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甲午晚秋,应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吴三雄之邀,前往考察。10月10日,气温骤降,大风扬沙,遮天蔽日。夜晚飘起雨夹雪,似考验我的意志。孙志成兄、夏生平友先后来电来短信,说敦煌气温降至零下,嘱我多穿衣服。次日晨,风雪依然紧迫,空气凌冽。要不要退掉票,推迟行程?此念一闪,即被我果断驱除。已计划先到莫高窟礼佛,然后与孙志成兄考察保护区,岂能因天气轻易改变?晚秋时节,雨雪交加,树叶披雪,路面湿润,空气清冷。出城区,见边山泛白,路边绿树黄叶,染以雪色,肃杀之气,凌然逼人。微信圈里,朋友们都晒雪景,晒冬衣,一片喊冷声。见我出行,诸友嘱我注意安全。温暖同时,也有几许凄凉。毕竟,冷天远行也算一件苦差事。

  • 标签: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局 莫高窟 敦煌 气温 空气
  • 简介:功勋卓著的大禹,在他的晚年不再延续先贤禅让的美德,而把天下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启创立了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见于典籍的奴隶制国家。但是夏的面目是模糊的,至今依然没有关于夏的确切的、有足够说服力的考古证明。在殷墟发现之前,商朝的面容也是模糊的。甚至周的面容在相当长的时间也是模糊的,只存在于典籍当中。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

  • 标签: 王朝 中国历史 奴隶制国家 模糊 说服力 典籍
  • 简介:1960年11月10日至12月1日,81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会议(简称“81国党的会议”),中国共产党应邀派团出席。在研究组团时,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兼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李井泉出现在代表团的名单上。李井泉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四川工作,很少涉外的他为何此时随中共代表团出访?

  • 标签: 出访 中共四川省委 中国共产党 中共代表团 新中国成立 中共中央
  • 简介:广盐利疏》出现时间当在正德十一年三月至六月之间,其作者并非黄佐,而是广总督陈金。该疏名称本为《复旧规以益军饷疏》,广为人知的《广盐利疏》之名是后来的收录者所加,并未体现该疏主旨。该疏以恢复秦绂旧规为名,实则是选择秦绂旧规和解冕、林廷选“新议”中最有利于增加广总督府盐利收益的制度因素,参以己意形成的“新规”,核心要求是恢复私盐“自首”制度,以增加军饷。该疏在陈金奏准施行后不到一年,就因有损朝廷盐利被户部署郎中丁致祥奏革,但最迟在万历年间又被变相恢复。

  • 标签: 《两广盐利疏》 黄佐 陈金 考证
  • 简介:手杖,俗称“拐杖”,古时称为“扶老”。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在《归去来辞》中写道:“策扶老以流憩”。从古至今,手杖既是老年人行动的伴侣,又是旅行家出游的手足。在我国,手杖的制作历史非常悠久。古时因形式、取材的不同,分别被人们称为藜杖、鸠杖、龙凤杖、筇杖、拐子杖等。1974年,我国的考古专家在广西平乐县的一座西汉墓中就出土了一件鸠杖,它表明我国至少在汉代就已经有了手杖。

  • 标签: 诗人陶渊明 归去来辞 筇杖 藜杖 从古至今 平乐县
  • 简介:不管是黑白色调的数码照片,还是黑白色调的钢笔画,它们都在无形之中遮住了运河影像本身的情绪,一组黑白相片,一组黑白画作,各自串联在一起,就各自变成了一个个等待播放的默片,挣脱了色彩的禁锢,给足了人们臆想的自由。

  • 标签: 运河 数码照片 钢笔画 色调
  • 简介:屠格涅夫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杰出的作家,与车尔尼雪夫斯基、契可夫、列夫·托尔斯泰等齐名。他的代表作《猎人笔记》、《父与子》、《罗亭》、《前夜》、《处女地》等,很受读者的喜爱。他的许多名言,诸如,“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明天,明天,还有明天,人们都在这样安慰自己,殊不知这个明天,就足以把他们送进坟墓”,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笔者想介绍的是屠格涅夫的篇散文诗——《对话》与《门槛》。虽然它们的篇幅很短,翻译成中文(译者巴金),不足千字,与前面所说的长篇巨著相比较,只能说是“小菜一碟”,然而其文字优美,含意深刻,让人百读不厌。

  • 标签: 屠格涅夫 散文诗 车尔尼雪夫斯基 《猎人笔记》 《父与子》 《处女地》
  • 简介:超豪华汽车品牌劳斯莱斯汽车携其亚洲首发-魅影“鎏金岁月”特别版车型与全球首发一流光熠世·幻影典藏版车型惊艳亮相2015上海国际车展,向中国消费者彰显了劳斯莱斯汽车Bespoke客户定制无与伦比的实力与令人惊叹的魅力,将超豪华汽车客户定制推向新的巅峰。

  • 标签: 劳斯莱斯汽车 客户定制 车型 上海国际车展 中国消费者 汽车品牌
  • 简介: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途径河南省焦作市区,在穿越地段中涉及数处古代民居,经省市文物部门研究决定,对其中保护最好、价值较高的处古民居建筑群进行重点保护,异地复建。2007~2013年,焦作市文物部门组织力量对处古民居建筑群进行了登记拆迁,经过多次调查选址,于2013~2014年在焦作市4A级景区圆融寺内进行了复建。

