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9 个结果
  • 简介:《世纪》今年第2期《辜振甫与"汪辜会谈"》一文称,辜氏"外祖父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陈宝,姑父是清末大买办、大实业家盛宣怀",6月5日《文汇报》"新书摘"栏对此文作了摘要转载。此说与事实不符。陈宝是我的伯祖父,他有六男九女,没有一个与辜家通婚。他有妹陈芷芳(我的姑祖母)嫁台湾巨室林尔康,厦门鼓浪屿菽庄花园先前便是林家在甲午战后

  • 标签: 陈宝琛 盛宣怀 台湾出版 辜鸿铭 厦门鼓浪屿 汪辜会谈
  • 简介:萨琦、是明朝前中期的两位回回名宦,二人祖上都来自西域,后寓居福建,又有甥舅关系。但后来萨琦选择了“变俗”,引领福建萨氏弃回归汉,影响深远。则坚守信仰和民族属籍,做了不少宗教公益事情,并且在明英宗朝有过重要的政绩。本文对萨、史迹作比较系统的研究,并对相关问题,特别是元代回回诗人萨都剌的族籍问题作了一些延伸性的讨论。

  • 标签: 萨琦 赵荣 闽回 变俗 土木之变 东四清真寺
  • 简介:认识王是因为他的《地球的表情》,他镜头下那宁静纯洁的雪山、广袤丰美的草原、深邃凝重的高原、浩淼无际的大海以及绿意勃勃的湿地……那种“美”是单纯肃穆的,震撼心魄的。在王的影像帝国中,“美”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不管是大自然的秀丽风光之美还是人文的纯真之美,又或者是建筑的力量之美……在每一张片子中,观者都可以发现地球上某个角落的奇异风景以及带来的视觉冲击,更能通过图片视角感受到其中的诗性隐喻和富于哲理的韵味调调。

  • 标签: 地球 表情 视觉冲击 诗性隐喻 “美” 大自然
  • 简介:19世纪中叶,汉阳出了一个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就是1848年出任广东巡抚、1852年擢升两广总督的叶名.叶名在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7年)生于汉阳县(现武汉市蔡甸区).他的原籍是江苏省之南的溧水县,明朝末年他曾祖父叶迁芳从溧水迁到蔡甸定居,在汉口创办了后来闻名于全国的药店“叶开泰”.他的曾祖、祖父、父亲都学有根底,孰谙诗文,其祖父、父亲并有著述.在这种文化气息很浓的家庭熏陶下,加之

  • 标签: 叶名琛 家庭熏陶 明朝末年 19世纪中叶 文化气息 武汉市
  • 简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把对13关系寄托在“国联”①的“裁决”上。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和“国联”的绥靖政策,13本侵略者仅用4个月时间就占领了3倍于它本土的东北全境。围绕着如何统治拥有3000万人口的东三省问题,13本统治集团内部曾持二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是赤裸裸地径直要求把东北并人13本国土;第二种意见则是提议成立伪政权以遮人耳目,

  • 标签: 陈宝琛 伪满时期 溥仪 郑孝胥 中国 福建
  • 简介:元末朱元璋部红军中发生的邵叛乱事件(1362),历来为官私记载避忌。由常见《明太祖实录》和新近刊布俞本《纪事录》可证,邵在叛乱前长期为江南红军中地位仅次于朱元璋、远迈等其他将领的重要人物。用《至正金陵新志》对照《实录》、《纪事录》可证,红军渡江后两攻集庆失败、主将殒命是朱元璋与元朝降将合谋铲除上司的结果,而叛乱的邵等继承了原红军主将的残余势力,对朱元璋的地位构成了威胁。再对照《实录》纂修官刘辰《国初事迹》,可证是朱元璋在红军遭受重创之时,不惜后果谋划激发叛乱,销泯了来自内部的挑战。铲除红军上司、诛杀郭氏后人、诱发邵叛乱,可谓洪武时期朱元璋屠戮功臣、以效率换秩序'国策'的先声和渊源。

  • 标签: 国初事迹 郭子兴 行枢密院 郭天叙 残余势力 常遇春
  • 简介:万荣县历史悠久,遗存丰富,仅唐、宋、明以来的古塔就保存有七处。它们以美丽的造型、挺拔的姿态、峻峭的飞檐、精致的雕饰,巍然屹立在河东大地上,显示出极高的建筑美与艺术美。

  • 标签: 万荣 古塔 造型 雕饰
  • 简介:在武汉,说起胡宪这个名字,知道的人或许并不太多,然而说起“风筝大王”,却是闻名遐迩。走进“风筝大王”胡宪的家,你会立即感受到一种艺术的氛围。两居室的家里,几件简单的家具外,桌上摆的,地下放的,壁上挂的,悬空吊的,都是风筝。各式各样,斑斓夺目,栩栩如生,令人目不暇接,惊叹不已,透过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可以看到他那孜孜不倦地追求美的心灵,以及为此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他出生于风筝之乡被誉为“风筝大王”的胡宪,是

