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8年广西高校研究生“唤醒思考,传承创新”语言文学学术论坛征文活动,已经落下帷幕。经过专家、教授严肃认真的评审,获奖项目也已揭晓。收入这本《语言文学新论》的30多篇文章,虽然只是参加征文活动的部分作品,不免有遗珠之憾,但它涵盖了语言文学的各门学科,内容丰富多彩,文风清新可喜,不乏新颖独到的见解,总的来说具有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特点,基本上达到了举办这次活动的目的要求。我在阅读这些青年同学的论文后,忽然想起孔子说过的话:“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 标签: 语言文学 征文活动 学术论坛 获奖项目 青年人
  • 简介:1977、1978年,停滞十年之久的高考与研究生考试相继恢复。近日,《传记文学》组织专题开展纪念活动。因我是在恢复研究生考试的当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唐弢先生、王士菁先生门下的,是那段历史的亲历者,我的一位学生向我约稿,于情于理,不容推辞。我便在以前的回忆文字《浮生回想录》的基础上删改整理成这篇,应其

  • 标签: 农家子弟文学系 文学系研究生 求学生涯
  • 简介:全国中级导游员《汉语言文学知识》统考试题。其题型和分值与大纲要求完全一致:单选(4选1)44题(每题1分)、多选(5选2、3或4)20题(每题1分)、填空20题(每题1分),论述2题(每题8分)。

  • 标签: 文学知识 汉语言 导游员 试题分析 中级 考试题
  • 简介:中国早期史书形成的道德评判传统在《国语》及《左传》中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其中《国语》表现得更加直接而且模式性更强,但却流于道德说教;《左传》不仅将道德置于全书意义表达的核心位置,而且将道德评判以多种叙事方式融入全书之中,获得了更加顺畅的阅读效果。早期史书中道德评判的形成不仅从属于时代背景,更有来自史官群体内部重新获取权力的深层意图。

  • 标签: 早期史书 道德评判 《国语》 《左传》
  • 简介:语文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教好语文更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因此,老师的教学语言与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首先是语言艺术的教学。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如何运用语言技巧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呢?

  • 标签: 语言艺术 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 课堂教学 教师语言 导语设计
  • 简介:<正>《国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以国别形式编撰的主要记述君臣语言的史书。古今人对这部书的看法纷繁歧出。至今尚有许多同志认为它只是一种史料汇编。对这种意见本人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国语》是在编者特定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指导下精心编撰成的有其较为

  • 标签: 国语 史书 政治思想 先秦时期 史事 白寿彝
  • 简介:回族文学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不仅仅是在作家和作品数量的增加上,更表现在文学与文化结构的扩展和增添。回族作家和学者不但促进了中国文学文体的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引进了人类另一重要的文明成果——阿拉伯和伊斯兰文化及文学,从而对中国文学起到了有力的丰富、补充和拓展作用。回族作家的创作实践表明,他们始终将民族与国家、民族性与人类性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无疑是一个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 标签: 回族文学 中国文学 丰富 拓展
  • 简介:文学不但反映现实生活,而且也反映人的心灵和梦幻。从文学本文中往往能得到最直接、最深刻、最丰富的关于人的知识。因此,我选择从中国文学本文来讨论中国女性,并展望女性研究的前景。女性这个符号在中国文化中,也像在其他文化中一样,有着极其复杂的内涵,并且一向由男性定名、规范和解释。

  • 标签: 当代文学 女性意识 传统文学 女主人公 女作家 “女性文学”
  • 简介:口头交流是民间文学的存在形式。历代都有一些文人并不以为口头文学为“文学”,致力于将当时的民间口头文学书写为书面文学。至今,仍有许多民间文学工作者在从事这一转化的工作。在过去,广大民众不识字,不能运用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思想感情,他们从事的文学活动只能停留在口头语言的层面,民间文学只能在口头创作、口头交流。书面语言普及以后,民间口头文学能否持续下去呢?民间文学的口头语言范式有什么特点呢?谈论民间文学的范式,应该在口头语言的层面上进行。这也对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标签: 民间文学 口头语言 民间口头文学 口头交流 文学工作者 书面文学
  • 简介:有关《国语》一书编纂诸问题,由于其成书古老而甚难考索。本文指出《国语》透过历史上的善恶成败事迹,向执政者进谏,使之从中得到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修身治国。而这一编纂目的是借该书所采用的劝谏性的四段式,和具有预言性的三段式结构达成。这种首尾呼应的篇章结构,有效地服务于该书鉴察往事,警戒将来的编纂目的。另外,该书所记史实多有出入,亦可证明其并非以实录历史为目的;而善恶兼记的特点则可证"明德"说的不足。此外,《晋语》中有连续三篇所载内容相似,但是三篇字数的多寡,内容的繁简,以及篇章的结构等都很不相同,通过比较分析,不难发现三篇的内容显然存在着由简到繁的衍变过程。本文认为《国语》的写作是作者在明确的编纂目的指导之下,将各国语书资料选择、充实、润色,虽未尽统一,却具有清晰的内在系统性。

