汇,增加文化背景知识。《大纲》是我们教学工作的依据,掌握《大纲》精神.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就能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本文拟就培养大学专业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做法和体会诸方面予以讨论。

  • 标签: 《大纲》 阅读课教学 培养学生 阅读能力 听说读写 学生阅读
  • 简介:根据教学大纲,“大学英语”教学分为语言基础与专业阅读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是一个整体系统,后者不仅是前者的自然延伸继续与升华提高,也是衡量与检验前者培养技能的质量优劣并标志运用这些技能获取专业信息能力高低的重要阶段。北京市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会于1990年初制订工作计划时,将这两个阶段的教学研究项目同时纳入三年研究规划。继“大学英语”学科系列状况与现代化教

  • 标签: 阶段教学 专业阅读 文献阅读 教学研究项目 教材编写 语言学理论
  • 简介:提高阶段是俄语教学改革的难点.俄语专业应该培养'不可替代'的高层次人才.围绕这个目标,需要重新考虑俄语必修课程的整合改革并编写配套教材,优化内容课程并合理调整课时比例,培养双语复合型人才并解决双语教学课时不够的难题.

  • 标签: 俄语 高层次人才 教学改革 复合型人才
  • 简介:谈到强化,往往被认为这只是具有某种特定目的的短训教学方法,其实,在本科教学基础阶段一年级,合理和科学地采用强化手段也是必要的,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俄语基础阶段一年级的教学目的是为培养能用外语进行交际的人才奠定语音、语法、词汇知识基础,打好五会技能基础。因此,它的强化必须在保证获得培养目标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进行,在教学上既要抓住语言训练,又要把提高言语能力作为重点。要在课程

  • 标签: 教学效果 词汇知识 语音错误 五会 视听说课 言语能力
  • 简介:本文调查了初级阶段欧美留学生识字量并对识字量跟字在已学教材生词表中的构词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1)零起点的欧美学生在经过两个半月的学习以后,平均对394个字做到知音,对360个字做到知义;(2)知音和知义之间显著相关;(3)字在已学教材生词表中的构词数和识字量显著相关.

  • 标签: 构词数 识字量 初级阶段 欧美学生 留学生 汉语
  • 简介:在外语教学中,阅读能力被看作是评价学习者语言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评价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方法是通过阅读短文,进行多项选择,给出正确答案。由于在阅读训练中,很多教师使用的仍然是逐句翻译和分析语法的方法,阅读者处于被动的地位。针对阅读中存在的这一大问题,作者探索、研究了一种新的有效提高阅读理解的方法,即一种结合语义图和预测—证实理论的方法来激活学生大脑中已储存的知识的方法,教会学生在做阅读理解前的准备阶段结合两种理论构思出语义图,使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

  • 标签: 准备阶段 语义图 理论方法 阅读理解 预测 证实
  • 简介:顾名思义,“连贯”和“衔接”均与超越句子有关,但因两者超越甸子层次的方式不同,所以它们是篇章理论中不容混淆的两类不同性质的范畴。连贯源于篇章的语义内容,而衔接则涉及篇章的结构形式。从辩证的角度看,两者的关系大致表现为内容与形式问的相互作用。

  • 标签: 衔接性 衔接手段 内容与形式 语义内容 述位 层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