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0世纪70、8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开始飞速发展,互联网成为信息时代一种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方式,其丰富和复杂的特征对国际社会带来巨大冲击。本文主要以在当今因特网的快速发展背景下,网络对世界经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主权的冲击进而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为中心进行阐述。

  • 标签: 互联网 国际关系影响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在人类的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一个全球性的国家关系体系(注二)¾,近代国际关系体系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统治世界的国际秩序——原来存在於[文明世界]的国家关系的规范被规定为国际关系準则,近代国际关系体系源於三十年战争之后正式形成的西方国家关系体系

  • 标签: 义和团运动线索 体系析 国际关系体系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府际关系已成为学者们广泛研究的对象,成为了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新的概念。本文从两个维度,即横向府际关系与纵向府际关系来对我国现阶段的府际关系进行简单的探索,对于引导我国府际关系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府际关系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 简介:王春辰问:请高老师说说这次大会的基本情况。高建平答(以下省略问答人名):这次会议共有四百多人参加,来自四十多个国家。应该说,这次会议还是比较成功的。有不少精彩的发言,有几场专题,水平都比较高。在会上见到不少熟人朋友,用美国美学家柯提斯·卡特的一句玩笑话,更新友谊(renewfriendship)。我已经是第五次参加国际美学大会了,

  • 标签: 中国当代艺术 美学家 国际 玩笑话
  • 简介:<正>1990年7月1日至5日,中苏文学关系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这是中苏比较文学研究会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有中苏学者参加的一次盛会。国内著名苏联文学学者戈宝权、叶水夫、李明滨等向大会提交了论文或与会发言。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世界文学研究

  • 标签: 国际研讨会 中苏文学 苏联文学 比较研究 戈宝权 文学作品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呼吁居民应根据国家的法律而不是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威来判断是非并参与维权运动,其中包括地方政府官员、媒介记者、社区组织领导人、社区运动积极分子以及普通居民等,作为维权市民抗争武器的关系网络 

  • 标签: 中国基层 关系网络 基层社会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6-26
  • 简介:对地方政府的集体抗争 ,在运动第二阶段针对地方政府时,呼吁居民应根据国家的法律而不是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威来判断是非并参与维权运动

  • 标签: 中国基层 关系网络 基层社会
  • 简介:现代性的一个重大成果是现代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正如有论者所指出那样:“现代城市是一种以大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为其结构底蕴,以发达的商品经济及市场经济运作为基本生存法则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的有机统一体,它是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的必然产物。”但现代城市的发展往往意味着城市对乡村的剥削与掠夺,恰如学者卢周来所论:“任何一个国家要获得高速经济起飞,离不开资本积累;而农业社会中农业人口仅能生产稍许超过他们再生产所需的小额剩余,所以农业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只能试图用‘提靴带’的办法来进行,即抑制农业人口的消费,将他们的剩余生产物夺过来用于建立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资本装备。而且,从农民那里夺取得越多,资本积累速度越快,现代化速度就越快……所以,农业、农村、与农民注定要为现代化付出代价”[1]278。就当代中国而言,由于历史的遗存和现实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中国现代化设计中的理论预设,就是通过一定时期内的这种乡村掠夺,可以更大规模地敛集财富,从而更快地扩大城市化的成果,直至更快地实现国家现代化目标。新中国成立以后,现代民族国家必须加快现代化发展速度,走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以获取民族国家真正的平等和独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后...

  • 标签: 关系现代性 城乡关系 审思
  • 简介:<正>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荷兰莱顿大学亚洲学院、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东亚系联合主办的“中国新诗理论国际研讨会”,2001年12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以百年中国现代汉语诗歌理论演变与建构为研讨主题,意在总结百年新诗的理论成就,为当代诗歌发展以及理论建设提供资源。

  • 标签: 中国新诗 历史感 当代诗歌 中国诗歌研究 汉语诗歌 东亚系
  • 简介:通常所谓的割据,主要是指在一个国家范围之内,拥有军事力量的人或集团占据了部分地,区,成为该地区的实际统治者,并由此形成与中央政府或其他地区的对抗、分裂格局。显然,从有史记载的古代一直到近现代,割据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实在是举不胜举,有时甚至可以把某个时期(时代)称之为割据时期(时代)。

