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在我国文化遗产领域组织进行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其重要成果之一便是文物资源数据库的形成。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除了要做好文物及相关数据的安全管理工作外,更应重视数据库的高效利用,让数据资源逐步走向透明与开放,实现“数据管理~信息管理一知识管理”的逐步深化,将数据从单一的管理中解放出来,进一步转化为资源共享的知识社区。本文从陈列展览、文物鉴赏、馆际交流等三个方面阐释了知识共享社区,陈述了数据资源共享为博物馆带来的多种优势,让资源活起来,让文物活起来,从而提升博物馆的科普服务能力。

  • 标签: 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管理 资源共享 知识社区
  • 简介:<正>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游山玩水”成了人民生活中的一大追求和乐趣。在旅游中面对着如画的风景,不管是自然山水还是人文古迹,或神话传说,风土民情,都会有所感触而开启心灵的窗户,引发很多思索和联想。北宋时的科学家沈括,晚年在镇江东郊梦溪园闲居,著写了他的杰出作品《梦溪笔谈》,文中记载了由对雁荡山的地形认识到水的侵蚀作用;由对太行山岩石中的生物遗迹的鉴定推论到冲积平原的形成过程,这是一种寓科学研究于旅游之中。笔者本文中所要论及的是,山水地质风景的基本分类、风格特征,以及对自然地质风景的欣赏。

  • 标签: 地质景观 风格特征 瀑布景观 玄武岩 高山峡谷景观 花岗岩
  • 简介:一、剧团2007年上半年,北京市属11个院团国内外演出2783场(其中国内演出2737场),演出收入4640万元,国内观众156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演出场次略有下降,演出收入,国内观众人次分别增长16%和39%。

  • 标签: 资讯 国内外 演出 北京市 收入 观众
  • 简介:一、前言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了大量的遗迹和遗物,这些有形的物质诸如遗址,建筑群、名城、器物、典籍、艺术品作为历史文明的载体需要进行有效的保管保护,从而使中华民族发展的物证得以留传后世。而且,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资源,既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又是重要的经济资源。除了其固有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外,

  • 标签: 数据库管理 系统发展 档案信息 馆藏文物 历史文化遗产 民族历史
  • 简介:清初直隶地方志所载村落数据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不同方志所载村的性质不同,部分方志中的村是指自然村,还有的方志中的村则相当于保甲的“保”。二是在旗、汉混居的地方,村落只包括汉人聚居的村落,旗人聚落没有纳入统计。三是部分地方志的村落数据直接抄自明代中叶的数据,并不是清初村落发展的真实反映。清初直隶地方志所载村落数据问题不仅反映了清初保甲制度的实施状况,也反映了村落作为基层管理单元地位的历史变迁。

  • 标签: 清初 地方志 村落数据 保甲制度
  • 简介: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土地上,由于受地理纬度、温度带分布、火山爆发等诸多因素和风化、雨水侵蚀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数之不尽的地质奇观。面对这些奇观,人们甚至无法用语言和文字描述心中的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或壮丽、或独特、或神奇的景物,给人们带来无限的遐思与感叹!只要有机会走进地质公园,定会让你拍案叫绝,感慨万分。

  • 标签: 地质公园 火山爆发 雨水侵蚀 地理纬度 温度带 感慨万分
  • 简介:创建于1916年的中国地质博物馆是我国成立最早、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国家级地学博物馆。为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今年在馆大楼全面修缮改造过程中,适时启动Ⅵ系统,将形象视觉传播理念引入博物馆,现已设计完成并逐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国地质博物馆 Ⅵ系统 形象视觉识别系统 形象设计 营销理念
  • 简介:21世纪是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为这个世界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高校的学生管理与服务应该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变革潮流,利用对'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和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传统的学生管理和服务模式,实现学生管理和服务的创新与突破。

  • 标签: 大数据 高校学生管理 高校学生服务
  • 简介:《证析》更注重具体的方法,有不少专业的公式和图表,不是畅销书的写法。每一个人都知道,商品摆放是很有些学问的。还有一本书,《啤酒与尿布》,分析如何进行货品陈列。但这里面存在两个问题:其一,必须通过销售数据进行指导,而那些逛店但却没有消费行为的,很难从他们身上获得些什么;其二,商铺内的陈设(包括商品和装饰物)不可能每天都进行变化,物体的位移总是比较麻烦。

  • 标签: 广告模式 购买率 能力分析 问卷调研 页面布局 装饰物
  • 简介:对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来说,大数据的运用是一个无可避免的话题.为广泛发挥大数据在博物馆业务工作中的作用,从上海博物馆的数据中心项目入手,阐述了数据中心如何在加强收集和存储博物馆各项数据同时,紧紧围绕数据采用智能化的分析手段,挖掘更加有价值的信息.利用大数据对业务进行分析,加工形成有用的数据模型,进而为形成博物馆数字化运营管理体系打下了初步的基础.本研究介绍了数据挖掘技术的有效应用情况,并提出了博物馆大数据建设未来的发展思路.

  • 标签: 博物馆 大数据 应用 发展
  • 简介:齐长城沿线有星罗棋布的文物占迹和风景名胜:既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有县级重点文物保持单位;既有【廿界自然与文物遗产,也有乡镇级风景名胜区;既有四五十万年之前的猿人洞穴遗址和五干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也有近、现代革命遗址;既有五亿年前的古生代三叶虫化石和一亿年前的中生代恐龙化石,也有干万年前新生代古生物化石……沿齐长城游览既可以欣赏奇妙的自然景观,又可以沿途感受人文景观的神奇。

  • 标签: 文化遗址 齐长城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线 博物馆 风景名胜区
  • 简介:在中华民国史上,1929年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大事。可是,这一年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乃至世界科学发展史上,却有着极可纪念的日子。就在1929年即将结束的12月2日,年轻的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将一件50万年前的猿人头骨奉献到世人面前。

  • 标签: 民国时期 科学成就 中央地质调查所 科学机构 研究人员 工作条件
  • 简介:扎尕那是地质运动造就的怪胎,位于高山峡谷,迭山断裂带、白龙江隆起与洮河凹陷的交界处也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成都盆地的三不管边缘。如此独特的地理位置,才留下这块与世隔绝的秘境。

  • 标签: 断裂 地质 风光 甘南 诱惑 青藏高原
  • 简介:太行山大峡谷位于山西省壶关县东南部,地理位置北纬35°54′-35°56′,东经113°23′-113°38′,海拔最高点石坡乡大虎岭1822米,最低点桥上乡大河村498米.峡谷以壮、奇、险、秀闻名全国。这里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是难得的旅游胜地,而经过亿万年的地壳运动和岩浆侵蚀作用沉积下来的地质遗迹,又是难得的科研场所,2005年8月,太行山大峡谷在众多的参评景区中脱颖而出,被国家国土资源部评为“国家地质公园”。

  • 标签: 地质遗迹 大峡谷 太行山 气候 国家地质公园 古代
  • 简介:在中国地质学界,许德佑的名字可以说无人不知,他是'三叠纪地层及化石'研究的先驱人物,著名的古生物学家。1908年出生于江苏丹阳,自小便接受良好的教育,加上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大学顺利考入复旦就读。1930年大学毕业后赴法留学,在蒙彼利埃(当

  • 标签: 人生抉择 弃文从 德佑人生
  • 简介:如今,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过去无法收集与分析的数据都被新的技术手段赋予了可能性。大数据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在各行各业已经非常明显。因此,谁能对大数据的挖掘更为深刻,谁就会在行业发展中抢占先机,教育领域也是如此。

  • 标签: 微课 数据时代 时代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