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卫所是明朝主要的军事制度,明中后期开始"民化"。入清以后,清政府逐步对其进行改制和裁并。学界对清代卫所制度的研究著述颇丰,但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区域性的局部探讨或个案层面的微观分析,缺乏全国层面与贯穿整个清代的宏观研究以及整体的理论概括。对于清代卫所裁并府厅州县的数量统计及具体卫所的列举上,虽然也有一些先行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少数几个史料记载比较丰富的区域和时段,重复研究较多,而对于其他一些卫所裁并资料相对欠缺的地区和时段则少有问津。因而从全国范围和整体角度来看,这些数量统计都不彻底和完整。未来,需要更多的宏观研究,通过研究清朝裁并卫所的整个过程,分析中央与地方对待卫所裁并的不同态度,探讨其对于清朝的行政区划、行政管理、财政税收、屯田经济、文化教育、边疆发展和民族融合等产生的影响,评价其整体的意义。

  • 标签: 清代 卫所 裁并 综述
  • 简介:近年来,我国邮轮产业发展迅猛,但整个邮轮产业的理论研究还相对薄弱。为充分了解国外邮轮旅游的发展趋势,笔者对ScienceDirect、WebofScience、EBSCO等外文数据库以cruise、cruising、cruiseship等为关键词联合检索,并利用滚雪球法搜集相关文献,最终筛选出国外邮轮类文献294篇,通过对文献分类统计和内容分析,发现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区域邮轮发展、邮轮影响、邮轮设计建造、邮轮港口、邮轮公司、邮轮人力资源、邮轮医疗卫生、邮轮市场等方面。基于此,文章还就未来国内邮轮旅游研究和业界发展提供若干建议。

  • 标签: 邮轮旅游 研究现状 邮轮分类
  • 简介:醇亲王奕譞是晚清政坛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曾执柄枢府达七年,显赫一时。迄今为止,研究或介绍奕譞的论文有二十余篇,但尚未出现奕譞研究的专著,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通论研究、奕譞与晚清政治、奕譞与中国早期近代化研究、两代醇亲王对比研究、奕譞生活与交往研究等几个方面,总体而言仍较为薄弱,某些研究领域鲜有涉足或有待深化,可发掘的空间依然很大。

  • 标签: 醇亲王 奕譞 研究
  • 简介:2008至2013年,笔者曾多次前往闽西宁化县做民间宗教与民俗仪式的调研,短则数天,长则20多天,考察了当地的不少庙宇,走访了当地不同教派的道士与僧人,其中不乏祖传七八代以上的道士,收集到一批科仪本、经忏本、杂用本。同时还观察了不少民间宗教仪式,访谈了乡村念佛嬷嬷、念佛公公以及念佛头。本文拟根据这些调查与访谈资料,对其中普庵教的神图、法器与科仪作一整理、介绍与分析。

  • 标签: 调查综述 民间宗教 宗教仪式 宁化县 念佛 道士
  • 简介:2017年6月6日—7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藏研中心)、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尼泊尔阿尼哥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西藏文化·加德满都论坛"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召开。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于红、藏研中心副总干事安七一、尼泊尔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马哈拉、尼泊尔前总理尼帕尔、尼泊尔阿尼哥协会主席塔姆、中国藏学家代表团、尼泊尔各界人士以及旅尼友好藏胞等共1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 标签: 西藏文化 论坛综述 发展协会 阿尼哥 中国藏学 蓝毗尼
  • 简介: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旅游小镇建设成为热门话题,于此同时,学术界关于旅游小镇的研究成果也与日剧增。为了了解旅游小镇的研究现状,本文以“旅游小镇”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国内对旅游小镇的研究始于2007年,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旅游小镇的概念、发展问题、空间规划设计与形象塑造、社区参与和旅游小镇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等方面。与国外对旅游小镇的系统研究相比,国内的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深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未来还需要多向国外学习和借鉴,以提高我国的研究水平。

  • 标签: 旅游小镇 国内 研究综述
  • 简介:为了更好解决'三农'问题,重庆市坚持走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之路。通过对特色效益农业内涵的探索,总结重庆市'一圈','两翼'及五大功能区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特点,试图对重庆市'一圈两翼'和五大功能区战略下的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文献研究的现状及特点进行概括,以期对重庆市乃至全国的'三农'建设提供建议和帮助。

  • 标签: 重庆市 特色效益农业 发展 文献综述 三农
  • 简介:全球化竞争促使国家和地区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加上住房市场的持续去管制化,欧美国家多数大学城镇出现“学生化”的现象,与此相应的城市地理学研究逐渐展开。从学生化概念的提出入手,回顾了西方尤其是英国学生化研究的简要历程,从学生化的现象特征、形成机理、后果影响、应对策略和学生化与中产阶层化关系等方面分析当前学生化研究的新特征。结合研究回顾,认为学生化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构建尚处在探索阶段,且主要在中产阶层化的理论框架体系中进行。中国学生化研究应当结合自身背景进行概念界定与实证、理论研究。未来学生化研究将集中于四个方面:大数据等新技术方法在学生化研究中的应用、学生化理论体系的构建、学生化效应评估与应对机制研究以及学生化的国际比较研究。

