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自隶书的出现起,书法正式告别了古文字时代,开启了今文字的发展历程。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云:"吾谓书莫盛于汉,非独其气体之高,亦其变制最多,牢百代。杜度作草,蔡邕作飞白,刘德升作行书,皆汉人也。晚季变真楷,后世莫能外,盖体制至汉,变已极矣。"可谓识见卓远,一语中的。汉隶上通三代,同启草、行,萌衍楷式。

  • 标签: 汉隶 《广艺舟双楫》 人体 古文字 今文字 康有为
  • 简介:在学习书法中,有些人兢兢业业一辈子也一无所获,或徘徊于唐楷(并非说唐楷不好)之间,或寄居于某家某派,或跌入时风的漩涡之中……被人讥为"奴书"、拾人牙慧等。相反,有些人过于自负,没写几天字就想自立门户,走捷径,闭门造车,最终徒有空中楼阁。

  • 标签: 唐楷 自立门户 米芾 内保 杨维桢 杜甫诗
  • 简介:徐生翁先生自幼性喜书、画,兼涉金石,早年曾于颜字下过功夫,后结识越中收藏家、诗人周季贶,接触了大量的碑贴书画,遂潜心于此,其时正盛行'北碑'说,徐生翁先生从学颜中脱出,开始转学汉、魏碑版。青年时的徐生翁先生书法成就已斐然可观,后以'开元寺'题额名世,其书奇崛开

  • 标签: 徐生翁 师造化 北碑 季贶 书艺 结体
  • 简介:清代是碑学发展的兴盛时期,能在以二王为道统的书学之外另辟蹊径,形成与之颉颃的书学体系,除了独特的审美观念,也离不开特有的技法手段。书法的技法表现无外乎笔法、字法、章法。而其中"笔法"是核心,是书法艺术审美主张呈现的灵魂所在,也是碑学之所以能够独立于帖学之外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阐释碑学笔法在清代的形成以及在发展中的变化与走向。一、"碑学"的概念简述碑学有两个概念,一是,研究考订碑刻之源流、时代、体制、拓本以及文字内容的学科被称为碑学;二是,以北魏碑刻为宗法,与"帖学"对立而称的书学流派。

  • 标签: 碑学 笔法 法观念 还原 表象 书法艺术
  • 简介:"漆书"一词,渊源有自。《后汉书·杜林传》云:"林前于西州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常宝爱之,虽遭难困,握持不离身"、《晋书·束皙传》云:"塚中又得铜剑一枚,长二尺五寸,漆书皆科斗字"、元人吾丘衍之《三十五举》中亦有"上古无笔墨,以竹梃点漆,书竹简上,竹硬漆腻,画不能行,故头粗尾细,似其形耳"的记载。可见,原始意义上的"漆书",大抵指代一些以腻漆为墨,书

  • 标签: 原因取法 取法渊源 布衣金农
  • 简介: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书法艺术在中国大地上方兴未艾.蓬勃发展。随着浙江美院率先在全国培养了首批书法研究生.使书法从教育学科领域率先步入到学科研究、体系完善化工作中。其中在书法学科研究领域中.产生了许多积极有意义的思想及学术观点.推动传统书法艺术的现代发展进程。至如今,全国许多大学都开设了书法课程.书法也被有关权威机构认定为二级学科,目前全国有很多博士、硕士学位授点,许多专业书法研究院(所).以及艺术展览机制和拍卖画廊机构.依托构建了书法艺术的多元文化的立体化学术体系网络。

  • 标签: 书法艺术 学术问题 自相矛盾 民间 机构认定 八十年代
  • 简介:沈延毅先生书法卓有成就,然其生前并未留下系统的书学论著,学者们屡屡引以为憾。本文对沈先生论书语句进行了整理,成'沈延毅论书语录',并对其中部分语句进行了初步解析,从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先生师法之广博、学养之深厚,诚可谓吉光片羽,一字千金,读来令人赞叹不已。

  • 标签: 沈延毅 论书语录 师法
  • 简介:我国演剧史料中,真正具有专业特点,有创意性取向的舞美形象,大约始于20世纪30年代。此后,在演剧中舞美功能不断被发现和引深,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戏剧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 标签: 创作特点 融汇 精神 提取 专业特点 30年代
  • 简介:本文通过对当前艺术衍生品开发现状的分析,找到当前市场上大多数衍生产品形式单调,不成系统,无形中推高了研发成本和销售难度的问题,提出了从艺术作品上提取视觉符号作为作品与产品之间最佳连接点的观点,并对从艺术品中提取视觉符号的方法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力求以设计的去寻找艺术家及其作品上的商业卖点。最后,从应用原则与应用方式两个方面,并结合实例对艺术品视觉符号的开发应用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藉此为相关的设计研发工作提供一定的启发,为解决艺术衍生品创意不足,开发不够深入的问题探索途径。

  • 标签: 当代艺术 衍生 艺术衍生产品 视觉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