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访,是一个记者的基本功。作为一个电视记者,要想采到一条好新闻,组织一个好的热点话题,拍摄一个好专题,都与进行一次好的采访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好的采访对象在电视专题片中往往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 标签: 采访艺术 电视记者 采访对象 摄像机 采访主题 观众
  • 简介:安妮卡·李开始艺术创作时,已有30多岁,没有受过任何的正规训练。她的切入点也与众不同:一门自导的科研。她并不完全认同“艺术家”这个词,艺术世界也不是她的目的地,只是她一些想法的一个展示场所。她从烹饪、生物学和香料的实验里展现出她的思想。李出生于韩国,曾就读于纽约亨特学院,她在2008年创作了第一部作品《废纸篓》,被视为与艺术家乔希·克莱恩和设计师乔恩·山多斯齐名。

  • 标签: 艺术家 安妮 工作室 采访 2008年 艺术世界
  • 简介:北京国际音乐节自创办二十年来,艺术总监一职首度出现轮替。2018年,余隆从第二十一届音乐节起正式卸任,未来将以艺术委员会主席的身份继续为音乐节服务。新任的艺术总监为目前担任音乐节联合节目总监的邹爽。按照国际惯例,音乐节艺术总监一职将推行轮值制,每届任期四年,任期不得超过两届。二十年前的1998年,当余隆刚刚创办北京国际音乐节时,是一个只有三十四岁的年轻人;而现在,邹爽以同样的年龄接过了音乐节艺术总监一职。

  • 标签: 国际音乐节 艺术总监 “中国创造” “中国制造” 北京 采访
  • 简介:闪动的星辰,奇妙的体验,《魔毯·星空》环球之旅来到了中国来自澳大利亚的舞蹈家、音乐家走进剧场,邀请孩子们踩上魔毯,在舞动的光影中亲近自然,品味原始生活的美好。

  • 标签: 记者采访 星空 艺术家 澳大利亚 音乐家 近自然
  • 简介:采访说明:这里发表的,是我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对杨荫浏先生的采访记录。这份记录压在我的抽屉里已经三十多年了。今年正逢杨荫浏先生逝世30周年,又是音乐研究所成立的60周年,因此我将之公开发表,作为纪念杨先生和研究杨先生的一份资料。

  • 标签: 杨荫浏 采访录 20世纪70年代 采访记录 80年代 研究所
  • 简介:毛氏生于上海,香港成长。受着这两个揉合东西方文化的城市和家人热爱戏剧的熏陶,他自小便爱上各式各样的戏剧,在学校经常参加戏剧演出。其后远赴美国爱荷华大学修读戏剧艺术硕士课程及在纽约追随著名演技导师桑福德·迈斯纳学习,并且参与美国多个职业剧团及电影、电视演或导的工作。2001年起,毛俊辉出任香港话剧团团长兼艺术总监。2004年,在香港话剧团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首度合作中,毛俊辉执导了第一个合作项目《求证》。

  • 标签: 《求证》 话剧演出 导演 毛俊辉
  • 简介:PaulGladston(保罗·格拉德斯顿,以下简称保罗):让我们以你最近在北京展出的作品《阵风》开始今天的采访。引用一下你自己说过的关于这部作品的评论,

  • 标签: 采访 PAUL 保罗 作品
  • 简介:自2008年担任中央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以来,王晓琳一直积极推进学校的教学管理与专业建设,致力于形成一套符合艺术院校特色的管理体系。本期《美术研究》杂志专访院长助理、教务处处长王晓琳,请她谈一谈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建设与未来发展。

  • 标签: 中央美术学院 教育管理体系 艺术院校 教务处 教育规律 王晓
  • 简介:采访是新闻记者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采访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报道的成功与否。在实际工作中,记者怎样才能与被采访者心灵沟通呢?笔者认为记者与被采访者保持人格平等,是重要前提。

  • 标签: 新闻记者 新闻采访 新闻报道 人格平等 情感 语言
  • 简介:2015年是罗中立奖学金重启后的第10年,这10年中罗中立奖学金一直努力探索在学院教育系统与社会艺术系统对接时,学院教育的定位与特点,优势与边界。经过10年的发展,罗中立奖学金本着教育、鼓励、策动、示范的宗旨与目标,鼓励年轻艺术家尝试突破已有的艺术观念与媒介理解。希望罗中立奖学金进入反省、归纳、整理、考量实验结果的阶段后,成为实验室、操练场与新艺术的策源地。

  • 标签: 罗中立奖学金 学院艺术教育 艺术评选
  • 简介:采访者AkioObigane以下简称AO,比尔·维奥拉以下简称BV,KiraPerov以下简称KPAO:我感觉你能发现每一个地方独有的精神,尽管你身份在改变,但你没有迷失自我,而是与这些精神很好地相融合。BV:你的感觉很正确。本质上,Hatsu-Yume使用的技术受到实验性电影的影响——第一人称视角。几乎所有好莱坞的电影都以第三人称视角制作,这种文学形式

  • 标签: 维奥 采访者 影像艺术 摇镜头 先锋派艺术 抽象表现主义
  • 简介:采访者AkioObigane以下简称AO,比尔·维奥拉(BillViola)以下简称BV,基拉·派罗芙(KiraPerov)以下简称KP这个采访开始于他在日本的经历,并继续探讨他的艺术。他的妻子基拉·派罗芙(KiraPerov)也是他的创作搭档、工作室助理、编辑兼摄影师,首次参与了一半的采访。在1977年的澳大利亚邀请展后,派罗芙于1978年在纽约开始与之终生合作。那一年也标志着她摄影生涯的开始。1980

  • 标签: 维奥 派罗 采访者 子基 VIOLA 殉道者
  • 简介:“随时随地,上车倾偈(粤语:聊天)”,由一辆轿车从里到外被改装成的“超级采访车”出现在街头,作为“当班司机”的主持人同时担当起记者的角色,随机邀请市民上车,就最近的热点问题进行采访。而整个采访过程则通过安装在车内的三台高清摄像机记录下来,随后经过简单剪接,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这就是广东电视台乘2010年广州亚运开幕之际,推出的一档民生新闻栏目《超级采访车》(以下简称“采访车”)。

  • 标签: 采访过程 民生新闻 突围 高清摄像机 2010年 广东电视台
  • 简介:1997年大年初一。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我第一次真正去执行采访任务。成都市市长王荣轩率队看望春节坚守岗位的医务人员。儿童医院,我站在离王荣轩不到5米远的地方问成都电视台的金涛“老师,哪个是王荣轩市长!”当我得到答案时,我知道自己的脸一定很红。其时,我真的从未看到过王荣轩。

  • 标签: 成都市 四川 新闻采访 记者 采访对象
  • 简介:2010年1月12日,北京星光影视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瑞福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就中国北京星光电视节目制作基地(简称星光基地)发展与规划情况作了介绍。

  • 标签: 董事长 采访 央视 电视节目制作 中国北京 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