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0 个结果
  • 简介:濮惠菊是苏州镇湖刺绣新生代绣娘的精英之一,她师从“仿真绣”创始人寿的第三代传人牟志红,执掌吴门绣苑大门。本文通过濮惠菊学艺经历的具体分析,探索其中流动的刺绣传承文脉,并从濮惠菊创办的寿刺绣艺术研究中心的实践与规划中,看镇湖绣娘刺绣艺术传承的理念及采取的具体措施,以期对苏绣艺术保护工作提供实证参考。

  • 标签: 艺术研究 刺绣 沈寿 艺术传承 保护工作 苏绣艺术
  • 简介:文(公元1872—1955年)字光裕,江苏江阴人,前清附贡生。我国近现代民族音乐的倡导者和古琴演奏家。他自幼酷爱民族音乐,十二岁时已能熟练奏弄丝竹,以后又学习演奏琵琶大套和古琴,尤以古琴为最精。他在古琴名家唐敬询的指导下,形成了

  • 标签: 民族音乐 郑觐文 江苏江阴 中国音乐史 平沙落雁 葫芦琴
  • 简介:前言郑文作为一位曾为中国音乐史学的创建和发展留下著述,曾为中国民族音乐的振兴和繁荣作出过努力且颇有贡献的人物,而今几乎为大多数人所不知,目前所见,只有《辞海》中有一郑文的条目,引录如下,以作介绍:郑文(1872——1935)江苏江阴人。清诸生。能弹琴和琵琶.1918年在上海创立大同乐会,旨在提倡“国乐”;曾仿制各种古乐器,崇“雅”黜“俗”,大事宣传。著有《中国音乐史》持论迂远,杂有臆断。所编《箫笛新谱》一书,录存不少民间曲调.

  • 标签: 郑觐文 中国音乐史 中国民族音乐 江苏江阴 民间曲调 王光祈
  • 简介:2015年3月初,还未过乙未年新年的正月半,我陪同无锡电视台《发现》栏目到苏州采访王能父先生的学生华人德先生。今年是王能父先生百年诞辰,《发现》栏目要拍一部关于王老的专题片,因我与王能父先生和华人德先生早年都有交往,所以就随节目组一起去看望华人德先生。采访中,华人德先生拿出数方王能父先生给他刻的印章,这些印章大多数是上世纪70年代,华人德在东台跟随王能父先生学习时,王老送给他的。

  • 标签: 金石寿 华人德 节目组 切刀法 无锡电视台 印社
  • 简介:乾隆三十三年戊子1768年一岁陈鸿寿生于浙江钱塘。原名鸿绪,字仲遵,又字颂父,后更字子恭。号曼生、曼公、曼龚、恭寿、老曼、胥溪渔隐、种榆仙史、夹谷亭长,有夹谷亭。石经楼、桑连理馆、种榆仙馆、解春馆、阿曼陀室、翼盒等斋号。居城西南。

  • 标签: 陈鸿寿 浙江钱塘人 生平简介 家庭成员介绍 生平事迹年表
  • 简介:先师游寿先生(1906—1994),字介眉。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农历丙午九月十三生于福建霞浦。

  • 标签: 游寿 霞浦 福建 农历 光绪
  • 简介:韦广寿壮族,1966年生,广西环江人,二级美术师。1990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2008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现为桂林画院副院长、桂林美术馆副馆长、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桂林市政协常委、漓江画派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各类展览并多次获奖。

  • 标签: 中国艺术研究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艺术学院 国画 研究生课程班 2008年
  • 简介:1、《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院歌》一九四一年民国三十年辛巳三十六岁四川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院歌为杨仲子先生作词作曲,此歌本名为游寿先生所题,出版发行于一九四一年六月、据王立民《游寿年表》(香港《书谱》2010年金文专辑):“一九四一年一月至一九四二年九月,游寿先生任教于四川国立女子师范学院.教大学一年级国文。”

  • 标签: 游寿 书名 师范学院 2010年 大学一年级 出版发行
  • 简介:洽,人类学的音乐学者,1940年生,上海市人。1963年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先后任出版社编辑和歌舞团指挥:1981年起执教于中国音乐学院,2001至2010年任台湾南华大学客座教授。曾任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长、国际传统音乐学会首任中国联络员、亚太民族音乐学学会首任秘书长、《音乐研究》副主编等职,现为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雅乐研究中心顾问,并于今年获日本小泉文夫基金会国际民族音乐学奖。

