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古埃及历史上第一次重大危机出现在古王国崩溃之后。主要由于中央政权的崩溃导致大饥馑的发生。地方统治者尝试使用发明新的人工灌溉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古代埃及国家的形成与人工灌溉工程的发明之间并不存在任何联系,并不符合“治水专制主义”学说。

  • 标签: 古代埃及国家 离心化危机 管理
  • 简介:本文在中部六省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基础上,结合50个村529份问卷调查数据,从聚居形态、聚居空间、聚居功能、聚居主体以及聚居设施等方面对中部地区农村聚居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结论显示:中部地区农村聚居密度不均,规模各异,形态多样,总体分布较散;住宅占地面积较大,一户多宅现象明显,农户集中居住意愿强;生产生活形态多样化趋势开始出现,“劳务输出+传统农业”型村庄依然占主体;农户兼业行为增加,幸福感增强,但新型社会问题显现;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公共服务有待完善。针对其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四种适宜的农村聚居调控模式,即转型升级模式、整治更新模式、保护控制模式、迁并转移模式,并深入比较分析了各类型模式的调控主体、调控对象、调控机制、调控路径差异,认为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农村,应选择适宜的农村聚居调控模式,因地制宜,分类实施。

  • 标签: 中部地区 农村聚居 调控模式
  • 简介:石少华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摄影家,与沙飞、郑景康、吴印咸并称为红色摄影史上的四大摄影家。2013年,石少华之子石志民将一批珍贵的石少华原版摄影作品捐赠国家博物馆。这批照片大部分拍摄于抗日战争时期,许多作品流传甚广,堪称经典。石少华拍摄的地道战、地雷战、雁翎队等典型题材作品,既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又不乏细腻的表现力。由于抓拍内容和画面美感的完美结合,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他的镜头也对准挣扎在苦难生活和炮火前线的最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表现最平凡的人物和生活点滴,透露出其浓厚的人文关怀。石少华在其从事摄影工作的一生中,还重视摄影人才培养和摄影理论研究。他是我国摄影理论研究的先行者之一。

  • 标签: 石少华 摄影 抗日战争
  • 简介:1872年3月1日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NationalPark)诞生,1978年它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黄石公园坐落在美国西部落基山的熔岩高原上,大部分位于美国怀俄明州境内,海拔2134~2438米,最高处海拔达3462米,面积8956平方公里.

  • 标签: 国家公园 黄石公园 世界自然遗产 地热 色彩 美国
  • 简介:国族构建并不是十分抽象的东西,人的个性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历史并非完全受无情的结构所主宰,其中有偶然性因素的作用。研究表明,在美国国家构建过程中,杰斐逊的种族主义扰乱了他的治国之术,导致他危害国家的利益和他本人在西部建立一个自耕农自由帝国的梦想,而这一切为的是要摧毁一个独立的黑人共和国,以平息他的种族主义怒火。杰斐逊采取的经济禁运以及在外交上拒绝承认海地,所展现的不仅是对那个年幼共和国的刻意蹂躏,而且也是此后一直困扰海地的深重依附的开端。杰斐逊时期美国国家构建和国族构建的历史事实,让我们铭记,同我们原先关于国家形成的成功者假定相反,一个国家国族的“建构”难免需要别的国族和社会的“解构”。

  • 标签: 托马斯·杰斐逊 国族构建 路易斯安那购买 拿破仑 种族主义 圣多明各
  • 简介:1920-1934年的“国家重建时期”,为了维持农村地区的社会秩序,在应对多起反政府的叛乱中赢得农民的支持,以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墨西哥政府推行了一定程度的土地改革。但是,受领导人的国家发展理念以及农村地区复杂的社会阶级关系和农民的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随着国家政权的逐渐巩固,土地改革的步伐在“索诺拉王朝”后期逐渐减缓,总体效果并不明显。直到1934—1940年卡德纳斯政府期间,才通过较彻底的土地改革,使墨西哥的土地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 标签: 墨西哥革命 土地改革 大庄园 村社
  • 简介:台北藏清代《新疆地舆总图》的图像虽然已在网上披露,但是除馆藏单位简单著录外,还没有专题研究。本文通过研究图像、注记及相关文献发现,该图大概绘制于光绪年间,图幅内容表现的极有可能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的新疆状况,是研究乾隆中期新疆状况的可靠图像史料,具有较高史料价值,并且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新疆全图》具有同源性。

