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秦汉刑役的减免方式有两种:其一为皇帝不定期颁发的赦令,其二为刑法典中减免刑罚的律文。赦令中的“赦免”只能使少部分罪犯免于服役;“赦降”使一部分罪犯改变了服刑方式或缩短了服役期,并且改变了罪犯的服役身份,扩大了刑役范围;“赦赎”可以让罪犯赎免为自由人而免于服刑。赦令免除部分罪犯的服役并不会影响国家整体的刑役状况,相反还会不断扩大刑役的规模。罪犯可以依据固定的法律律文以人、爵、冗边、巧及劳赎替为庶民,也可按律减罪和免罪,从而减免刑役。

  • 标签: 刑役 减免 赦令
  • 简介:秦汉时期,"收"是一种将特定罪犯的子女、妻子、奴婢等没收入官府从事劳役的制度,因此产生的群体被称作"收人"。"收"与"相坐"具有相似的表征,但二者实为性质不同的两种制度。作为官奴婢的"收人"与刑徒隶臣妾的法律地位近似,且与出土简牍中多见的"罪人"同是暂时性、过渡性的概称。伴随法律程序的推进,"收人"存在恢复庶人身份、被出卖为奴婢、入计为隶臣妾三种可能的身份转变。依据现有材料可推知,"收人"在秦汉诉讼程序中的存续时间段是"告"、"论"之间。

  • 标签: 收人 隶臣妾 收孥 诉讼程序 肉刑改革
  • 简介:本文由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出土兽蹄形金币的名称出发,首先试图揭示“裹蹏金”一称的合理性及其与麟趾金的区别,并阐发其在西汉历史上的特殊意义。继而回顾西汉灭亡以後人们对裹蹏金认识的演变脉络,在此背景下凸显海昏侯墓出土裹蹏金对我们认识相关问题的价值,澄清以往的谬误。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特殊形制的金币,对海昏侯墓出土裹蹏金的深入认识,涉及战国秦汉间圆形金币类型的划分问题。本文在逐一对比分析学术界旧有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尝试对战国秦汉间的圆形金币做出一种新的类型划分。

  • 标签: 马蹄金 裹蹏金 圆形金币 西汉 海昏侯墓
  • 简介:现存《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题严可均辑,嘉道以来论此书者也大多肯定严氏贡献。然而,由于论者并未对此书纂辑过程进行详细考证,且对相关史料多有误解乃至曲解,致使此书另一纂辑人孙星衍的贡献,一直未能得到正视。就纂辑实情而言,此书应题“孙星衍、严可均辑”,方能得事理之平。

  • 标签: 严可均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孙星衍 俞正燮 钱锺书
  • 简介:商代甲骨卜辞里的牢、■分别指经过系养的牛和羊。西周以来牢字取代了■。为了区别经圈养的牛和羊,在牢前加上大小,用大牢专指体型相对于羊要大的经圈养的牛,用少牢专指体型相对于牛要小的经圈养的羊。《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关于"太牢""少牢"分别是牛、羊的说法更贴近周代社会实际。

  • 标签: 商周时期
  • 简介:仅500瓦功率的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1928年8月,国民党在南京创办“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电台”,简称“中央广播电台”,英文呼号为XKM。“X”为国际无线电公会当时指定给中国无线电台专用的第一字母,“KM”为国民党的英文缩写。“中央广播电台”开播时,因国民政府财政拮据,发射功率仅为500瓦,还不及现在的县级电台。

  • 标签: 抗战时期 中央广播电台 中国国民党 中央执行委员会 重庆 无线电台
  • 简介:3月31日傍晚,得知雷达先生离世。茫然间不知所措,我所熟悉的那位精力充沛、热情饱满、眼光犀利的雷达走了吗?确认了,雷达确实离开了我们,观测文学的雷达关闭了。痛定思痛,回忆起20余年与雷达先生的交往。我与雷达先生是学长学妹关系,也是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既让我觉得他亲切,又让我怀着永远的敬意。从大学毕业之初阅读雷达的文学评论,到20世纪90年代在兰州大学相识,再到1998年我到南开大学任教之后,认识近30年,我以为,结识了这样一位校友师长,是人生一大幸事。

