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7 个结果
  • 简介:对中国古代传说《牛郎织女》的研究,日本学者早于中国学者。近代日本汉学家长金风的《风姤原义》一文应是最早的一篇论文。该文原刊于1917年《艺文》杂志。文章认为中国的'牵牛织女'传说与七夕风俗来自《周易·姤》的卦爻辞。其论证方法用郑玄所倡一个解《易》之条例———爻辰法。爻辰法复杂迂曲,多牵附,甚难理解,而刊印中又增加了一些排印错误,加之原文只有断句,无新式标点,引文起讫不

  • 标签: 井金风 原义点校 天风原义
  • 简介:2005年12月~2006年1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新乡市风泉区老道墓地同古墓区所占千渠墓群进行了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9座,为该地区汉墓的研究增添了新资料。

  • 标签: 新乡市 老道井墓地 东同古墓区 汉墓
  • 简介:本文追溯了干文的创制过程和干语的研究历程,对干语的词汇特点作了翔实的归类说明。

  • 标签: 东干族 文字 语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那是在首都北京举行的一次以“理想”为主题的全国先进妇女演讲会。

  • 标签:
  • 简介:在中国广大的北方区域流传着"穿节"的节日习俗,而在中国中部的重镇襄阳,却流传着"穿节"的风俗。"穿节"是受到"穿节"的影响而揉进了地方神话传说而形成的。"穿节"和"穿节"在节日日期、出现的时间、流行传播的区域、活动形式以及内涵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 标签: 天穿节 穿天节 女娲补天 汉江女神 襄阳
  • 简介:路之旅——既神奇又优美,给这次旅行一下子凭添了许多的好奇和联想。进藏的火车是6月1日下午7点从重庆出发,列车员要求进藏人员填写入藏健康登记卡,这是长这么大生平第一次上火车要填表,很新鲜。从重庆出发要在火车上呆上二二夜,大约在6月3日下午6点左右到达拉萨。沿途要经过陕西、甘肃、青海,越过秦岭,翻过唐古拉山,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从长江边直向天边爬去,让你去真真实实地享受什么是辽阔与寂寞。

  • 标签: 唐古拉山 可可西里 火车 登记卡 无人区 重庆
  • 简介:民国16年(1927年)腊月,我被土匪捉去,直关到第二年农历三月才被放回来,在匪窟呆了一百多天,遭受了许多磨难。至今回想起来,仍然不寒而栗。绑票向家村那一年腊月初三,川东土匪贺国祥、明祖德等部几千人进犯恩施。中午,匪徒到了龙凤坝,我们向家村街上的人大都躲避了。我却认为土匪来的目的是找殷实富户.而我一个学道士的,衣食都难混到手.匪来与我何干?便呆在家里未走。下午5点钟左右,我到街上向十字路方向探望,想看个究竟,不料匪徒已出现在我眼前,想回避也来不及了。一匪徒持枪对准我喝问:‘“干啥子的?不准动!”并逼我往回走。未走几步就到了一家鞭炮店,正好老板龙玉林的妻子胡玉香在店里。我灵机一动,忙喊:“胡玉香

  • 标签: 匪徒 土匪 匪窟 万寿宫 相信自己的耳朵 天生桥
  • 简介:荪是谁?当代国人已多不知晓,七八十岁的老人或许还有些印象。在历史的砥砺摩擦中,几多当时令人震惊的事件和名声显赫的人物,只不过留下几道蒙满灰尘的划痕。那么,拂去岁月的埃垢,张荪又给我们留下什么记忆呢?

  • 标签: 张东荪 印象 记忆
  • 简介:<正>撒拉族,自称“撒拉尔”,1954年正式定名为“撒拉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名成员,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循化街子有骆驼泉和白石骆驼,据说是当初尕勒莽率领族人迁到达这里时的遗迹。近年来,这里修葺一新,骆驼泉四周种满了松柏、果树和鲜花,成为民族历史文物和旅游景点。

  • 标签: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东迁 骆驼 土司 撒鲁尔人 河州
  • 简介:太学生陈以其批判南宋朝廷偏安及放弃抗金之政策而于建炎元年(1127)被处极刑。本文分析陈奏稿的三十八通题跋。说明士人(尤其是道学者)将其言论标榜为对抗独裁势力的公议,使其名声从死犯转为道德跫音之先驱。此一过程显示了士人统治与专制统治之间的张力。