  • 标签: 清代 新疆 古地图
  • 简介:南投县深处台湾内陆之中,地形绝大部分都是丘陵与山地。相传17世纪郑成功的部将林圯,已经率众前往竹山开垦,但是大规模的开发要到19世纪末。台湾现藏的清代南投地图,总数有11幅之多,不过尚无台湾建省当下所绘。北京国家图书馆典藏的《台湾图》,根据作者的考证应该是在1884年至1886年绘制而成。此时的台湾正准备重启"开山抚番"政策,而以往学术界受限于史料因素,对于当时南投地区的历史发展并不清楚。这张《台湾图》的研究正好可以补足这段空白。

  • 标签: 清末 台湾省 南投 开山抚番
  • 简介:15世纪至17世纪初在以明朝居于支配中心的东亚世界里,琉球王国自始至终以睦邻友好甚至是谦卑的姿态、小心谨慎地与明朝、朝鲜、日本这几个近邻国家保持着政治经济往来,不断扩大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一方面,积极加入明朝为中心的册封朝贡体系,寻求政治庇护和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与日本、朝鲜和平相处,互通商贸,获取最大利益。处予以明朝为中心的朝贡体系中,琉球的国家利益始终与宗主国明朝的国家兴衰相连。在明末国家势力衰退之时,日本萨摩藩岛津氏于1609年入侵琉球,体现出其试图构建东亚日本式“华夷秩序”的野心。

  • 标签: 明朝 朝鲜 琉球 日本 朝贡体系
  • 简介:唐永徽二年(651年),阿拉伯王朝遣使来华,阿拉伯穆斯林为传承文化讲授阿拉伯语,开中国阿拉伯语教育先河。唐天宝十载(751年),杜环旅居西亚北非12年,成为中国古代首位游历阿拉伯国家之人,由此揭开阿拉伯国家汉语教育的历史一页。管窥中国阿拉伯语教育和阿拉伯国家汉语教育,均经历了由民间零散式到大学学科式的发展过程,一方面深刻见证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文化教育交流,另一方面为中阿双方在诸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智力资源和人才支撑。

  • 标签: 中阿教育 语言教学 对外汉语 对外阿语
  • 简介:陈之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理论与实践的先驱者,20世纪最杰出的工笔花鸟画大师。2012年,陈之佛先生的幼子陈家宇先生将捐赠陈之佛先生遗作所得的捐赠奖金悉数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并设立中国国家博物馆“陈之佛艺术史论研究奖金”,专门用于激励我国中青年艺术史论的研究人员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行,以取得更为突出的成绩。兹将2014年度“陈之佛艺术史论研究奖金”的评审详情通告如下:

  • 标签: 中国国家博物馆 艺术教育家 陈之佛 奖金 史论 征文启事
  • 简介:《毛泽东选集》现藏于叶剑英元帅纪念馆,1991年4月18日由北京原叶剑英办公室赠予。这套书出版时间为1948年,由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编印,是新中国成立前的最后一个版本。该版本作为党内文件,当时只在党内发行。书的封面有叶剑英的亲笔签名,是叶帅自解放战争期间,一直到晚年都在学习、研究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课本,是叶剑英革命思想历程的见证者。2012年5月被广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为一级珍贵文物。

  • 标签: 《毛泽东选集》 珍贵文物 叶剑英元帅 下册 国家 创业
  • 简介: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张唐代"九霄环佩"琴,琴式为典型的伏羲式。通过琴腹上铭文与文献资料可知,此琴原为宋人冯轸藏品,后经南宋鉴藏家周必大鉴定,其系唐代巴蜀雷氏族人斫制。周必大未具斫制者名,今疑为雷文斫制。雷氏家族以斫琴闻名于世,所斫琴也被尊称为"雷公琴"或"雷琴"。晚唐时,雷琴斫制技艺已趋于末路,以至宋代雷琴成为文人、权贵争相竞逐的至宝。唐"九霄环佩"琴以其内涵与雅意在现存古琴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从艺术价值而论,无论造型艺术,抑或髹漆工艺,国博藏"九霄环佩"琴皆堪称是唐琴的典范之作,其为唐琴的断代与鉴定提供了标准器,也为探究唐代斫琴工艺学提供了标本。

