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俄罗斯特别忌讳"13"这个数字,认为它是凶险和死亡的象征。相反,认为"7"意味着幸福和成功。俄罗斯人不喜欢黑猫,认为它不会带来好运气。俄罗斯人认为镜子是神圣的物品,打碎镜子意味着灾祸。但

  • 标签: 俄罗斯随俗
  • 简介:俄罗斯人有机会全面了解中国文化,始自"尼布楚条约"签定后不久。清雍正五年(1727年),随着两国经贸联系的加强,彼得大帝曾派4名僧侣前来中国学习汉语。清政府专门设立俄罗斯馆予以接纳,拉开了两国文化联系的序幕。19世纪初,有一位东正教的领班比丘林(僧名雅金夫)曾在中国一住就是13年,对中国文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翻译了《三字经》、编撰了《中国志》、撰写了《汉语语法》,因而被世界公认为首屈一指的汉学家。他奠定了俄罗斯

  • 标签: 中国形象 形象沙皇 沙皇俄罗斯
  • 简介:俄罗斯的女孩子们很厉害。首先是那两条健壮而细匀的长腿,寒风刺骨的冬季也只穿一双长筒袜。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沿途车站,她们穿着短袖衫走下火车兜风;男孩子们更厉害,有的光着脊背在站台的雪堆旁抽烟。从海参崴到伯力到莫斯科到圣彼得堡,我见过无数的俄罗斯少男少女,他们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健康。一个个精神饱满,走路飞快,绝无病态倦容。

  • 标签: 俄罗斯 青少年 生活方式 自由精神
  • 简介:史学上有句常说的话: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意思是说,所有历史都是站在当代视角并为当代需要而书写的历史.斯大林已进入历史半个多世纪,可以说成了真正的历史人物,为什么俄罗斯当今又出现了"斯大林热"?根据上面这个道理,当代俄罗斯发生"斯大林热",自然"热"在俄罗斯的当代问题上.所以,解读近年俄罗斯"斯大林热"的含义,无疑应从俄罗斯当代最热点的问题,即俄罗斯人最关心的、心灵创痛的问题着眼.只有把握住了这个最最热点的问题,才能把"斯大林热"的所在,把这个"热"的本质揭示出来.

  • 标签: 俄罗斯斯大林热
  • 简介:1903年2月至10月,梁启超应美洲保皇会之邀,逛了一趟美国。这一逛不打紧,梁启超的思想发生了大变化。戊戌维新之前,梁启超就暗中向往共和;维新运动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海外,向往共和之情更常常溢于言表。但是,他一到美国这个他不久前歌颂过的“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却大大失望了。在美国,梁启超见到了城市的壮丽,工农业的繁盛,见到了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出现的“怪物”

  • 标签: 梁启超 俄罗斯 共和政体 美国 戊戌维新 维新运动
  • 简介:龙斯特这个名字在俄国和世界音乐史上如此显耀,以至人们说,在俄语中他的名字完全可以作为'爵士'一词的同义词。但并非所有人都知道,他指挥了68年的乐队是在上海一举成名的,他也因此成为老一辈俄罗斯'上海人'的代表。

  • 标签: 俄罗斯人 上海人 罗兹 爵士乐队 舞厅 日本人
  • 简介:1926年春,蒋介石与当时的国民党左派领袖汪精卫及苏联军事顾问团团长季山嘉等的矛盾急剧尖锐化。在上海的国民党右派邹鲁和在广州的王柏龄、伍朝枢、欧阳格等,为拆散广州国民政府的内部团结,制造谣言,谎称汪精卫与苏联顾问合谋,将绑架蒋介石,送往海参崴,同时假传命令,诱使中山舰自广州开往黄埔。

  • 标签: 蒋介石 中山舰事件 苏联顾问 汪精卫 国民党左派 布勃诺夫
  • 简介: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教授捷尔基茨基·康斯坦丁(汉名郭杰)亲身进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前身为KGB)档案室阅读蒋经国档案原件,首次完整重现蒋经国在苏联求学、婚姻、就业的历史,填补了一段历史空白.“蒋经国档案”是在1996年解密的.