  • 标签: 新时期文学 雷达 观测 20世纪90年代 1998年 师生关系
  • 简介:清代旗籍中,另记档案户籍分为另户另记档案与自首另记档案两类。乾隆时期,自首另记档案人出旗,而另户另记档案则被保留下来作为军功赏赐之用。清廷制定了较为有效的善后措施,保证了另记档案清查的顺利进行。另记档案清查,是八旗走向规范化的关键一步,暂时缓解了八旗生计问题。而另记档案人的出旗,使得他们获得了更多的谋生路径,同时也加剧了旗人与民人之间的区隔。长远来看,另记档案清查、出旗并不能彻底解决八旗生计问题。

  • 标签: 另记档案 旗籍 八旗 雍正 乾隆 八旗生计
  • 简介:1960年夏天,新沭河两岸的雨连下了40多天,时而阵雨哗哗;时而牛毛细雨淅淅沥沥;时而黑云罩头……庄稼全泡在水里,艰难无可奈何地晃着脑袋。雨水大,平野成了泽国,庄稼长不起来,各种各样的草却抓住时机蓬蓬勃勃,一派生机。秋天,遍野荒草凄凄,野草有的有齐腰深,有的竟淹没了人的头顶。新沭河两岸的南辰、长沙头、东窑、小埠子、东山后、西山后、老古墩(当时属山东省郯城县,现属江苏省东海县)西尧、新龙岗、涝枝、谢家岭、大港头、朱家庄(当时属山东省郯城县,现属山东省临沭县)等几十个村子,只有岭头上长了几片猴子毛似的稀稀拉拉的庄稼。

  • 标签: 困难时期 生活 山东省 郯城县 庄稼 东海县
  • 简介:人口是衡量地区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蠡测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民国时期,吴县人口基数较高,与原苏州府内常熟、昆山、吴江三县相比,仍处于优势地位,但与周边相同规模的县相比,人口增速明显落后于武进、无锡,人口发展呈现出相对稳定、增长缓慢的特征。同时,吴县城区人口不断增长,占吴县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出现向城区集中的趋势。吴县人口增长缓慢的特征与江南地区城市体系的变动密切相关。

  • 标签: 吴县 人口 城市发展
  • 简介:沿承清末,民国初期电话号码的位数多以四位数为主,同时存在三位数及含汉字的电话号码。20世纪20年代末出现了五位数号码,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与三、四位数号码并存。当时另有总机、分机运作模式。至于号码位数增加的缘由,一是电话装机数的迅猛增长,二是技术层面单线改双线的促动。公共服务号码出现于1935年,其职能以提供问询服务为主,此外还涉及救火、救护、报警、叫醒等,号码形式不统一,区域差异很大。"好号头"的标准与今天不同,除简单易记之外还要易拨,汽车租赁行业的电话号码最具代表性。此外,民国时期对特殊意义上的"好号头"也非常重视,主要体现在谐音电话号码上。

  • 标签: 民国时期 电话号码 电信业 好号头
  • 简介:民国时期天津地区的慈善事业发展达到顶峰,慈善组织的发展也呈现鲜明的时代及地方特征。民办慈善组织的数量远多于官办救济组织,在慈善救助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也略胜一筹;慈善组织的依附性较强,是组织成员经济、政治及社交关系的晴雨表;慈善组织的创设深受组织发起人关系网络的影响,呈现流动性、传递性的特征;各慈善组织间及慈善组织与其他社会团体成员间的耦合增强了民间力量在地方社会中的影响力。

