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雪莲花,听名字就神秘得不得了。在武侠小说里.它是可以恢复青春的仙草;在电脑游戏里.它是能够起死回生的良药;在民间传说里.它是王母赠给天子的长生不老药。千百年来,带有神秘色彩的雪莲—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珍品。

  • 标签: 目的地 武侠小说 电脑游戏 民间传说 神秘色彩
  • 简介:一、地理概况及原因涉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这里属太行山八陉之第四陉滏口陉的腹地,自古就为"秦晋之要冲,燕赵之名邑"。北齐时,这里是邺都与晋阳两都之间的必经之地。

  • 标签: 北齐 涉县 调查 石窟 南北朝时代 地理概况
  • 简介:亲爱的读者:本刊从今年第一期对封面、内文重新进行了设计。欢迎您参加《名人传记》(上半月)的调查。请您在百忙中提出建议,以使我们的杂志不断改进,日臻完美。本刊编辑部深表感谢!

  • 标签: 提出建议 编辑部 读者调查 传记 封面设计 版式设计
  • 简介:本文将形象界定为用于记录与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事物所呈现的状态及属性的信息,从而实现中西方学者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内涵理解上的对接。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目的地形象分成本体形象、传播形象与感知形象三个层面,就每个层面形象测量的内容进行归纳综述,从而将目的地形象测量内容的众多观点置于一个可统一、可比较的框架中,从而为我国的目的地形象测量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旅游目的地形象 测量内容 综述
  • 简介:顾客价值被认为是竞争优势的新来源,目前旅游领域游客感知价值研究多将感知价值的各维度置于同一层次,这样不利于对游客感知价值概念的深刻理解,也不利于旅游业界从操作层面上提升游客感知价值。本研究基于“途径一目的”理论,使用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目的地属性层的价值维度与结果层价值维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旅游者对目的地属性层的价值感知显著影响对结果层的价值感知,其中,景观/环境和成本属性是影响中国旅游者体验结果的主导性因素。

  • 标签: 旅游目的地 游客感知价值 层次关系
  • 简介:巴彦陶来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乌素荣贵嘎查东16公里的沙漠地带。2009年5月额济纳旗文物管理所在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此后我所先后两次组织业务人员对该遗址进行了复查。由于该遗址距乌素荣贵嘎查境内巴彦陶来农场较近,因此命

  • 标签: 巴彦陶 调查简报 遗址调查
  • 简介:素有“黄河首曲”之称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是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的先头区域。黄河自青海省久治县门堂乡流人玛曲县,环流县境433公里,复人青海,形成“天下黄河第一弯”壮美景观。当地有黄河“发源于青海,成河于玛曲”之说。近年,黄河首曲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当地政府和学术界将草原生态退化问题论证归结为超载放牧的草畜矛盾。为解决这种矛盾,当地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陆续将大量牧民从草地牧场移出,逐步实现游牧定居,减少牲畜数量,降低放牧压力以缓解黄河首曲生态矛盾。牧民定居工程已成为政府保护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的最主要和基础性的措施。州政发(2009)35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实施游牧民定居是保护这一区域最主要的草原生态系统的基础性工程,是具有实现生态保护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双重效益的重大项目”。

  • 标签: 牧民定居 玛曲县 后续发展 甘南藏族自治州 调查 草原生态系统
  • 简介:太原龙山道教石窟位于太原市西南约20公里的龙山东巅,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也是最珍奇的纯道教石窟。主窟开凿于元太宗六年至十一年(1234年-1239年),由道士宋德方主持兴建。在龙山峰顶一突兀的崖面上,共凿有9个洞窟,窟外表面虽风化严重,但也能依稀可见精美的云龙纹浮雕。窟内共有道像65尊,其中13尊有完整的头部。龙山石窟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道教石窟,在中国道教和道教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标签: 龙山石窟 中国道教 保护 调查 病害 太原市
  • 简介:通过对北宋永昌陵野外石刻保存环境、病害分布的调查,对现存病害数量、种类进行了分类统计,并进行了病害的危害程度评估,初步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为野外石刻的科学保护研究提供了基础。

  • 标签: 野外石刻 病害种类 统计与评估 病因初探
  • 简介:西和佛孔石窟现存7窟,其中5窟可以登临;原有塑像、绘画全毁,明、清时期石碑4通。据佛孔寺石碑记载可知,佛孔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唐开元三年(715)重建,明嘉靖年间(1522-1566)再次修建。佛孔石窟始凿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以后屡圮屡建。在明、清时期宗教及开窟遣像活动中,释、道、儒三教走向合流。

  • 标签: 佛孔石窟 西和 三教合一 明清碑文
  • 简介:茶马古道是近年来学界讨论较多的道路,但其内涵外延、历史沿革则众说纷纭。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从实证的角度出发,2011年8月组织考察队徒步调查了茶马古道川藏线新添一冷碛段,通过现存古镇(街)与文献记载中的驿名、地名的对应,来考察茶马古道这一小段的历史、走向,并着重考察沿途的文物古迹,尤其是古道路的现存状况。