  • 标签: 蒋经国 解密档案 俄罗斯 蒋介石 自白书 苏联
  • 简介:奉献于读者面前的下列9个文件是新近从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中发现的.它们是此前还不为专家所知的新史料,为1994年莫斯科出版的一书所未收.

  • 标签: 俄罗斯新发现 党文件 共建党
  • 简介:本文运用大量的一手文献首次探讨美国反联邦派的联邦思想。旨在说明:在美国立国时期被称为'反联邦派'的政治派别,其思想不仅不是'反联邦'的,反而具有真正的联邦思想。在他们的联邦思想框架中,尤其强调维护诸州的权利和地位,但又不将其绝对化。这样,美国的诸州,有'国'之名,却无'国'之实,真正的国家仍然是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这种联邦思想不断地体现出来,起着该起的作用,维系着美国联邦和诸州的关系,引导美国的发展。

  • 标签: 联邦派 共和政府 联邦共和国 政治派别 《权利法案》 联邦党人文集
  • 简介:俄罗斯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国家。当前,俄罗斯有l900个国家和地方博物馆(其中包括联邦直属博物馆58个),藏品达5000万件。其中32个博物馆属于俄罗斯联邦各民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82000多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联邦级(全俄级)文物保护单位达25000个,被列为俄罗斯各民族的重点保护文物单位达100多个,这其中有部分文物单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标签: 俄罗斯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 立法保障 文化领域 文物保护
  • 简介:受到1991年苏联解体的影响,俄罗斯联邦的蒙古学研究,成绩不如前苏联,但成果还是不少。从1992年-1997年俄罗斯蒙古学的研究成果(包括发表、出版的论著)看,可以发现俄罗斯蒙古学家加强了共时性和历时性方面的研究。大量的工作用在查找原始文献上,对语言史的研究占了相当的比重,而且出现了一种新的研究态势,即将蒙古语族语言和东亚、东南亚的一些语言放在一起对比研究。最早开始这项研究的是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В.М.宋采夫(В.М.Солнцев)。他通过对蒙古语族语言的研究,指出蒙古语和东南亚的一些语言存在着类型和语言外壳上的共融性,这种共融性就说明这些语言之间存在

  • 标签: 研究现状 卡尔梅克语 俄罗斯科学院 蒙古语言 蒙古语词 布里亚特语
  • 简介: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俄罗斯所副教授张广翔同志曾于1996年8月~1997年8月赴莫斯科大学历史系进修。期间他围绕俄国史学界对十月革命的研究现状及前景,请教了俄罗斯科学院俄国史所史学副博士、俄国革命史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十月革命史国际委员会总秘书布尔达科夫·弗拉基米尔·普罗霍罗维奇。苏联解体后,俄史学界对十月革命的研究更为活跃,各种观点和主张纷纷亮相。从总的趋势看,俄史学界马克思主义史学明显受到非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挑战,否定十月革命的趋势加强,布尔达科夫的观点就很有代表性。他曾坦言他不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力主运用新方法重新研究十月革命史。透过他的新观点可以窥视俄史学界有关十月革命的研究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学术界的研究信息

  • 标签: 十月革命 马克思主义史学 历史编纂学 研究与展望 俄罗斯科学院 史学界
  • 简介:外蒙古的归属俄罗斯运动与第二代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日]森川哲雄一、前言1755年(乾隆二十年),清朝征服了准噶尔汗国,其余波波及周边地区,引起了多种问题。例如围绕准噶尔出现的“逃亡者”问题而引起的清朝与俄国的对立便是其中之一。更为严重的事态产生于外蒙...

  • 标签: 哲布尊丹巴 外蒙古 蒙古人 俄国 元老院 逃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