  • 标签: 学生化 中产阶层化 社会空间
  • 简介:"首届中国辽东地区满汉合璧墓碑保护与研究论坛"在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英额门镇召开。论坛共收到论文19篇,来自东北地区的3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着东地区满汉合璧墓碑的价值及保护抢救意义、辽东地区满汉合璧墓碑的分布与特征、东北地区满汉合璧墓碑的存量与现状、辽东满汉合璧墓碑研究趋势等方面主题进行了研讨。通过论坛交流,与会的专家学者对于辽东地区的满汉合璧墓碑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对保护这些满汉合璧墓碑的文化意义达成了共识。

  • 标签: 辽东地区 满汉合璧墓碑 保护研究
  • 简介:公元前403年雅典大赦是古代希腊政治文化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文中较为系统地梳理了西方古典学者对雅典大赦历史的研究状况与路径,指出19世纪以来,米特福德、格罗特、莫塞、阿特金森等西方古典学者从雅典人的品格以及当时雅典社会的内外形势探讨了雅典大赦及其获得成功的原因。随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史学的文化转向,洛侯等人尝试从人类学的路径解释雅典大赦与历史记忆的关系。近年来卡拉万对雅典大赦的思考打破了传统解释模式的束缚,从法律语境的视角考察与分析了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乔伊斯对卡拉万观点的批判则从语言的角度维护了从政治宽恕的层面解释雅典大赦的传统。研究雅典大赦与政治和解具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雅典民主政制的发展进程与政治宽恕的传统。

  • 标签: 雅典 大赦 记忆 宽恕
  • 简介: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国家在农业领域的重要举措,农业和旅游业具有天然融合的特性,国内关于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聚集了大量成果,研究焦点集中在农旅融合模式、融合路径、农旅产业关联效应研究、农旅产业融合水平评价、农旅融合旅游产品创新、农旅融合策略等六个方面。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和趋势分析,对于后续研究将有所裨益。

  • 标签: 农业 旅游业 产业融合 融合模式 融合路径
  • 简介:“多维视野下的城市与乡村暨城市史研究高端论坛”于2016年10月22~23日在天津召开.本次会议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承办,城市史研究会、天津市历史学学会、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师范大学人文历史学院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多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 标签: 城市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 论坛 乡村 上海社会科学院 综述
  • 简介: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新型城镇化与国家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平台。“十三五”期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政策优势弱化的背景下,尤其在新型城镇化推进产城融合的背景下,开发区的产业转型与园区的综合转型成为了当前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难题。通过对近10年来已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总结,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的影响因素、管理体制、转型动力与模式、开发区与城市的关系以及转型的路径、评价等方面进行回顾。最后,结合当前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与升级所面临的新问题以及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经济技术开发区 转型 升级 综述
  • 简介:目的地形象研究在中国走过二十年,作为热门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相比于国外文献综述,对国内该领域文献进行综述的文章非常匮乏,成为研究的薄弱环节。文章选取1994至2014年共20年间收录在中国知网CSSCI期刊上的94篇重点文献,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定义和内涵、形成机理、测量、影响和跨文化研究等方面进行归纳和述评。通过整理和分析发现,虽然和西方国家的研究相比,我国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但近二十年来我国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同时,我国对于目的地形象的研究也存在着研究零散、不成体系、缺乏深度、创新不足等问题,整体研究的前后相继性较差,很多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文章最后对我国目的地形象研究未来的方向和趋势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旅游目的地形象 国内研究 综述 中外比较 CSSCI
  • 简介:2016年10月14日至16日,由安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四届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学术研讨会在安徽芜湖召开。来自南开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安徽大学等6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及期刊社的9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会议,提交论文60余篇。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社会史 研讨会综述 交通 近代 中国
  • 简介:2017年2月21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暨《广西通志(1979-2005)》出版座谈会在南宁召开。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黄伟京,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方志出版社社长冀祥德,方志出版社总编辑于伟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吴建新,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李秋洪,副主任唐中克、邓敏杰,副巡视员秦邕江、王艳珍,自治区党史研究室、

  • 标签: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出版座谈会 传承弘扬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 通志
  • 简介:2016年12月18日"第四届中国世界城市史论坛"在杭州召开。本次论坛由杭州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与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作举办,论坛主题是"全球化视野下的中西城市史:城市发展与治理"。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18篇,其中中国城市史5篇,世界城市史13篇,涉及中外城市的城市群、城市社区、城市的更新与改造、城市环境、教育与娱乐、城市族群与移民社会、慈善与医疗等问题.

  • 标签: 全球化视野 城市史 论坛 世界 中国 综述
  • 简介:根据《全国年鉴工作暨中国年鉴精品工程试点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福建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和《福建省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等相关规定,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关于努力编纂精品年鉴,着力推动全省年鉴事业科学发展的指示精神,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在2016年3月印发了《福建省年鉴精品工程试点工作方案》,

  • 标签: 中国年鉴 精品工程 福建省 试点 地方志事业 编纂委员会
  • 简介:近年来,以区域史研究为视角,探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在某个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聚合和关联,进而考察“整体中国”在不同地域的存在和演进机制,已经成为中国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理念.当前,“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梳理“京津冀”区域在历史发展中的内在关联与互动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2016年11月4?5日,由北京社会科学院、北京古都学会主办的“区域?城市?社会——第二届城市历史比较论坛”在北京召开.

  • 标签: 社会科学院 区域史研究 历史比较 城市史 论坛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