  • 标签: 国际传统音乐学会 中国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民族音乐学 中国传统音乐 1940年
  • 简介:从事漆器工艺的俞升寿,自1948年至今已有48年的艺龄,以精湛的技艺,勤奋地工作,不断有佳作闻世。《八仙过海》、《松鹤图》、《老寿星》、《仿唐仕女图》、《玉佛》等,这是大家都熟悉的,真是好戏连台。由此赢得上海漆器工

  • 标签: 杨贵妃 漆器 贵妃醉酒 仕女 艺龄 勤奋地工作
  • 简介:舞谱复现研究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在于术语考释的准确度,即要求对舞谱的解释与考证不仅符合舞谱中术语的本意,并能够以有力的证据证实。文章认为《德寿宫舞谱》的性质为南宋“妃嫔所献”舞蹈的记录,因而其术语为宫廷女乐的舞蹈术语。在此认知的基础上文章以较有力的证据论证每组术语可能为当时舞蹈作品中的舞句、组合或舞段,甚至是一支舞蹈的记录,并对舞谱各组术语进行逐一考释。上述考释与推论影响了舞蹈研究者对这一舞谱术语逐一破译的结论,以及舞蹈动态复现的面貌。

  • 标签: 《德寿宫舞谱》 南宋宫廷女乐 舞蹈术语 考释 复现
  • 简介:<正>徐悲鸿先生作为学贯中西的一代艺术大师,他对中国古代美术的发展,发表过不少精论,钩玄抉髓,富于启示。一九五○年,徐先生在《边寿民芦雁花卉册》上的题跋,便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个画册作于“雍正癸丑(1733年)”,即边奉民53岁之际。全册入帧,依次画荷花、瓶菊、黑牡丹、苇雁、芦蟹、石榴、芦雁、四雁。各帧神理俱足,别饶意趣,画法则熔水墨与没骨为一炉,干湿

  • 标签: 徐悲鸿 中国古代 题跋 艺术大师 启示 美术
  • 简介:1958年生,南京市人1978年至1982年在江苏省国画院研究生班学习现为江苏省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个展2015“洇·氤·霪·滢”——勤个展|苏州博物馆/苏州2012墨·隐·田·园——勤水墨画展|石家庄当代美术馆/石家庄,

  • 标签: 简历 研究生班 水墨画展 江苏省 石家庄 南京市
  • 简介:提起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许多人至今还对剧中的解放军剿匪小分队参谋长少剑波记忆犹新,这一不朽艺术形象的塑造者便是上海京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高派老生传人金波。其舞合形象玉树临风、英俊潇洒;其唱腔清润高亢,令人荡气回肠;其嗓音独具天赋,清脆明亮而又挺拔高亢;其演唱的“朔风吹”一段,已成为京剧史上百听不厌的经典之作。可惜的是,这位优秀的京剧艺术家,却在64岁的时候英年早逝。

  • 标签: 金波 《智取威虎山》 追忆 艺术形象 表演艺术家 上海京剧院
  • 简介:在书法创作上,我一直稳定的想法是顺其自然,不刻意所谓开创面目。学会做一个正派、善良和宽容的人,多学习,多积累、勤思考,才是一辈子的事情.是立身之本。

  • 标签: 书法创作 顺其自然 沈培方 书法家
  • 简介:大致说来,北宋篆书的发展无法摆脱唐代李阳冰玉箸篆的藩篱,但究其实际来讲,其仍然存在着因循社会环境的变迁而不断更改书写观念的迹象。如前期,文字学大兴,篆书家主要聚集于徐铉兄弟、郭忠恕、欧中正、梦英等诸家,篆书取法在李阳冰,徐铉在晚年获观《峄山刻石》,出现了由取法唐篆转向秦篆的迹象;中期,金石学大兴,形成了以欧阳修、刘敞、杨南仲、章友直为中心的篆书家群体,他们对篆书的认识主要是通过金石考订来完成的,取法方向停留在"尊古"的阶段;后期书法大肆盛行尚意书风。

  • 标签: 王寿卿 李阳冰 郭忠恕 唐篆 章友直 玉箸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