  • 标签: 王胡 两居室 令人 五彩斑斓 风筝协会 终生难忘
  • 简介:<正>三十年代前后,学术界同人谈起做学问如何勤奋,都曾交口称赞“郑龙虎”。这郑是郑振铎,这万里。后来,每当有人谈起万里先生,著名词学家唐圭璋教授都深情地说:“万里才思敏捷,若有人问及某题,他连那本书、第几页、第几行都说得很准确。我着手编撰《全宋词》,就是依他的《校辑宋金元人词》为基础。……”原来,与唐是南京东南大学国文系的同学,朝夕相处,切磋学业,感情甚诚笃。1925年,王国维应邀去北京清华国学研究院任教,身边缺一理想助手。经人推荐,王发现万里这位小同乡(王、都是浙江海宁人),年龄不大,见地不凡。遂与校方交涉,破例让提前结业。于是万里去北京做了王国维的助教。古人说得

  • 标签: 校辑 名词学 王国维 清华国学研究院 小同乡 宋金元
  • 简介:“大巧若拙用大刀,大新若旧国术高。伏如猛虎进如猱,十步以内敌休逃。”这首何香凝的《大刀赞》至今还流传在喜峰口地区,形容的便是登禹所带的二十九军大刀队。与登禹大刀队同样为人熟知的,还有登禹路。在北京西城区中北部,登禹路上从来不乏行色匆匆的行人。这里或阳光静好,或现世安稳。可是,很少有人在意,这条路与一位三十九岁的将领发生了怎样的关联。而对一位年届古稀、快人快语的老人来说,这是她心中最大的伤痛,也是她心中最大的骄傲。

  • 标签: 父亲 北京西城区 何香凝
  • 简介:研究明代中叶蒙汉关系史,必然涉及到'叛人'全。全世代为晋人,居地不详,因不满明朝官府的腐败统治,秘密组织白莲教,进行反抗斗争。事被泄露后,为避官府缉拿,率众出塞,来到蒙古人民居住的古丰州板升(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之地,归附蒙古土默特部落首领俺答汗。从此,全以板升为基地,教习俺答骑兵,掏城攻堡,并为其向导,频仍深入京畿腹地,野蛮地杀掠中原人民。同时,他

  • 标签:
  • 简介:铁山先生是清代光绪以后,随着崇尚“碑学”的潮流而崛起的颇享盛名的书法家之一。

  • 标签: 书法家 崇尚
  • 简介: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离休老干部祁明同志因病不幸于2017年1月24日19时18分在西宁逝世,享年91岁。祁明同志是青海大通县人,生于1926年,1949年9月参加工作,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标签: 生平简介 同志 民族宗教事务 1949年 中国共产党 1951年
  • 简介:明代福建籍的重要人物,人们原先比较熟悉的是明末的郑成功、施琅、黄道周、洪承畴、李贽等,对明初的杨似乎了解不多。笔者更是如此,直到2010年随省炎黄采风团去了一趟建瓯,才发现这位先贤很值得认识。那几天,一提起杨,当地很多人都"略知一二",且充满敬意,称之为"太师"。这不仅因为他是著名的"万木林"创建者杨达卿的嫡孙,对保护万木林做过一些

  • 标签: 明成祖 政治远见 万木林 蒙古部落 建瓯 明代
  • 简介:1937年"七七"事变后,高棠带领北平学生移动剧团的陈荒煤、张楠、张瑞芳等,到山东、河南宣传抗日。后来,张瑞芳去了重庆,剧团大部分人员到了延安。高棠在延安马列主义学院学习时,曾经演过一个叫

  • 标签: 开荒 重庆 马列主义 周恩来 延安文艺座谈会 育才学校
  • 简介:1700年,俄国与瑞典之间长达21年的“北方战争”爆发。在1709年6月的波尔塔瓦战役中,有2500名瑞典官兵被俘。其中普通士兵或被迫服各种劳役,或被押往彼得堡充作苦力,参加俄国建设新都的劳动,而军官则被流放西伯利亚。在这些被流放西伯利亚的瑞典军官中,重骑兵旗手约翰·克里斯托夫·施尼茨克尔于1713年进俄军服役,并受命护送出使伏尔加河流域土尔扈特汗国的清朝图理使团,身后留下有关护送图理使团的札记,详细记载了使团在土尔扈特汗国的活动。本文拟勾稽中外载记,对俄国与瑞典之间长达21年的“北方战争”、约翰·克里斯托夫·施尼茨克尔及其有关出使伏尔加河流域土尔扈特汗国的清朝图理使团的札记做了全面考察和探讨。

  • 标签: 施尼茨克尔 图理琛使团 土尔扈特汗国 中俄关系
  • 简介:中美两国联合公报在上海发表后,引起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响,它彻底打破、粉碎了美帝国主义妄图独霸世界,长期孤立封锁我国的卑鄙企图。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消息刚一公布,受震动最大的是日本国政府成员,他们深怕被抛弃,嗟悔不及。

  • 标签: 田中角荣 中国人民 尼克松 周恩来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 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