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8 个结果
  • 简介:翩翩少儿出蓬瀛,国际乐坛奏强音。今年5月底至6月初,由汕头市5名小姑娘组成的中国手风琴代表队在第三届澳大利亚国际手风琴锦标赛和第四届新西兰南太平洋国际手风琴锦标赛上异军突起,技惊四座,获得空前的佳绩。12岁的张嫒、张腾在这两项赛事中分获了12岁以下年龄组的第一、二名,13岁的李洁夺走了13至15岁年龄组的第二名和开放年龄组的第三及第二名,周静晓分获13至15岁年龄组的第三名和优秀表演奖,温穗敏则获得新西兰设立的唯一单项奖古典音乐演奏最高价值奖。今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手风琴学会致函汕头市文化局,要求汕头市立即组建一支5人的青少年手风琴队代表国家参加上述两项国际比赛。无疑,这是一份对汕头人来说百年难求的殊荣,同时又是一个沉沉的重负!汕头市文化局局长方烈文深知,尽管这几年汕头的小手风琴手们,在全国各种级别的手风琴比赛上频频摘金夺银,但她们从未出国参加比赛,经验明显不足。况且这两个主办国都是手风琴王国,随便什么样的学生都能拉得一手好

  • 标签: 中国手风琴 汕头市 年龄组 新西兰 大洋洲 锦标赛
  • 简介:尊敬的王新陆副主席、张兴民副厅长、弗朗斯·德·瑞特先生,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在绚丽多彩的金秋十月,来自海内外的友人、学者、艺术家相约中国山东,齐聚泉城济南,在这里隆重举行国际音理会亚洲大洋地区音乐学会首届学术研讨会暨亚太民族音乐学会第十七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和泰山学术论坛,我谨代表本次活动的承办单位山东艺术学院,向远道而来的各位海外友人、百忙之中出席活动的各位领导、嘉宾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向本次活动的盛大启幕表示由衷的祝贺!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民族音乐 学术论坛 大洋洲 学会 泰山
  • 简介:尊敬的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国际音理会亚洲大洋地区音乐学会首届学术研讨会暨亚太民族音乐学会第十七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及泰山学术论坛就要落下帷幕了。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民族音乐 学术论坛 大洋洲 学会 泰山
  • 简介:尊敬的王新陆主席、各位专家、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山东艺术学院承办的“国际音理会亚洲大洋地区音乐学会首届学术研讨会暨亚太民族音乐学会第十七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及泰山学术论坛”隆重开幕了。首先,我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对参加会议、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山东艺术学院的老师们和同学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民族音乐 学术论坛 大洋洲 学会 泰山
  • 简介:2013年7月22日古巴首都哈瓦那传来喜讯:由文化部选派的深圳市福永杂技艺术团的《青春律动——晃圈》和《牡丹——柔术》在第12届CIRCUBA国际夏季杂技节大赛上双双获得金奖,同时还荣获"最佳女演员奖""最受观众喜爱奖""创新奖"和"最佳创意奖"等六项殊荣。

  • 标签: 牡丹 大洋 最佳女演员 艺术团 深圳市 文化部
  • 简介:杂协全体同志:大家好!我们演出小组经过四十多天的的巡回演出,现在一切顺利运行,演出效果良好,经常博得观众的喝采,也得到阿里一家的肯定。道具安装、拆卸也体现了高效迅速,演员身体状况良好,敬请领导放心!我们目前正在奥斯陆演出,4月11日至28日,演出18天,其中加场7天,演出上座率明显高于其

  • 标签: 大洋彼岸电波
  • 简介:陕西西安人,1968年生,2005年至2008年就读于北京画院。现为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画家、李小可艺术工作室助教,西安中国画院画家。秦骨子里那种坦诚、执着、精微的拧劲。以及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让他对中国山水画的精神有了更高的理解,使得他的作品有了更多的丰富性、整体性。他的作品总是力求完美,结构完整。笔墨细腻,华滋浑厚,可赏、可读、可居,这是难能可贵的。

  • 标签: 中国山水画 1968年 2008年 基金会 艺术
  • 简介:舞器伴随着舞蹈的产生而产生,考古发掘出土的舞器虽然屡见不鲜,但将其明确为舞器者却很少。本文从曾侯乙舞器的考证入手,提出了舞器在我国古代社会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新领域。

  • 标签: 舞器 文舞器 武舞器 巫舞器 曾侯乙墓
  • 简介:关于西周雅乐到底是无“”声还是无“”调的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从汉代的郑玄开始直到现代的许多学者,仍就对此问题有着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本文通过综合前人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历史文献,对《周礼·春官·大司乐》、《荀子·王制》及《乐记·宾牟贾》中有关“”的问题的记载重新作以解释,并由此得出:西周雅乐是无“”调,而非无“”声,雅乐无“”调与编钟无“”声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的结论。

  • 标签: “商”声 “商”调 编钟
  • 简介:2009年3月3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韩城市新城区盘乐村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一座宋代壁画(M218)。该墓室保存完好,内壁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色彩艳丽,堪称宋代考古的重大发现。特别是墓室西壁的宋杂剧壁画,人物之众多、场面之宏大,为之前戏曲文物考古发现所罕见。2009年6月,中国传媒大学姚小鸥教授,会同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康保成教授、山西师范大学戏剧文物研究所车文明和延保全教授,与考古人员一起,对壁画进行了考察研究。

  • 标签: 壁画墓 韩城市 陕西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 考释 宋墓
  • 简介:一九八五年,山西省垣曲县古城农民在建房掘基时,发现了一座北宋时期的墓葬。墓室为八角穹窿顶砖券仿木结构建筑。墓门南向,正对墓门的北壁上,用青砖雕成四抹格扇门,东西两壁雕有人物像与花纹图案,门左侧有杂剧雕砖五块,皆为平面浅浮雕(未发现墓志,在墓穴内同时发现了一个磁碗与一盏磁油灯,均为宋磁),这一组雕砖,构图别致细密,刀法刚劲纯熟,线条流畅豪放,无滞涩之感。

  • 标签: 砖雕 杂剧 宋墓 考证 木结构建筑 北宋时期
  • 简介:“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海昏侯基,以其中的巨大财富和珍奇宝物吸引了全国人的目光。特别是该出土的编钟,引起考古界和音乐界的广泛关注。《海昏侯时代的编钟——它们见证了“礼乐”的复古与没落》(王子初著)一文通过对四王编钟的研究,认为西汉时期曾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推行过乐悬制度。之后,《试论海昏侯的乐钟制度》(张闻捷著)一文对子初先生的文章提出了不同看法。我仔细研读了张文,发现该文对已发表的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掌握不够全面,一些观点仍需进一步探讨。故笔者不惴浅陋草就此文,与《试论海昏侯的乐钟制度》商榷。

  • 标签: 海昏侯墓 编钟 编列 乐悬制度
  • 简介:山西省新绛县古交乡中苏村1974年秋天因浇地时土地下陷,发现古墓一座,墓室中挖出一批砖雕,其中有戏曲砖雕数块。墓葬发现地系笔者家乡,1990年之后,笔者为此多次返乡调查了解墓葬及砖雕情况。惜当时未加以保护,墓葬在发掘时已遭毁坏,大

  • 标签: 砖雕 墓葬 元杂剧 戏曲文物 形状分析 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