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洱源县江尾镇邑村原来的小学校里,在北耳房的西山墙内侧,嵌有一《乡规碑》。碑为石质,阴刻,字迹工整。全碑分上下两块,每块长720厘米,宽460厘米.各列乡规五条,总计700多字,《乡规碑》的全文如下:

  • 标签: 洱源县 漏邑村 中国 云南 《乡规碑》 文化传统
  • 简介:宋末家铉翁《则堂集》原本散佚,乾隆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而收入《四库全书》。近检四库本《则堂集》及相关文献,考有《则堂集》佚文1篇,集内隐藏佚诗2首,误收诗3首。另《宋代蜀文辑存》有家铉翁文5篇,其中4篇未见《全元文》收录。

  • 标签: 家铉翁 《则堂集》 佚文 佚诗
  • 简介:一部秦淮的历史,已成为南京古代文化的缩影。秦淮区地志办以挖掘、研究与利用秦淮文化为职责,实现了从记载历史到规划地区景点建设、参与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转变,在本世纪以来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此,2010年秦淮区区政府特发嘉奖令予以表彰。现将他们的工作情况与秦淮文化,一并推荐介绍给大家。

  • 标签: 古代文化 秦淮区 地方志工作 2010年 景点建设 文化建设
  • 简介:<正>清代学者王鸣盛曾遍校十七史,今初步统计,其《十七史商榷》保留的校例约有千条之多.笔者为此曾探讨过《商榷》中校勘系统的整体结构问题.但接下来产生的一个问题是:这些大量的校例,其具体得失究竟如何呢?由于材料和技术的原因,这很难予以精确的回答.但在建国后的正史校点活动中,《商榷》曾是参考书之一,因此本文的例测即以《商榷》跟校点本对照,并以此为基准,进一步举例对《商榷》校史的得失作一简略的分析评议.

  • 标签: 校点本 校史 《十七史商榷》 王氏 中校 张元济
  • 简介:中国大陆现存一书的善本共有二十一个,但仅著录了十一个,而且对此十一个版本的著录颇多舛.本文先对这些舛予以订补,然后补充了载的十个版本,并修正了相关图书馆对此十个版本内容的记载失误.

  • 标签: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吴越备史 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