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300 个结果
  • 简介:党内民主,是全体党员关于党内民主及其现象的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也是由此而产生的关于政治情感和民主心理的民主思想体系。党内民主是党内民主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党内民主制度化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党内民主,对于推进党内民主的深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党员 党内民主 民主意识
  • 简介:《人民日报》2012年7月18日刊登张洋的文章说,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对公共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相对于这种要求而言,目前我国公民的公共精神依旧较弱。不少人认为,政治是国家的事,老百姓参不参与没有多大关系,最终对公共事务熟视无睹。这是公民公共精神缺失的最直接、最普遍的表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公民对公共精神滥用或者错用。由于社会上商业化浪潮的

  • 标签: 公共精神 精神缺失 张洋 政治生活 精神需要 网络谣言
  • 简介: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提出这个问题,在中共历次党代会的政治报告中是第一次。然而三年时间过去了,公民意识教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整体上仍然处于不作为状态。相反,伤害公民教育的事件时有发生。

  • 标签: 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教育 官员 政治报告 党代会 不作为
  • 简介:道德教育始终是中国儿童启蒙教育的重心。回顾近百年教育史,中国教育告别传统的“三百千”教育,建立起近代教育的课程体系,学童道德教育实现了从“修身”向“公民”教育的飞跃。“公民”教育以塑造现代人格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准则,影响至今。探讨这个历程,可为今天的公民社会和现代国家建设提供宝贵镜鉴。

  • 标签: 公民教育 民国 道德教育 现代人格 启蒙教育 中国儿童
  • 简介:我认为公民教育不仅是个理念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在这方面,雅典的城邦制度堪称模范。当时社会上出现两极分化,有创意的政治家梭伦开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在此基础上,经过克里斯梯尼和伯里克里的努力,花了一百多年的时间,雅典建立了以直接民主为特色的政治体制,从而进入了公民社会。因为理性有趋向真理的本能,所以公民社会相信公民的理性。

  • 标签: 公民教育 教育需要 实践 政治体制改革 公民社会 城邦制度
  • 简介: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德建设的好坏,体现着一个国家民众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亡盛衰。龙岩市历来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及市民思想道德教育。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陆续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五讲四美三热爱”、“以德育人、依法治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五大创建”及“市民十个一”、“迎接新世纪,告别不文明行为”等活动,

  • 标签: 道德教育 公民素质 公民道德建设 精神状态 思想文化 价值观念
  • 简介:<正>目前的通史教材和政治思想史专著一般都认为,新三民主义的基本性质是旧民主主义的,主要理由是,新三民主义没有由无产阶级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同志却不是这样看待的。他们早就认为新三民主义的基本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的。本文根据他们的观点,试述新三民主义与新民主主义在基本性质上的关系,并由此再作些申论。

  • 标签: 中国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联合政府 新三民主义 毛泽东 民主共和国
  • 简介:四川省什邡市民主镇人民政府继1982年编修了《民主乡志》后,又于新世纪初出版了30万字的续志。最近,承什邡市志办李兴富主任赐寄,精研细读了一遍,感觉到这是一部反映人民当家作主的上乘志书。

  • 标签: 《什邡民主乡志》 地方志 体例结构 文献资料
  • 简介:本文是对查尔斯·蒂利民主民主化研究的解读。第一部分总结了蒂利对民主化进程的解释框架和独特观点。第二部分讨论了他的研究策略,主要包括:对民主概念进行历史化的处理,在抗争政治的背景下描述民主化的轨迹,引入机制和进程的分析来连接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分析。第三部分简要对比了蒂利和巴林顿.摩尔对民主的研究,认为蒂利抱持了一种超然的学术立场,在解释民主化进程时,他更看重社会结构的限定作用而非行动者的能动性。第四部分则讨论了蒂利在民主研究学术史上的地位,指出其研究具有一种跨学科的视野。

  • 标签: 蒂利 论民主 民主化进程 政府能力 学术立场 民主化过程
  • 简介:今年我已经吃96岁的饭了,精力体力大不如前,很少伏案握笔。前不久,李凌同志将他的书稿《“民主堡垒”群星陨落记》给我,并嘱写序言。我之所以应命,是由于这本大著中有我熟悉的人,主要描述了当代许多著名学者、大师的悲惨命运,所关注的问题恰恰是我晚年不断呼唤的“何时宪政大开张”。可以说,这本书是当代中国历史变局的一个例证。

