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已有很长时间了,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土族创始农业的先祖为什么不是一位白发老翁,也不是年富力强的青壮年,而是一位"古然纳斯布俚"(三岁小孩)?假如是一位白发老翁,他的智慧一定不简单,银发闪烁、口吐真言,后人只是照他教导的做就是了;假如这位创始农业的先祖是一位青壮年人,他的力量和勇气足以令人信服,只要跟着他干,"金牛"、"银牛"、"黄牛"都可以征服.可是这两种情况都不是,土族创始农业的先祖是个"三岁小孩"!一个刚学步的孩子创造了一个民族的农业以及农业的辉煌,从而成为这个民族的先祖.这件事本身就令人困惑不解,所以才有了以下的探讨.

  • 标签: 土族 崇拜 祖先 青壮年 农业 先祖
  • 简介:<正>《元史》卷一〈太祖本纪〉开篇尽管对太祖成吉思汗祖先的系谱和传说记载很少,但是〈太祖本纪〉的内容仍然是有价值的。那里记载有不见于《蒙古秘史》的成吉思汗诞生前的部分传说。此外,拉施特《史集》亦载有成吉思汗传说。

  • 标签: 传说 成吉思汗 本纪 宗室世系表 祖先 海都
  • 简介:徐东海的《崇明百家姓寻根》(下称徐文)是根据崇明县博物馆收藏的家谱和民间传说编写的(1992年2月《古瀛文博》第4期),有"崇明人来自句容"说法的明显倾向,可能影响材料取舍的客观性,这里不展开。有趣的是,根据徐文,笔者却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崇明主流人群并非来自句容。

  • 标签: 明人 家谱 祖先 证明 民间传说 材料取舍
  • 简介:从考古学上看,中国早期的文化是多样性的,苏秉琦先生描述为“满天星斗”。由此,苏秉琦先生提出“根深蒂固的中华大一统观念”是历史认识的一个怪圈。苏秉先生的考古学总结无疑是正确的,但从《尚书》、《史记》等古典文献看,中国古代又确实在很早的历史时期就形成了统一的历史观念。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言:

  • 标签: 族群认同 商周时期 神观念 祖先 中国早期 历史认识
  • 简介:人类学有关华人宗教中之祖先祖先崇拜的讨论,大多聚焦于系谱关系较近的父系亲属祖先。讨论的重点是殡葬仪式,以及把作为哀悼对象的已故亲属转化为崇拜的祖先。该领域研究最有权威的部分当属毛里斯·弗里德曼的《中国东南部的家族结构》,由于研究中国亲属关系的人类学者越来越少,自1958年出版以来,此文献一直是该领域主要的参考资源。

  • 标签: 祖先崇拜 全球视角 客家人 城乡 亲属关系 家族结构
  • 简介:1919年刻印的《山阴州山吴氏支谱》中,载有“吴郡仇实父英手笔抚绘”的“家传图像二十四帧,名大阅图”,描绘浙江绍兴州山吴氏的中心人物吴兑的生平事迹.因仇英生卒年代不详,伪作又多,辨析吴氏家传祖先画像是否真为仇英手绘,成为问题.通过梳理支谱所载画像的按语,分析其历史背景和流传环节,或对辨析画像作者有参考意义;而画像本身也可看作以图证史的材料,借之加深对明清之际政治、社会、文化史的认识,进而管窥前近代以来江南世家变迁的历史轨迹.

  • 标签: 山阴州山 祖先画像 仇英 吴兑
  • 简介:<正>广汉三星堆遗址,在1986年相继发现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出土了近千件遗物。其中,一号祭祀坑出土的“金杖”系用纯金皮包卷而成,杖上刻有三组图案:最下一组为两个前后对称的人头,人头戴冠,耳垂饰三角形耳坠,……上面的两组图案相同:下方为两背相对的鸟,上方为两背相对的鱼,鸟的颈部和鱼的头部压有一穗形叶柄。二号坑出土两棵青铜神树(其一残高达350厘米左右),树座呈喇叭状,座的三方各跪有一

  • 标签: 金杖 神树 鱼凫 祖先崇拜 祭祀坑 图腾
  • 简介: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名基)和晚清以《铁云藏龟》《老残游记》名世的刘鹗(又名铁云),同祖同宗,同是宋代名将刘光世的直系之后。本文是这一发现的首次成文,其依据是《永嘉郡刘氏族谱》(以下简称《永嘉族谱》)、《江苏镇江丹徒刘氏族谱》(以下简称《镇江族谱》)和宋代张嵘的《紫微集》。

  • 标签: 刘伯温 刘光 刘鹗 《铁云藏龟》 祖先 《老残游记》
  • 简介:神、鬼、祖先崇拜一直是人类学、宗教学、社会学等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祖先与神明是有区别的,但是这两者又有关联,并非截然分开。笔者曾研究华南民间的“祖神”崇拜,指出在客家早期历史上,

  • 标签: 祖先崇拜 神明 闽台 早期历史 人类学 宗教学
  • 简介:作为祭祀祖先的象征物,四川的客家神榜几乎浓缩了客家祖先崇拜文化的全部内涵,是祖先崇拜重要的载体。对四川成都东山客家区的神榜考察表明,四川客家神榜从书写、张贴到祖堂的设置等各环节存在一套严格的禁忌体系,反映了四川客家祖先崇拜有一种宗教般的虔诚;客家神榜在祖先崇拜中体现出尊宗报本、宗族文化认同教育、祈福和预兆等各种功能。

  • 标签: 祖先崇拜 四川客家 禁忌 神榜文化
  • 简介:客家人是一崇拜祖宗,尊敬祖先之民系,在亲人亡故之后不仅要举行隆重的丧葬仪式,让亡者入土为安;而且往往要寻觅吉地,将亡者或祖先之骨骸安葬妥当,一方面表现对祖先之崇拜精神,另一方面亦有向祖先祈求庇佑之义。早年客家人在中原遇难南迁逃难时,常常不辞艰难,要背负祖先骨坛逃难,不忍祖先遗骸沦落异族之手。无论客家人迁居何处,在安居之地,客家人也会用心营建祖先坟墓,缅怀祖宗功德。客家人注重先人坟墓之营建,坟墓是客家人祖先骨骸收葬之地,有各种不同之式样,客家人之坟墓祭祀文化,蕴藏着深厚之文化意涵。

  • 标签: 祖先崇拜 祭祀文化 客家人 坟墓 台湾地区 丧葬仪式
  • 简介:祖先崇拜,是一种以祭祀死去祖先的亡灵而祈求庇护为核心内容,由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灵魂崇拜复合而成的原始宗教1,是人们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恩格斯论及原始宗教信仰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时指出:"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自己本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错误的、是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2."在原始人看来,自然力是某种异己的神秘的超越一切的东西,在所有文明民族所经历的一定阶段上,他们用人格化的方法同化自然力,从而创造了许多神"3.原始人们在创造神的时候,更广泛的是把祖先崇拜这种意识渗入其中,从而强化原始宗教的地位.尤其在古代中国更为突出,正如陈梦家先生所说:"祖先崇拜与天神崇拜逐渐接近、混合,已为殷以后的中国宗教树立了楷模,即祖先崇拜压倒了天神崇拜"4.

  • 标签: 居室 雕像 兴隆洼文化 祖先崇拜 culture 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