  • 标签: 割据 地方政治 当代文学 权利 军事力量 中央政府
  • 简介:  在经济全球化前提下,近年来,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及保护等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及文化专家的热门话题,维护国粹的学者们近年来十分强调的提出,要重视发展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什么一直在扩展、深入、全面的讨论.……

  • 标签: 人文关怀 价值关系 传统思想
  • 简介:感谢东道主香港中文大学,感谢会议的策划者蔡锡昌、方梓勲先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使世界各地的华文戏剧工作者共聚一堂,切磋剧艺,交流经验、共叙友谊。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也一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讲的题目是《中国大陆新时期戏剧鸟瞰》。所谓“新时期”,即指从1976年10月打倒“四人帮”到现在这一段时间。也有人把1989年后这一段称为“后新时期”,不过还没有形成定论。新时期戏剧,虽然只有15年时问,但其发展历程相当曲折,面貌也十分庞杂,概括起来是很困难的。凡是亲自经历了这个短暂而又显得相当漫长的新时期戏剧历史的人,都会有复杂的感受。人们几乎都曾经体味到文革禁锢中解放出来的亢奋和欢悦,看到话剧的新生和复苏所带来的希望;但是,又深尝着话剧危机

  • 标签: 后新时期 锡昌 有这样一个小院 未来在召唤 中国现代历史 生存意义
  • 简介:论坛重启后终于推出第一期期刊点评。由于观察范围扩大,精力有限,传统期刊部分只能集中考察最能代表主流文坛水准的四个刊物——《人民文学》《收获》《当代》《十月》(或可称当下文坛的"四大名旦")。这四家刊物携带着新中国的朝阳和新时期的曙光,如今又在新世纪凝聚着纯文学的光芒。在这里,我们依然看到老作家的力作和新作,看到新锐作家的坚持和破土,我们一如既往的评刊,是想告诉新老朋友们,我们还在。对于那些未及考察的期刊,在万分遗憾和抱歉的同时,希望以选刊点评的方式补足。与此同时,我们将持续关注各种"青年刊物"和各种"文学青年"的写作,不管是官方的,还是商业的,主流的,还是草根的,我们的任务是在文学大变局的时代,守候文学的精灵和观察她的新生。

  • 标签: 文革 当代 纯文学 贾平凹 小说 记忆
  • 简介:当代性"常常与"现代性"交替使用,容易引起理解上的困惑。近年,当代性批评倾向于替代现代性或后代现性,甚至形成了当代性诗学。安德生认为,当代性概念既指审视作者生活时代语境中作者创作的各方面特征,又指让读者意识到作品与当前知性关注的相关性。但是这个定义没有涵盖当代性的丰富意义。本文探讨近年英美文学批评中提到的当代性概念,发现当代性至少包含我们时代性、当代共存性、生命存在性和超越现代性等方面的涵义。

  • 标签: 当代性 现代性 共存
  • 简介:纯文学失去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之类大言凿凿的批评,和《当代》这本杂志的观感并无一致。但如果文学并未丧失所谓"现实主义"的关怀与批判能力,为何这种关怀与批判不能达到曾经有过的阅读预期?这大概有一个有效阅读量的问题。这一期的《当代》让人感觉到纯文学期刊在扩大读者群上的煞费苦心:本期头条为朱晓军的长篇纪实《高官的良心》,题材是时下正引人关注的足球反黑,其抓人眼球的程度可

  • 标签: 当代 小说 现实主义 阅读预期 文学期刊 有效阅读
  • 简介:六方会谈彰显中国力量:第四轮朝核六方会谈7月26日至8月7日在北京举行。漫长的会期背后,透露出的是朝核问题的严峻形势。8月3日,中国提出《共同文件》的第4稿,除朝鲜外,其他4国均表示愿意签字,谈判呈现曙光。在中国的积极斡旋下,朝美顺利实现了双边对话,仅中国代表团与其他代表团之间就进行了近50场双边磋商。

  • 标签: 第四轮 朝核六方会谈 朝核问题 国际问题 2005年
  • 简介:当代京剧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人们不能回避和阻挡的.在投身大众文化市场的进程中,它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当代京剧,因其市民化、商品化的非本质属性急剧膨胀,导致它滑到了庸俗化、西洋化的边沿;当代京剧若能遵循"移步不换形"的原则进行革新和创造,在将其市民化、商品化的非本质属性降低到一个合适的"度"的同时,彻底改变戏剧批评对它的"失语"状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 标签: 漫谈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