  • 标签: 民国时期 慈善组织 流动性 社团网络
  • 简介:编者按:重视通史编撰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这种优良传统在民国时期得到继承和发扬,形成了中国通史编撰的热潮,撰写了众多有影响的中国通史著作。这些通史著作,与中国传统史家编撰的通史著作有着根本区别。这种区别既体现在因历史观的转变而引起的对中国历史理解的不同,也体现在因体裁的变革而出现的书写方式的不同。民国时期的中国通史书写,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既有许多依据进化史观审视中国历史转进程而书写的通史著作,也有许多依据唯物史观考察中国历史发展及其规律而书写的通史著作,还有不少接受民生史观、文化形态史观、民族文化史观影响而书写的通史著作。多样化的通史书写体现了多样性的历史认知和多样化的书写方式。民国时期中国通史书写的诸多经验,颇值得深入探究。这里选载的三篇文章,便是集中研讨的初步成果,本刊期待更多学者参与讨论。

  • 标签: 中国通史 民国时期
  • 简介:北宋至今已有一千年多年,我国的古代建筑历经自然灾害,人为破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有的甚至破坏殆尽,只留在史书之中。文章针对北宋时期的佛塔进行型式划分,以便更好地了解北宋时期河南地区佛塔的发展与变化。

  • 标签: 北宋 佛塔 型式 演变
  • 简介:冯玉祥具有朴素的民生思想,1927年6月~1929年3月,他主政河南期间,新建、改建了多座现代意义上的公园,免费向大众开放。本文在田野调查、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冯玉祥在河南的公园建设情况,并简要分析这些作品的特点和价值,探析冯玉祥的公园建设思想。

  • 标签: 民国 公园 园林景观
  • 简介:康熙时期的宫廷西洋传教士时常为在华天主教事宜陈情言事。鉴于朝廷处理公务有固定的文书和流程,西洋传教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如何上疏言事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结合中西文献,考察1692年西洋传教士上疏请旨容教的过程,并认为,西洋教士上疏言事因循朝廷已有规定和程序,偶有违例。康熙朝传教士重视上奏权,这与皇帝处理政务的习惯以及对传教士的态度有关,也是西洋人争取任职钦天监的一个重要原因。

  • 标签: 宫廷传教士 康熙 上奏权 文书流转 钦天监
  • 简介:本文考察了乾隆至同治时期重庆脚夫组织的演变历程,及其暴力行为方式的由来。结论是:暴力并非内生于脚夫组织的行为方式,而是在市场复杂化、地方官府不能有效治理、服务于市场时的适应性策略。某一社会群体的特质和行为方式也很难“打标签”式地判定,研究者更应关注其得以型塑的“结构过程”。

  • 标签: 脚夫组织 暴力 重庆 巴县档案
  • 简介:本文通过对文献、考古出土材料以及传世收藏品的梳理,对汉唐时期的铜镜置镜方式进行探讨.铜镜置镜方式早期形式并不固定,到东汉至两晋时期,基本固定为支架型和立柱型两种,由于该时期垂足坐具还未出现,古人席地而坐,为了满足照容的需求,置镜或在几案上,或直接在坐席上.

  • 标签: 铜镜 镜台 镜槛 汉唐形制
  • 简介:孝道尊老养老是历朝历代黎民百姓的内在诉求,上古尧舜,尊老敬老传统业已生成。两汉时期"独尊儒术"推行"孝治天下",在思想、政治、经济、教育、法律等层面合力共推孝道养老,最终确立了一整套系统而又相对完备的孝道尊老养老体系。在思想和政治上将孝道尊老养老思想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政治制度;构建以孝道尊老养老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在经济上将孝道尊老养老上升为社会保障举措;同时,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推进尊老养老的实施。汉王朝在政治上推行"孝治天下"积淀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孝道文明,其孝道养老举措为中国封建社会养老制度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可为当今社会解决孝道与养老问题提供历史借鉴。

  • 标签: 两汉 孝道尊老养老 举措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