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图像的泛滥会衍生一种暴力,原因在于:如果不加以深究的话,它们将会规定我们的感觉方式。图像中事物呈现的样子会被视作理所当然,成为我们感觉内容的替代品。通过种种我们完全不可能躲避的传播方式,一种强加的读图习惯僭越了原本需要独立感受的范畴,迫使我们不知不觉让渡一种主观的权利。

  • 标签: 图像 照片 暴力 绘画 记忆 证明力
  • 简介:在英国全民庆贺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登基六十周年、期待伦敦奥运会的2012"欢庆年","坏男孩"吉尔伯特和乔治,用他们的"伦敦图像"系列,把人们带到一个灰暗、喧嚣、属于罪犯和精神病患者的伦敦。在展览现场,艺术家常用的鲜艳色块被灰色与土色代替,画廊里完美的白墙和挺括的玻璃镜框,不但没有削弱这个组合的不合作态度,反而在某个程度上强调了一种严肃的神情,并在其中生成了一个抵抗的空间。像这对组合以往那些著名作品一样,"伦敦图像"系列的每件作品,

  • 标签: 伦敦 图像 乔治 精神病患者 合作态度 伊莉莎
  • 简介:在我国宋辽金时期,由于乐舞、杂剧的兴盛,使相关装饰纹样也非常流行,在墓室中发现较多,主要装饰在雕砖、壁画、陶瓷俑、砖、石刻上。从这些装饰纹样可以看出,宋辽金时期是乐、舞、杂剧的大发展时期,为中国戏曲艺术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宋辽金 乐舞 杂剧 装饰纹样
  • 简介:葫芦是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中的重要成员之一。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葫芦的饮食文化、器用文化、医药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并通过诗歌、雕刻、绘画等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了令人惊叹的葫芦艺术。葫芦题材的花鸟画是葫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具有中国画的一般特性,还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从图像学视角来解读葫芦题材花鸟画,能更深入地了解其民俗意蕴和图像意义。

  • 标签: 图像学 中国画 葫芦 风格特征 题材 意义
  • 简介:魏晋隋唐时期有一支活跃在丝绸之路的商业民族——粟特。他们通过商业活动将自己和中亚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宗教信仰散播在丝路沿线,甚至深入中国的腹地。丝绸之路大量出土的文物,特别是图像资料记载了拜火教(亦称祆教)在传播中的种种现象。本文探寻其东传过程的世俗化发展脉络。

  • 标签: 粟特 图像 宗教 世俗化 民族融合
  • 简介: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传统的手工业时代已经被工业科技时代所取代,高度的工业化及数字科技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审美观。而处于影像时代中的逐渐边缘化的绘画艺术如何为之,及其存在价值和意义都值得正本清源以确立其自信,唤回我们内心对于绘画的热情,本文旨在探讨在当代媒体图像充斥的今天,绘画手工艺术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图像 媒体 手工 绘画
  • 简介:对于"心在朱明身在清"的明代汉族士人来说,追缅故朝在某个时刻会起抚慰伤损之心及延承汉制希望的作用,但方式必须隐讳。本文试图对张穆(1607-1863)的《七十龙媒图》进行分析,结合时代背景探究张穆画作的象征与托寓,藉以阐示明清鼎革之际遗民画家借助图像所唤起的集体记忆。

  • 标签: 集体记忆 张穆 《七十龙媒图》 明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