  • 标签: 陈东 道学 尽忠录 刘宰 公议
  • 简介:<正>干人苏联穆斯林民族之一.自称回族、中原人或老回回.系迁居俄国的中国西北回民与当地穆斯林民族通婚繁衍的后裔.其迁居过程主要有两次,一次是18世纪末,清朝乾隆皇帝将居于伊犁河谷的回民安置去的.一次是1877~1878年陕甘回民大起义失败后,由起义领袖白彦虎率领余部迁居而去.人数约五千人.最初住在七河地区(谢米列契耶),其后十年间又有一些甘肃籍回民,因逃避清廷迫害而陆续迁往,现有人数约51694人(79年),一说约8万余人(90年).分为两支,一支为陕籍干,住在哈萨克加盟共和国江布尔镇的马山青镇、朔尔—提别镇与奥克提亚勃尔集体农庄.约2万多人.一支为甘肃籍干人,住在

  • 标签: 东干人 回民 七河地区 东干语 穆斯林民族 起义
  • 简介:<正>贝加尔,位于西伯利亚东部,黑龙江西岸,原为我国领土,十七世纪20—50年代被沙俄侵占。贝加尔地区,境内多山(平均高度在1000—1300公尺之间),悬崖峭壁、奇峰突起、冰河围谷、幽深凹地到处可见,原始森林一望无际,高山湖泊比比皆是。

  • 标签: 贝加尔 布里亚特人 高山湖泊 十七世纪 西伯利亚 平均高度
  • 简介:·乔来朗杰(1376-1451)是15世纪西藏著名的佛学家。他学富五明,显密兼通,学修兼备,德才并茂,尤以词章之学著称。然而,他所创建的珀派未能广为流传,亦未能产生深远影响,珀·乔来朗杰本人的声誉因此也逐渐减弱,目前学术界的很多人只知其人而不知其事。直到1991年西藏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珀班钦传》,才使我们有机会全面了解这位学识渊博、著作等身的历史人物。

  • 标签: 珀东·乔来朗杰 珀东派 佛教 西藏 《珀东班钦传》 生平事迹
  • 简介:最近,为研究需要,笔者拜读了蔡运章先生《甲骨金文与古史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一书中《周初金文与武王定都洛邑》一文。文中蔡运章先生驳斥了省外学者刘晓、杨宽、孙作云、于省吾和陈梦家等先生将西周武王时期制作的青铜器亡簋铭文“‘室’释为明堂”的观点①,将武王同四方诸侯一起殷祀显考文王的“室”译释为远离成周的太室山(亦称嵩山)。此后,我省有些学者也跟着这样解释②。笔者通过对《周礼》、《礼记》、《白虎通疏证》等古籍的学习和研究,认为蔡先生将“室”释为太室山是不正确的。正因为蔡先生所说“亡簋铭和《度邑解》中的‘室’一词,是正确理解武王定宅典礼活动的关键”,所以,笔者即认为很有必要将“室”一词的真实含义讨论清楚。

  • 标签: 明堂 中州古籍出版社 《白虎通疏证》 周武王 古史研究 《周礼》
  • 简介:一百多年前,由起义失败而被迫进入俄境的部份中国西北地区的回族人,带着以伊斯兰文化为内核的回族文化,给广袤的中亚地区输入了新鲜的文化血液,在广泛汲取和融会了多民族文化精华的同时,在那里营造和确立了自己的干文化。并且发展起了自己具有回族特色的作家文学。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回族文化的品格,深刻认识汉文化因素在以伊斯兰文化为内核的回族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理解回族文化是在参与着中华文化的创造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一质的规定性,有着极高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 标签: 东干 文化 作家文学
  • 简介:武汉有不少闻名遐迩的上特产品,产自洪山地区的就有洪山菜苔与兴西瓜.地处长江武汉段以东的兴洲,据《湖北地图记载:“大江的滠西河北,又东流六里,经稀泥滩,江中有洲横亘,曰兴洲.”该洲系长江上游泥沙冲积而成,四面环水,是武汉火炉中的一个

  • 标签: 天兴洲 西瓜品种 洪山菜苔 西河北 西瓜种植面积 泥滩
  • 简介:这是我第二次自驾这辆切诺基去西藏了。2002年6月和几位朋友驾车去过一次。那次的行程不远,只去了拉萨,山南、日喀则便原路返回了。此次行车的路线是这样的:2006年7月23日从敦煌出发,南下格尔木沿青藏线到拉萨,最后从昌部北上玉树,从另一条青藏线返回敦煌。

  • 标签: 西藏 青藏线 切诺基 日喀则 格尔木 拉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