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广州城市特色风貌研究属于跨学科交叉综合研究,应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两观三性”理论、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城市意象理论、城市建筑学理论、拼贴城市理论和城市历史街区复兴理论等为基础,融合建筑美学的文化地域性格理论与文化学的文化结构层次理论,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厘定广州城市特色风貌的主要内容和系统要素,使城市空间格局、城市街巷肌理、城市景观塑造和城市形象设计体现鲜明的文化地域性格,展现并延续广州城市特色风貌和广州城市文化精神。

  • 标签: 建筑美学 城市特色风貌研究 文化地域性格 文化结构层次 广州
  • 简介: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国学院成立于2006年5月,为全国首家高职院校国学院。国学院成立后,开设了全校公共必修课《国学精粹》,采用了理论精粹与国学体验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开办了'城市国学讲坛'和'企业家国学讲坛',形成了学校的文化品牌;组建了各类国学社团,成为校内外普及国学的主体;建立了广州市中小学教师人文素质教育培训基地,提升了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生活品质;主办或承办全国性国学活动或会议,如'中国古琴名家音乐会'等,彰显了学校的国学教育特色。

  • 标签: 职业学院
  • 简介:随着城市转型,从地域城市转向移民城市,城市居民主体变得更具有多样性、复杂性、流动性,族群关系的研究将成为都市人类学的主流。当今学界对于城市蒙古族研究不多,仅见关于呼和浩特、北京蒙古族研究的文章。本文以流入广州的蒙古族为例,探讨进入广州的蒙古族的生活状况、适应方式以及如何与本地人相处等等。根据田野调查发现,不同阶层的广州蒙古族有着不同的社会网络和融合程度。此外,还存在内外两方面的融合障碍,一方面是蒙古族自身对于异文化的距离感,另一方面是本地社会对于蒙古族的刻板印象。

  • 标签: 蒙古族 城市移民 广州
  • 简介:基层文化站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应深入挖掘本地优秀文化资源,立足于长远持久的品牌效应,办出特色.本文结合广州市黄埔联和街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近年来的探索实践进行阐述.

  • 标签: 特色文化 品牌 效应
  • 简介:广州增城墨依山先秦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为探索广州地区早期文明及历史文化源流等方面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本工作通过对其中三件陶大口尊的出土及保存状况进行评估,针对性地采用了三种不同的修复方法,成功复原三件大口尊,为国内外类似出土陶器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借鉴。

  • 标签: 墨依山遗址 大口尊 保护修复
  • 简介:圆明园位于北京小平原的西部,其古地貌环境受到古清河的影响.通过对圆明园宫门剖面沉积物粒度、孢粉的分析,把自4500aB.P.圆明园宫门地貌演变分为5个阶段:4560aB.P~3740a.B.P.为分支河道发育;3740a.BP~3412aB.P为漫滩发育;3412a.B.P.~2854a.B.P为浅湖发育;2854aB.P~1749aB.P为湖沼发育;1749a.BP.~1196a.B.P.为漫滩发育,圆明园中的河湖水源和清人建园的方法都受到古地貌环境的影响,其周边由稻田荷塘构成的水乡景色.也离不开其处于湖沼洼地的地貌环境,而如今圆明园遗址的改造也要充分考虑到其古地貌的演变。

  • 标签: 圆明园 环境演变 清河洼地
  • 简介:选取广州增城庙岭出土四件先秦铜器进行成分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铜器除钲为锡青铜外,其他三件都是铅锡青铜。较之同期中原及楚地出土的铜器,增城庙岭铜器的技术特征显示出滞后性。推测是岭南地区本地的冶铸产品。

  • 标签: 增城庙岭 先秦 铜器 成分分析 金相分析
  • 简介:对国内外城市雕塑规划的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国外城市公共艺术规划与国内城市雕塑规划的主要特点与差异,并分析国内现有城市雕塑规划的局限性。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介绍广州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的实践经验,并重点分析广州市借鉴国际经验,引导城市雕塑规划向公共艺术规划转型的尝试,提出城市雕塑规划应从对雕塑艺术的详细设计转变为对雕塑发展的远景构想;从精细化的规划引导转变为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策略;从以政府、规划师为主导的精英型规划转变为政府、规划师、艺术家、公众共同参与的公众型规划。

  • 标签: 城市雕塑规划 公共艺术规划 公共空间 广州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
  • 简介:陈田村位于新洲凤凰镇,是第-批武汉市历史文化名村.陈田村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丰富,保存至今的主要历史文化资源包括传统石砌民居建筑、郭希秀湾门楼、肖家田红军活动旧址等建筑,以及村内的青石板铺地、石阶、池塘、自然驳岸、古树名木和散落各处的石碾等历史环境要素,还有民俗、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展现了村落古朴的传统风貌.

