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4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分别在B3LYP/6-311++g(d,p)和B3LYP/aug-cc-PVTZ理论水平下,系统研究了无水和水催化的OH自由与HBrO反应,即HBrO+OH和HBrO+OH+H_2O2个反应的微观反应机理,给出了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路径,并指出能量最低的反应通道.对于没有水参与的反应,由于OH自由进攻HBrO方式不同,存在顺式方向和反式方向2种进攻方式的反应路径;当有一分子水参与反应时,考虑HBrOH_2O复合物与OH自由的反应和HBrO与H_2OOH复合物2种反应情况,共发现4条不同的反应路径.这2种反应的所有路径均是在OH自由提取氢之前以氢键复合物形式存在,反应过程均为无势垒加合过程,总反应为放热反应.水对目标反应起催化作用,有效地降低了反应的势垒,可以加快OH自由和HBrO的消耗速度.

  • 标签: HBrO 自由基 反应机理 DFT
  • 简介: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异丁酰紫草素及其衍生物的捕获自由的活性.结果表明,分子内氢键结构对异丁酰紫草素及其衍生物捕获自由的活性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异丁酰紫草素及其衍生物具有高的键离解焓(BondDissociationEnergy,BDE),H原子转移难于发生.但是,它们容易发生电子转移,分子中引入吸电子取代(—CN,—NO2,—COCH3)可使阳离子自由的离子化势(IonizationPotential,IP)值相对于异丁酰紫草素升高,而引入推电子取代(-OCH3)可使阳离子自由的IP值相对于异丁酰紫草素降低.所研究的化合物均具有良好的捕获自由能力,尤其是分子中含有取代—OCH3化合物.以本体系为例,从理论角度提出了一种研究捕获自由的活性的方法.

  • 标签: 异丁酰紫草素及其衍生物 密度泛函理论 捕获自由基活性 氢原子转移机理 电子转移机理
  • 简介:在MP2/6-311++G**水平上优化乙烯酮自由与LiX(X=F,Cl,Br)形成锂键复合物.当卤素的电负性很强(如F元素),使得Li原子处于缺电子状态,此时,电子给体会把电子偏移向锂,形成共价性较强的锂键.而当卤素的电负性减弱时,锂键中主要成分逐渐变为离子键,并且此时锂键性质还要受电子给体影响.另外,由于HCCO为缺电子结构,电负性较弱且体积较大的卤素中的孤对电子会与HCCO之间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使得HCCO…Li—X键夹角变小,接近120°.锂键性质对HCCO…LiX(X=F,Cl,Br)复合物中Li—X的伸缩振动频率有直接影响.当锂键表现为共价性时,该频率红移,而当锂键表现为离子性时,该频率蓝移.但是,由于Cl的电负性与O的接近,C的电负性与Br接近所以,在O…Li…Cl和C…Li…Br中容易形成共振结构,导致远大于在其他复合物中的红移.

  • 标签: 乙烯酮自由基 锂键 自然键轨道理论 分子中的原子理论 量子化学
  • 简介:应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和密度泛函理论(DFT)对HO2+C2H2反应体系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在B3LYP/6-311G**和CCSD(T)/6-311G**水平上计算了HO2+C2H2反应的二重态反应势能面.计算结果表明,主要反应方式为自由HO2的H原子和C2H2分子中的C原子结合,经过一系列异构化,最后分解得到主要产物P1(CH2O+HCO).此反应是放热反应,化学反应热为-321.99kJ.mol-1.次要产物为P2(CO2+CH3),也是放热反应.

  • 标签: 密度泛函理论 HO2+C2H2 势能面 反应机理
  • 简介:针对甲酸乙酯(H(CO)OCH2CH3)与羟基自由(OH)的反应动力学展开了理论与实验研究.在理论方面,首先通过量化计算得到了在M06-2x/ma-TZVP水平下准确的反应势能面,随后利用多结构-扭转(multi-stucturetorsionMS-T)方法对转动非谐效应进行了研究,获得了非谐校正系数,最后基于传统过渡态理论并考虑Eckart隧穿效应获得了200~2000K温度范围的反应速率常数.在实验方面,开展了激波管实验来测定H(CO)OCH2CH3与OH的反应速率常数,基于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探测OH自由306.7nm的吸收线,并对反射激波后高温反应过程的OH浓度变化进行测量,从而获得了900~1321K温度范围的反应速率常数,并论证了理论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 标签: 甲酸乙酯 羟基自由基 激波管 激光吸收光谱 反应速率常数
  • 简介:以-·N-O-为自旋中心(SC),间苯为铁磁耦合单元(FC),苯、吡啶、哒嗪、嘧啶、吡嗪、三嗪为端(EG),设计一系列新型稳定高自旋分子.另外以-*N-O-为SC,苯、吡啶、哒嗪、嘧啶、吡嗪、三嗪为FC,苯为EG,又设计另一系列新型稳定高自旋分子,并通过AM1-CI方法计算,研究了不同杂环作为端或耦合单元对高自旋分子自旋多重度稳定性的影响.

