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上海大中华橡胶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橡胶工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橡胶。它自1928年创办于上海徐家汇路以来,一直以生产各类套鞋、球鞋、雨鞋、热水袋等生活用品为主。进入30年代后,随着生产厂家的增多,市场日趋饱和,胶鞋滞销日愈严重。大中华橡胶遂谋求开拓汽车轮胎的生产。这样一来,就与一向视轮胎市场为禁脔的帝国主义,特别是英商邓禄普橡皮公司发生了激烈冲突。1935年,英商把大中华橡胶拖上了法庭,开始了国产“双钱”牌轮胎与英国“老人头”牌轮胎间长达十余年的诉讼。当时,于交通运输至关重要的

  • 标签: 公司商标 商标之争 大中华橡胶厂
  • 简介:西南联大中文系的教授有清华的,有北大的,应该也有南开的。但是哪一位教授是南开的,我记不起来了,清华的教授和北大的教授有什么不同,我实在看不出来。联大的系主任是轮流坐庄。朱自清先生当过一段系主任。担任系主任时间较长的,是罗常培先生,学生背后都叫他“罗长官”。

  • 标签: 西南联大 中文系 系主任 朱自清 罗常培 清华
  • 简介:前不久,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收集到一枚民国时期在浙江嵊县出土的金代银锭(彩5上)。据以前公布的考古资料,金代银锭在内蒙、甘肃、陕西、北京、河南、山东、山西、黑龙江等地均有出土,但是,在浙江地区,尚属首次。

  • 标签: 银锭 金代 中型 钱币博物馆 民国时期 考古资料
  • 简介:<正>大中华酒楼是一家以鱼菜为主的餐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在武昌驰誉一时,至今不衰。武汉解放后,大中华酒楼营业有了发展。毛泽东于1956年发表了著名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其中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 标签: 大中华酒楼 水调歌头 经营特色 餐饮经营 酒店行业 松鼠鳜鱼
  • 简介:<正>一1840年鸦片战争后,伴随帝国主义的侵略,火柴——当时谓之“洋火”——传入中国。“洋火”见诸中国记载,是同治九年(1870年)孙玉璋的《异闻琐录》一书,它写道:道光间,英夷所贡杂物,多淫巧好玩,中有自来火者,长仅盈寸,一端五色洋药,擦之而火爆发。士大夫见之莫不惊奇,叹为鬼物。

  • 标签: 大中华 刘鸿生 士大夫 火柴 道光 杂物
  • 简介:北京、天津两地的书画界、文物界和戏剧界年在八旬以上的长者与在北京南城居住60年以上的老者,大都还记得这样一个家庭:打磨韩家。

  • 标签: 打磨厂 韩家 韩林阁 韩慎 韩养痴 生平事迹
  • 简介:青海农业在特定气候环境下,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在西部大开发中,发展适宜“冷凉性”气候的青海高原特色农业,形成区域优势和名特优产品,是新时期发展青海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而制定相应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各项工作是有力保证。

  • 标签: 特色农业 区域优势 结构调整 名优产品
  • 简介:一上海时代印刷是一家私营的小厂,连老板邵洵美和经理盛毓贤,总共24个人。上海解放是在1949年5月。解放没几天,军事管制委员会就到门口贴告示,随后,市文化局局长带领军管

  • 标签: 上海时代 北京新华 印刷厂北京
  • 简介:上海造币在国民政府时代名“中央造币”,于1933年3月1日正式开工后生产俗称“船洋”的国币。由于实施废两改元政策,新制银元需要量极大,中央造币的生产供不应求,乃另铸条对应。1934年8月开始生产成色九九九。每条含纯银重量等于银本位币一千元的银条(即甲种条)。因发行后不受欢迎。仅制成3621条即告停产。

  • 标签: 上海造币厂 中央 国民政府 废两改元 供不应求 银元
  • 简介:一、中央造币条的定义20世纪20年代末.上海金市的黄金交易量仅次于伦敦和纽约,成为世界第三大金市。金业交易所平时实际交易以标金为主,标金以市平计算,合31.25克。虽然金业交易所把标金铸成长条式小砖,但那时标金交易不是用于支付手段.而是被投机者用来做投机交易。

  • 标签: 中央 20世纪20年代 戳记 版式 交易量 投机交易
  • 简介:在被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时尚女装第一街”称号的杭州武林路上,有一座外观似小木屋的变电站,木屋上钉有两块搪瓷标牌,一块上写着“铜元变,城南供电局”,另一块写着“铜元站”。这两块标牌的名称来源于附近一条名为铜元路(现凤起路西段)的马路,是百余年来杭州几个造币留在这个城市的唯一痕迹。

  • 标签: 中国商业联合会 回溯 浙江 名称来源 变电站 铜元
  • 简介:在吉林省的省会长春东面不到100公里的松花江畔,是我国唯一一个与省重名的城市吉林市。位于吉林市昌邑区江湾路204号的吉林机器局旧址,是我国最早铸造银币的工厂遗址。

  • 标签: 吉林省 回溯 吉林市 松花江
  • 简介: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前的首义广场边上,是湖北剧院,湖北剧院门前的彭刘杨路对面即是首义园小吃街。街口有两门大炮模型,街口的墒上,有块铭牌,上面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四三五工厂,武昌彭刘杨路232号”,这就是武昌造币的旧址。

  • 标签: 湖北 中国人民解放军 回溯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 纪念馆
  • 简介:两《唐书》不为立传的宰相魏扶曾任宰相。一位宰相,两《唐书》竟然不为立传,这在唐人中是极其罕见的。何况这位宰相又系正途出身,历任清资,升迁亡故,皆无异常,其为相又恰在曾一度被认为是小太宗的宣宗朝,实在令人不解。今不揣浅陋,拟将散见诸书的零星材料略加汇聚,对其一生行实的大致轮廓.

  • 标签: 宰相 史事 《唐书》 太宗
  • 简介:清同治五年五月十三日(1866年6月25日),左宗棠为实现中国海防之自强以抵御外来侵略,在福州马尾设立船政。船政集造船、教育为一体,以组建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为目标,素有“中国近代海军摇篮”之称。其中,福建船政轮机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工业厂房之一,在此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自制船用蒸汽机,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

  • 标签: 轮机 福建 中国近代海军 考释 中国海防 工业厂房
  • 简介:佛山巧明火柴(广州火柴前身)始建于1879年,是中国第一家火柴。下图为其生产的“防伪”火柴花。

  • 标签: 火柴厂 中国 发展历史 发展战略
  • 简介:中国炼铁技术,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到了封建社会后期,炼铁业无论规模还是技术,都走在世界的前列。当时北方比较著名的炼铁场所,就是位于燕京所辖遵化境内的元明铁冶。根据清朝同治年间修撰的《直隶遵化州志》记载,早在唐朝的时候,这座铁冶一带就已经有人居住,村名叫做白冶庄。从地名上可以想见,当时此地就已经出现了小规模的冶铁作坊。到了元代,这里的冶铁

  • 标签: 遵化 燕京 元明 冶铁 铁厂 遗址
  • 简介: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筹建造币总厂,有关开办及营运始末已另论故不赘述,惟成立时及兵焚后重建所用设备罕见叙说。笔者关注此事甚久,现将整理结果叙述如后。前清开办造币设备来源清政府当时与天津德商瑞记洋行(Arnhold,Karberg&Co.)签《承订财政处购机合同》,“向美国头等著名常生定购”新式造银铜币通用机器全份。

  • 标签: 机器设备 清政府 铜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