  • 标签: 凤凰镇 新洲区 历史文化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技艺 民居建筑
  • 简介:安阳殷墟宫殿发现有与制玉手工业相关的文化遗存,包括房址、墓葬、窖藏等,出土一批与制玉手工业相关的文物。证明在商代晚期王都,存在着由王室控制的制玉作坊,一些专业玉工在此制造包括玉器和高级石器在内的王室高级消费品。

  • 标签: 殷墟宫殿区 玉石 手工业遗存
  • 简介:我是1929年7月出生于山西省阳城县,正值战乱的民国时代。少儿时随私塾四处躲兵,居无定所。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了日寇的残暴行径和抗日根据地人民抵御侵略者的英勇顽强事迹,坚定了我参加革命的决心,1945年5月,我毅然决然,投奔革命,在太岳军区所辖太岳行署下属交通局第四督查处业务科当交通员,从此开始了我的邮电生涯。

  • 标签: 邮电事业 自治区 抗日根据地 民国时代 少年时代 交通局
  • 简介:北京市大兴第一职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北京市示范校、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学校拥有齐全的教学设施和现代化实习实训设备。学校以创建创新型学校为先导,坚持'德育为首,全面育人,内造素质,外塑形象'的办学方针,遵循'专业企业有机接轨、中职高职相互融通、国内国外联合办学'的职教理念,贯彻'以上岗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标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原则,走出了一条'质量立校、品牌强校、特色名校'的现代职教发展之路。

  • 标签: 北京市大兴区 大兴区职业 职业学校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也在随之发生着变化。它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一个城市的文化灵魂,同时也在无声地融入到社会的和谐中。我国的博物馆有了更强的社会价值影响力、社会文化辐射力,与此同时,博物馆正承载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朝着无边界化的方向发展。作为新时期博物馆最重要的功能,博物馆教育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其无边界性。本文以广东省博物馆教育项目“行走广州”系列活动为例,剖析博物馆教育体现出的无边界性和积极意义,并试图初步探究推动无边界博物馆教育的可行措施。

  • 标签: 博物馆教育 无边界 意义 对策
  • 简介:在人类历史上,青铜器的发明一直被认为是文明时代到来的标志之一。内蒙古草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铜金属制品,经过一段铜石并用时期的过渡,到距今两千年左右正式步入青铜时代。这同中原地区青铜文明兴起的步伐基本上是一致的。

  • 标签: 青铜时代 山城 聚落遗址 祭祀
  • 简介:林耀华先生1940年完成的一系列康藏地区的民族志不但是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以藏为对象的人类学成果,同时也是人类学家参与边政学思考的重要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林耀华见证和描述了中国边疆封建社会基本结构和正在发生的转型过程,他对封建制度、等级制度和家屋制度的研究迄今为止仍旧是我们理解藏人社会的重要理论工具和思想资源。其中林先生在田野调查中所发现的家屋制度,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已经成为人类学研究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的关键观念。本文力求呈现林先生的经验材料脉络和理论思考,以及其中蕴含的边政学主张,以贡献于未来人类学的边疆研究。

  • 标签: 封建 等级 家屋 边疆研究 边政学
  • 简介:11月5日,宜宾市翠屏区区委书记曾从钦在翠屏史志调研(2018年第1期)上刊发的Ⅸ创新志书编纂形式——拍摄李庄镇影像志研究》调研文章上批示:“很好!此事对李庄古镇打造提升,促进我区乡村振兴很有意义!辛苦大家了!”

  • 标签: 调研文章 翠屏区 宜宾市 史志 批示 编纂形式
  • 简介:全域旅游是基于国内旅游需求的结构性转变以及以景区(点)建设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存在的局限性而提出的综合性旅游发展理念。有丰富旅游资源和优美自然环境的风景名胜是全域旅游的重要载体和旅游目的地,两者之间唇齿相依,其在辐射带动周边镇村旅游发展中地位重要。由于缺乏区域统筹和协调机制,传统的风景名胜旅游方式以景点式、小规模为主,难以形成区域旅游聚集效应。基于此,分析了风景名胜与全域旅游之间的关系,针对风景名胜发展存在的四大典型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全域旅游背景下风景名胜的四大发展策略。

  • 标签: 全域旅游 风景资源 公益性 娱乐化 城市化 保护
  • 简介:裕龙双语艺术幼儿园位于北京市顺义中心地带裕龙花园三,顺义社会组织5A级单位,连续三年荣获北京市顺义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获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学前教育工作者联谊会颁发的'优秀民办幼儿园'荣誉,是一所以高瞻幼教体系为核心理念的中、英文国际幼儿园。全园设立12个班级,其中三个为蒙台梭利国际班,在册幼

  • 标签: 北京市顺义区 双语艺术 艺术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