  • 标签: 《国语》 编纂目的 成篇过程
  • 简介:<正>在历来的史注中,《史记》三家注,《汉书》颜注,《三国志》裴注是其杰出的代表,受到历代学者的推崇。郑众《国语章句》,贾逵《国语解诂》,杨终《春秋外传改定章句》,高诱《战国策注》,延笃《史记音义》,应劭《汉书集解音义》,服虔《汉书音训》及韦昭《国语解》等,也都是汉魏时期的著名史注。可惜的是,只有《国语韦注》保存得较为完整,其他各家史注或佚或残。本文试就《国语韦注》的特点和价值,略加探讨,请读者指正。

  • 标签: 国语 史注 汉魏时期 左传 韦昭 汉书
  • 简介:中国文字的构成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扩大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际功用的文化工具,对人类文明起很大的作用。

  • 标签: 中国文字
  • 简介:丁卯五月,吴文治先生过寒斋,以所撰《中国文学大事年表》一巨帙见示,属为之序。余读而善之,因援笔题其端曰:昔桓君山言太史公三代世表旁行斜上,并效周谱。虽今表有旁行而无斜上,已失基旧,而来历固班班可考。其为体也,钩玄提要,以简驭繁,犬牙可接,雁行有序,故自马、班以降,后有作者每则效焉。功用既宏,科条益密。逮及清

  • 标签: 中国文学 大事年表 年表序
  • 简介:中国现代文学馆座落在北京朝阳区文学馆路45号,于2000年5月23日开馆。新馆馆舍设计单位是中国建筑设计院建筑标准研究所。建筑设计风格是“中而新”,其中屋顶设计既有明显的民族风格建筑符号,又有创新。新馆一期工程中有A、B两座建筑群体和一座大花园。馆名匾额有四个:江泽民主席、巴金先生、冰心先生、叶圣陶先生各题写一幅,刻在主体建筑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墙上。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馆 建筑设计 建筑风格 机构设置 藏品
  • 简介:国语政策一直强调国家干预,面对强势语言英语和英美文化的冲击,法国采取了各种措施来维护法语的纯洁性。法语被视作是法兰西民族身份认同的强标记,语言是其民族文化的本质。法国语政策是对自身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本文对法国语政策进行了一个历时分析,概述了从高卢罗马时期至法国大革命前后几个重要时段的语言政策,力图呈现政策在内容及变化中的连贯、稳定,以突出语言政策所代表和体现的民族性。

  • 标签: 法国语言政策 法语 民族性
  • 简介:抗战胜利后初期,国民党内主政的政学系,为维护国民党的执政地位,主张以和平方式处理国共关系,策划和参与了国共重庆谈判、停战谈判达成协议、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等重大事件,使全国范围的国共军事冲突暂时得以平息。这顺应了战后国内人心望治、反对内战、和平建国的历史趋势。但政学系最终屈服于国民党内顽固派的压力,从以和平方式处理国共关系的立场全面后退。随后,内战全面爆发。

  • 标签: 抗日战争后初期 国民党 政学系 国共关系 和平方式
  • 简介:通过考察,本文认为《国语》中存有部分方言词。联系上古方言词的一些材料我们梳理出了40余个《国语》方言词,并在对它们所在国别和方言区对应关系调查的基础上对《国语》作者、《国语》方言词的历时层次以及战国中前期稚言和方言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推断和解释。

  • 标签: 《国语》 方言词 国别 雅言
  • 简介: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外国语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历史悠久学校1941年成立于延安,隶属于党中央领导,受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归外交部领导,1980年后直属国家教育部领导。历经几个历史发展时期,迁徙分合、春华秋实,成了当今外语教育的排头兵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 标签: 北京外国语大学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211工程” 国家教育部 中央领导 中外文化交流
  • 简介:<正>我多年以来就逐渐形成了一个想法,我也曾在很多地方说过:文化交流是促进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条件之一。这里面当然包括文学方面的交流。对中外文学交流史的研究,我们过去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总觉得其中似有偏颇之处。说清楚一点就是,研究外国文学中国文学影响者多,而研究中国文学对外国文学影响者少。这就是我所说的偏颇之处。这样一个偏颇,看似微末,影响实大。它至少会对外国文人和中国文人,甚至中外的老百姓,提供不真实的信息。外国人由此会产生自高自大的想法,而中国人则会由此产生某些自卑的心理。这些都是不应该的,不利的,都不是实事求是的。

  • 标签: 中国古典文学 中国文学 外国文学影响 文化交流 外国文人 中国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