  • 标签: 茶马古道 文化线路 实地调查
  • 简介:环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处,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环境,窑洞仍然是这里的主要居住形式,也是黄土高原上一道靓丽的风景。2008年8月.时值全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县普查组在环县小南沟乡李上山村张中沟组进行走访调查时.从村民处得知附近的庙壕崖畔上有座窑庙,随即前往调查。从蜿蜒曲折的小路绕山腰至崖边进人庙院,庙院坐北朝南,

  • 标签: 调查 环县 壁画 黄土高原 文物普查 2008年
  • 简介:通过与近3年内有过国内旅游经验的城镇居民进行对比分析,本文对近3年内未出游城镇居民的旅游障碍和目的地选择偏好进行了研究。文章以城镇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在全国15个城市发放2500份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2296份,其中近期内未出游城镇居民问卷639份,然后以近期内出游者样本作为对照组,利用对比分析和非参数Ridit分析等方法分析近期内未出游者,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时间因素、经济因素、心理因素和旅游意识因素构成近期内未出游者的主要旅游障碍;(2)相比近期内出游者,近期内未出游者的经济因素、身体因素和旅游意识因素的障碍性更强;(3)近期内未出游者的目的地选择因素按偏好程度可以划分为6个层次,其中旅游安全和目的地环境是最重要的因素,但相比于近期内出游者,旅游的总费用和目的地环境条件(包括餐饮、交通等)对该群体影响更大,而核心吸引物的优劣影响则较小。在此基础上,本文还针对性地提出了市场拓展策略。

  • 标签: 近期内未出游者 旅游障碍 目的地选择偏好
  • 简介:志书篇目的设置并非一蹴而就,它是随着入志资料的不断丰富、修志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各分志稿的不断成熟逐步完善、渐趋定型的。早期的策划,须有志书框架和进程安排两个思路。启动后,随着进程的推进,志书篇目大体要经过三个渐进阶段。进入总纂合成时期,相对定型的总纂篇目主要应着力于“四个注重”:科学性、连续性、时代性、区域性。

  • 标签: 市县志 总纂篇目 方法
  • 简介:农民思想观念的变迁是社会运行的主观反映。它以曲折和间接的方式反映社会变化对农民思想观念的影响。以往人们常常认为,农民是求稳守常、中庸无为、忍辱负重、知足常乐的。但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农民思想观念变迁的调查.却颠覆了人们心中以前对农民典型形象的定势。

  • 标签: 农民思想 观念变迁 调查 志书 杭州市萧山区 思想观念
  • 简介:我国目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了认真全面的贯彻落实,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初见成效,独立自主自办教务原则能够被绝大多数宗教组织和信徒所认同并自觉坚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已经成为宗教工作的主旋律,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宗教更大程度地探索与社会的和谐己经成为各主要宗教的自觉行动和发展方向。甘肃是一个多宗教多教派的省份。

  • 标签: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社会转型期 社会和谐 甘肃 调查 宗教事务管理
  • 简介:此次在先秦遗址的考古调查中,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较少,且部分遗存上限可能已进入旧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遗存发现较多,早期为典型的高台山文化遗物,晚期为具有宝山文化特征的东周遗存。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批介于早晚期之间一类新的遗存,可能会填补该区域的考古空白。

  • 标签: 青铜时代早期 早期铁器时代 叶赫 吉林省 先秦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存
  • 简介:2011年10月,考古工作者对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的情人堡和烧香粱子2处古代遗存进行了小规模的勘探和试掘,揭露出1座石砌房址,出土或采集了一批陶器、石器、骨角器、动物骨骼等遗物。初步判断时代为战国至西汉时期。

  • 标签: 四川木里县 娃日瓦村遗存 情人堡 烧香梁子 战国至西汉
  • 简介:宁夏南部固原地区宋夏之际.北宋政权通过依托战国秦长城挖设长城壕及局部新筑墙体.并通过在长城沿线修建堡寨、烽燧,沿边地带挖设边壕,构筑了当时抵御西夏进攻的长城防御体系。

  • 标签: 宁夏南部 秦长城 防御设施 南部地区 北宋 固原地区
  • 简介:行前信息搜索是游客旅游决策过程的首要步骤之一,而信息则会进一步影响游客的系列消费行为及其满意度评价。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黄山风景区为例构建了国内游客行前信息搜索测量量表和目的地游客满意度评价测量量表,并通过因子分析萃取出了上述量表的因子结构,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事后多重比较法检验了游客行前信息搜索行为的组间差异、检验了游客对目的地满意度评价的组间差异。典型相关分析则发现,“信息搜索的媒体导向”、“深入性信息”、“信息搜索的经验与中介导向”和“保健性信息”等国内游客行前信息搜索因子与目的地游客满意度评价因子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游客对“深入性信息”、“信息搜索的媒体导向”的关注程度较为有限。基于上述检验与发现,文章提出了黄山风景区提高游客满意度的若干举措。

  • 标签: 行前信息搜索 旅游目的地 满意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