  • 标签: 南水北调 焦作市区段 古代建筑 清代 搬迁
  • 简介:1952年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分行成立后,先后办理了多种名称的储蓄业务,由分行和下属各支行实施操作,“保本保值定额储蓄”就是其中的一种。几年前,一位新疆南疆的好友给笔者带来数百张五十年代新疆各种储蓄存单。笔者在整理这些储蓄存单时,

  • 标签: 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分行 储蓄存单 定额 保值 储蓄业务 五十年代
  • 简介:基层文化工作是我们党整个文化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处于文化工作的前沿阵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文化工作的大局。本文根据个人在基层文化工作的体会,谈现阶段开展基层文化工作的思考。

  • 标签: 十八大精神 基层文化
  • 简介:李健吾这样评林徽因:一副赤热的心肠,日快,性子直,好强,几乎妇女全把她当作仇敌。细数起来,林徽因的女性朋友,似乎真是不多。夸她的几乎都是男人,骂她的几乎都是女人。

  • 标签: 林徽因 费慰梅 相知 李健吾
  • 简介:著名画家黄永玉与金庸曾经是同事,那时候人初闯香港,举目无亲,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谓“患难知己”。金庸对黄永玉赞不绝口,夸他是个“最接地气的画家”,是个全才。1981年7月,位老朋友在北京相见,万分高兴,追忆起三十年前的往事,不禁慨叹岁月匆匆。

  • 标签: 黄永玉 金庸 著名画家 三十年
  • 简介: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蜀中禅师圆悟克勤(1063—1135)在成都出任昭觉寺住持。他的师父法演(1024—1104),属与苏轼同时代的人。有宋一代,是中国佛教各宗派的建构完成(主要在唐代)后的一个大发展时期,禅宗的理论体系与传播系统更是日新月异,嬗变激烈。

  • 标签: 圆悟克勤 法演 昭觉寺 崇宁 中国佛教 蜀中
  • 简介:马汉三巧设鸿门宴,大汉奸们成为军统行动组的“盘中餐”/汪时瑕“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抗战胜利以后,随着军统在各地肃奸行动的展开,不少小汉奸纷纷落网。北平行营主任李宗仁要求军统北平办事处马汉三等立即拘捕平津一带的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大汉奸王克敏、王揖唐、汪时爆、殷汝耕等人。

  • 标签: 汉奸 人生 抗战胜利 鸿门宴 军统 委员会
  • 简介:一、韩国生育率的变化朝鲜战争前的1950年,韩国人口为2000万。战争结束后,韩国政府推行奖励生育政策,加之深受"多子多福"的儒教伦理影响,在韩国人特有的"生下来反正饿不死"观念驱使下,韩国出现了婴儿潮,人口暴涨。1960年韩国人口达到2500万人。这10年韩国人口年增加率为3%,每个家庭平均6.3名子女。韩国人口密度比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还高。1961年,朴正熙军政府认为人口暴涨会制约经济增长,采取控制人口政策,提出"不节制生育的后果不免是乞丐"的口号;

  • 标签: 人口政策 中国东部沿海 人口经济 儒教伦理 婴儿潮 经济增长
  • 简介:非洲大陆在20世纪经历了次经济转型。20世纪初,在西方资本主义扩张浪潮中,非洲沦为西方殖民地。殖民当局通过各种手段,包括经济手段与超经济的行政手段,强行推动非洲从传统经济向殖民地经济的转型。这次转型在二战前夕完成,非洲经济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1960年代非洲国家独立后,开始了第二次经济转型。为了消除殖民地经济遗毒,建立独立的民族经济,并且向现代化过渡,非洲国家先后经历了独立初期的仿效外部发展模式和1980年代的结构调整,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非洲国家在1990年代提出了“联合自强、自主发展”发展战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 标签: 非洲 20世纪 经济转型
  • 简介:仙人粄[sien^35in^11pan^31],是以"仙人草"[sien^35in^11ts^hau^31]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解暑良品,广东珠三角一带叫凉粉。仙人草又称凉粉草、仙草,一年生草本植物,喜生于坡地、沟谷之中,怡味甘凉,有清热解暑功效;是重要的药食用的植物资源,具有清暑、解热、利水的药用功能。梅州地区早有零星栽种,近年来因保健饮料的开发,仙人草作为经济作物在梅州各县被大面积栽种。

  • 标签: 凉粉草 保健饮料 清暑 广东珠三角 利水 植物资源
  • 简介:前不久,看到《福建致公》2014年第2期刊登的致公党厦门市委原副主委王起鹍撰写的《致公党早期领导人司徒俊葱的点滴史迹》(以下简称《史迹》)一文,附有董必武与司徒俊葱的一幅照片。这张照片看似普通,背后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史迹,它见证了中国致公党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情谊,并为致公党存在的独特价值和无可替代的作用提供了历史证明,极具史料价值。

  • 标签: 新政协 周恩来同志 海外华侨 宋子文 筹备过程 雅尔塔协定
  • 简介:崧泽时代的皖江岸因环境影响,宏观的聚落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东、西部,中部很少,微观的地形选择也具有一定规律,是以岗地边缘为最主要选址位置。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当地快速形成了以玉、石器为主体的文化特质,同时吸纳了邻近地区诸文化因素。这一阶段是皖江流域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对整个长江下游这一时期文化的崧泽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皖江 崧泽时代 聚落 文化 选址 文化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