  • 标签: 民主 序言 著名学者 悲惨命运 中国历史 当代
  • 简介:法国是现代公民教育的发源地。启蒙思想家提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教育理论,试图探求培养新型的公民来改造社会。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和人们文化理念的差异,导致对公民教育的方式乃至公民教育观念本身的认识,都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具体表现为知识传授和道德教化这两种教育内涵的对立。

  • 标签: 公民教育 教育思想 启蒙运动 法国 社会发展 启蒙思想家
  • 简介:1959年3月,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在帝国主义和外国反动势力的支持下,不顾西藏人民的意愿,背叛祖国.破坏统一,公然撕毁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于3月20日凌晨,指挥西藏地方武装和叛乱分子向驻拉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央驻拉萨的机关发动了全面进攻。我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西藏部队奉命平息叛乱。在西藏爱国上层和广大僧俗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迅速而彻底地平息了拉萨市区的叛乱。

  • 标签: 叛乱 中国人民解放军 西藏 和平解放 发动 僧俗
  • 简介:陶行知的名气,逾出了他的专业圈。提起陶行知,连教育界以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有名的教育家,因为他选了一条非常崎岖的路,披荆斩棘,踽踽独行。因此,在同时代知识分子中,陶行知"另类"的标记很明显。自然,他的人生价值也恰恰在于此。他为此奋斗,为此赴死。

  • 标签: 陶行知 民主教育 国民党 新华日报 中国民主同盟 政治协商会议
  • 简介:关于中国民主共和的研究,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对于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如李鸿章、张之洞、张謇等对中国民主共和的贡献,都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关于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对中国民主共和贡献的研究则少人涉猎。

  • 标签: 中国近代史 民主共和 中华民国 李鸿章 张之洞
  • 简介:近年来,中国思想界异常活跃,不仅通常被认定为“右翼”的学者一如既往地倡导自由主义,执政党内也出现了回归“新民主主义”的声音,民间的温和“左翼”学者则提出“宪政社会主义”概念。不论这些学说是“对”还是“错”、对中国未来发展“有利”还是“有害”,它们都有存在的权利和表达的自由。然而,良性的社会变革是需要一定的政治共识作为基础的。即便在观念高度多元化的自由社会,依然存在超越左、右分野而为绝大多数人认同的基本共识,如共和、民主、法治、分权、平等以及对基本人权的尊重。

  • 标签: 宪政民主 基本共识 自由主义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政治共识
  • 简介:所谓民主混合制,就是在民主制基础上混合其他政体要素的政体,这里的民主制不是代议制,而是古典意义上的民主,它是由人民掌握并行使主权的政体,是一种纯粹政体,在主权的派生权力上,则可以采用混合政体.因此,我们可以将卢梭的政治权力分解为"主权"与"治权",主权包括国家的最高所有权与最高治理权,卢梭认为它集中体现为立法权力,"治权"则主要是行政权力,不包括立法权力.不少学者认为卢梭是混合政体的反对者,实际上,卢梭只是在主权层次上反对混合政体,而在治权层次上则欣赏混合政体,"因为强力的极限与软弱的极限同样地都出现在单一的政府之下,反之,混合的形式则产生适中的力量."

  • 标签: 卢梭 民主混合制思想 主权政体 治权政体 民主制 共和制
  • 简介:从个人维度来探讨托马斯·杰斐逊对革命的共和事业的奉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杰斐逊的个人独立与美国独立的宣布和维护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了一起。这位《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与其他签字人一道,不惜舍身拼命以摈弃对乔治三世的效忠,把自己当作造反派和叛徒,同时又把其个人的身份融进他所协助构想出来的“人民”身份之中。揭示杰斐逊革命生涯的个人维度,对于我们理解杰斐逊对自主而能表达同意的个人权利的崇奉,他的自我塑造和他形成中的自治的民主政体的概念,都具有核心意义。

  • 标签: 托马斯·杰斐逊 贵族制 民主 每代人的主权 《独立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