  • 标签: 唐代 九霄环佩琴 雷公琴
  • 简介:<正>国家文物局日前公布第五批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认定名单,南京博物院从45家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以排名第一的佳绩成功获批"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该基地的成立是国家文物局对南京博物院在文物保护领域研究水平的肯定与认可,对巩固和提升江苏在全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将产生积极的作用。作为国家文物局纸质文物保护科研基地的依托单位,南京博物院将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从全国纸质文物保护需要的高度,在更大的范围和平台上,紧密围绕纸质文物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发展战略,

  • 标签: 文物保护 国家文物局 科研基地 南京博物院 技术发展战略 申报单位
  • 简介:民国前期贾汪矿区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秩序,随着国家政权建设的逐步深入,呈阶段性起伏波动之势。民初对绅权既尊重又约束的制度安排,保障了矿区的有序发展。1920年代末国家权力全面扩张,政治失意、经济受损的乡村“保护人”即曾为地方利益代言的乡绅投向逐利性基层国家权力,转化为渔利型掮客,导致矿区失序。1933年国家权力重新调整后,新崛起的地方精英与职能强化的地方政府致力于乡村利益和社会公正,修复了矿区秩序。矿区政治和秩序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政权建设中制度变革特别是国家权力配置不断调适的结果,区域性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忽视这种阶段性特征,单纯说政权建设成功或失败有失偏颇。

  • 标签: 政权建设 贾汪矿区 地方精英 乡村秩序
  • 简介:本文是作者在民族国家视角下探讨游牧族群与农耕族群互动关系的系列论文之一。作者认为“游牧行国”和“王朝藩属”一定程度上能够概括分别以游牧和农耕为主要生业的两大族群。因此在概述游牧行国体制、王朝藩属内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对游牧行国体制与王朝藩属碰撞和重组的阶段及其特点做了探讨,认为按照依据游牧行国的兴衰历程、游牧族群的聚散转变,以及其与王朝藩属、农耕族群互动的轨迹,可以将游牧行国与王朝藩属的互动过程分为五个阶段。(1)先秦至秦汉时期(公元1世纪之前),匈奴游牧行国的出现及与汉王朝藩属体系的碰撞、对峙和交融。(2)从“匈奴遁逃”到北魏灭亡,是游牧行国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时间大致从永元三年(91)到永熙三年(534)。(3)从北魏分裂至唐朝灭亡,是游牧行国发展的第三个时期,时间大致从东魏太平元年(534)到后梁开平元年(907)。(4)从后梁开平元年(907)到明朝建立(1368),是游牧行国发展的第四个时期。(5)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的“大一统”,是游牧行国发展的第五个时期,时间是洪武元年(1368)至1911年。

  • 标签: 游牧行国 王朝藩属 族群互动 阶段划分
  • 简介:国家海洋博物馆是我国重要的大型综合性海洋题材公共文化建设项目,是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与国民海洋意识教育的重要平台,建好国家海洋博物馆具有重要意义。从实践角度,对国家海洋博物馆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思路、建设理念、问题与对策等多方面进行探讨,为当前众多在建的海洋类文博项目提供参考。

  • 标签: 国家海洋博物馆 海洋意识 建设
  • 简介:七彩的互助流光溢彩,七彩的土乡花团锦簇。身着七彩花袖衫的土族阿姑们伴着动听的音乐,纷纷舞动起来,优美的安召舞、精彩的轮子秋、高亢悠扬的"花儿"、绚丽的七彩袖是蓝天白云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土族"花儿"是用汉语叙唱的土族爱情歌曲,曲式大多数为上、下两句,以五声音阶的商、徵调式为主,有音域宽广、旋律起伏频繁、自由辽阔等特点。

  • 标签: “花儿”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族 传承人 国家级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