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97年残雪开始写她的读书随笔,对莎士比亚、卡夫卡和博尔赫斯进行残雪式述评.同时,以为转折,开始与'离外部或世俗较近而显得色彩较浓,‘人间烟火'味也较重'的前期创作告别,'向内开拓',以'新的、更为超凡脱俗的风景覆盖了旧的',向'最后透明物'过渡①.

  • 标签: 残雪 文学创作 艺术风格 人文精神 现代主义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2
  • 简介:就其上海语言它本身只是一种方言,一 马克思主义的语言文化观及其对上海语言的分析  ,上海在加强国际化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进入英语这个语言圈

  • 标签: 上海发展 上海话语 发展战略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对于哲学研究他有以下的思想,中国文化语与西方文化有异,学"无中西"说的是中国文化改建

  • 标签: 学术三变 王国维学术
  • 简介:<正>维修工瓦尔卡·叶夫列莫夫被开除团籍的那天,阿德米拉尔斯克工人新村的条条街道被雨水浇得泥泞不堪。会后,在工厂那间低矮的、被烟熏黑的屋子里只剩下厂团委会书记费佳·乌辛一人。窗外湿润的暮色越来越浓。费佳坐在被压凹了的、弹簧突出的沙发上想心事:原来书记是这么难当,把自己的老朋友开除出共青团真难办。

  • 标签: 服毒自杀 火车票 长时间 求道 窗户 共青团
  • 简介:马基雅利著,冯克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马基雅利至少有种自觉:政治家、学者和文本家。这种自觉在其所处的时代情境中使他的文本呈现出极为复杂的形态。这种复杂性使他在后人心目中所形成的不同形象之间反差极大,人们也因此争论不休。政治

  • 标签: 马基雅维利 文本 亚里士多德 上海人 复杂性 政治家
  • 简介:<正>1卡佳·谢瓦斯季亚诺娃19岁那年,正如俗话所说的,对叶戈尔·帕拉辛一见钟情了。叶戈尔·帕拉辛是身材高大、蓝色眼睛、艺高胆大的摩托车赛手。他就象驾驶着自己的摩托车飞越各种距离、闯过重重障碍而赢得冠军一般,神速地征服了这个姑娘。但又如同对待被他刷新的本人所创的旧纪录

  • 标签: 摩托车 母亲 学习成绩 录音机 共和国 名字
  • 简介:看过电影《刘姐》的人,都知道广西是“歌海”。而歌海最形象的展现,是壮族的歌圩。

  • 标签: 壮族 《刘三姐》
  • 简介:1.身体的权力技术身体,从19世纪以来,就成为国家投资的对象。身体被现代国家纳入到政治的轨道内。现代国家从功能的角度积极地强化身体、训练身体、投资身体和管理身体。强化身体是

  • 标签: 身体 民族国家 外在性 健康 空间 国家理性
  • 简介:《人间词话》的作者王国于1927年夏天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一泓"干净水"中,身份是清华研究院的教授,遗书称"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此之前的1924年,冯玉祥驱逐溥仪出紫禁城,作为"南书房行走",王国随行溥仪,不敢稍离左右,欲自沉神武门御河而未果。对于王国的死,人们作过各种各样的诠释,在今天,最让人觉得贴切的诠释,出自同样"花果飘零"的陈寅恪之手。陈与王仅在清华同事两年,王氏却遗命以书籍相托,可见相知之深。陈氏为王作《碑铭》,作《挽诗并序》,诗曰:

  • 标签: 王国维 人间词话 文学 叔本华 伦理学 哲学
  • 简介:人物表龙友四十岁左右,老龙沟村支部书记。秋妹龙友的妻子。金德富县城某金融部门主任,中年。秀女金德富的妻子。[改革开放的年代。小凤金德富的女儿,小学生。金德贵金德富的堂弟,老龙沟村村长。山枣金德贵的妻子。大刚二十多岁,老龙沟村会计。[关东偏僻的山村。

  • 标签: 戏剧文学 龙沟 梅花鹿 扶贫项目 龙秋 支部书记
  • 简介:姐俏,姐二十岁时,村子里的小伙子眼睛都直跟那身影儿贼溜溜儿转;姐爱笑,姐笑起来,一口皓齿会勾你的魂儿;姐爱唱,那银铃般的歌喉必然醉了你的心儿。只是,姐九岁时,娘就撒手西去,姐念了年级,屁股蛋上就再没有吊过书包。姐好命苦。但,姐也不悲观。悲观没必要。姐想。夏天,村子里办起了"扫盲班"。老师是个中专毕业城里没处安排的小白脸儿,二十刚出头,外村人,鼻梁上架副金边眼镜儿,名叫白学。摸底表上有张姐的名字,白学就来到了姐家。姐问,老师我要写不好字你骂吗?姐的脸上挂满笑意。哪里哪里。白学有些窘迫。姐又问,老师我要写不上字你用教杆打吗?姐的眼睛都在笑。岂敢岂敢。白学窘

  • 标签:
  • 简介:  偷  晚饭时,儿子缠着问我小时候的事,便给他讲了下面的故事.  我小时侯,基本是没有书可读的,所能见到的书,除了课本还是课本.据父亲讲,家里原来是有些书的,后来破"四旧"时全被烧掉了.就那课本,有一两年,刚发下的新书,却被红的黑的毛笔涂得一塌糊涂,有一部分字句无法看清,那时我不懂为什么印的好好的书却要涂掉?后来才渐渐明白,我们从小学起,就要接受政治教育了.那个时代,学生是有等级的,报名时有个成分栏,要填写出身.贫下中农的孩子自然趾高气扬,而地主富农的子女便自觉低人一等.但不知为什么,在我的印象中,就学习成绩而论,却总是地主富农的孩子占上风.这些都是题外话,下面说我偷书的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