  • 标签: 杂环 高自旋基态 双自由基 -·N-O- AMI-CI方法 双自由基
  • 简介:利用密度泛函理论PBE0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12种采用不同聚合位点的乙烯噻吩二聚体分子进行了全优化,得到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探讨了聚合位点对齐聚乙烯噻吩吸收光谱、电子亲和势、电离能和重组能的影响,并研究了聚合度对乙烯噻吩齐聚物吸收光谱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邻位聚合的乙烯噻吩二聚体的能隙最小,电离能EIP最小,电子亲和势EEA最高,最大吸收波长较大,吸收强度大,λmax=377.33nm,f=1.0242.随着聚合度的增加,齐聚乙烯噻吩的吸收光谱发生红移,吸收峰变宽,吸光度增大.十六聚体的最大吸收范围为500~1200nm,最大吸收波长为801.28nm时吸收值为7.003×10^5L·mol^-1·cm^-1.

  • 标签: 乙烯基噻吩 聚合位点 齐聚物 吸收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 简介:采用1-氨基蒽醌经酰氯化,合成含双键的单体,再与丙烯酰胺单体共聚,随后对共聚物进行了Hofmann反应,制得含伯胺侧和蒽醌生色团的水溶性聚合物.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紫外,可见光等测试手段对所合成的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含蒽醌生色团的水溶性聚合物的光致电子转移性能.

  • 标签: 蒽醌 水溶性聚合物 Hofmann反应 电子转移
  • 简介:采用微波技术消解聚合物塑料样品,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聚合物中的铅(Pb)和镉(Cd)含量,并建立了优化的样品消解程序和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测定中Pb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Cd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1%,对标准物质的测定值与标准值基本一致。方法具有效率高、污染小的优点,方法准确,可靠。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微波消解 塑料
  • 简介:抗氧剂是重要的聚合物稳定化助剂,文章全面而系统地综述了聚合物抗氧剂工业的理论研究进展和技术开发趋势,进而归纳了近十年来国内外抗氧剂品种的主要结构和应用特征,旨在推动国内抗氧剂工业的技术进步。

  • 标签: 抗氧剂 碳自由基捕获剂 受阻酚抗氧剂 辅助抗氧剂
  • 简介:相态变化主要有物理转变和化学反应两类。物理转变包括结晶/熔融、液晶转变等相转变、玻璃化转变;化学反应包括聚合、固化、交联、氧化和分解等。由于氟聚合物的使用环境温度与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比较接近,笔者主要借助DSC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红外原位反应池、高温高压反应池等仪器研究了氟聚合物在相态转化过程中的相关物理性能变化,探讨了相态转变时分子链锻是否会发生变化。

  • 标签: 氟聚合物 相态变化 液晶转变 分子链锻
  • 简介:细致组态原子结构模型一般适用于高温低密度等离子体。细致组态原子结构模型将有界自洽场原子结构模型与Saha方程耦合在一起,考虑自由电子背景对束缚电子能级的影响,通过自洽迭代达到离子结构计算自洽和等离子体自由电子背景自洽。该模型对较大温度密度范围内的等离子体适用,然而在一定的温度密度范围内,等离子体内存在的组态很多,细致组态原子结构难以计算。这使得该模型难以应用到离子组态数目巨大的重元素上去。为此文章通过合并组态来快速计算等离子体细致组态原子结构,避免人为的丢掉部分高激发组态从而丢失一定的精度,并为将HFSBS方法应用到中、重元素开辟一条可能的途径。

  • 标签: 原子结构模型 结构计算 组态 低密度等离子体 Saha方程 自由电子
  • 简介:采用最近导出的普适分析型嵌入原子模型[generalembeddedatommethod(GEAM)],对BCC结构的Fe元素进行了描述。计算了元素Fe的单空位形成能,双空位结合能,弹性常数,结构稳定性,在(100)、(110)、(111)面上的表面能,以及元素的声子谱。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相符合

  • 标签: 普适嵌入原子模型 弹性常数 表面能 空位形成能 声子谱
  • 简介: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朱棣文(StevenChu)、科昂-唐努日(ClaudeN.Cohen-Tannoudji)和菲利普斯(WilliamD.Phillips),表彰他们“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陷俘原子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更精确地研究基本现象以及测量某些基本物理量。

  • 标签: 激光致冷 原子 诺贝尔物理学奖 基本物理量 激光冷却 朱棣文
  • 简介:原子光谱的误差特点收稿日期:1997年11月3日郑章华(广西师大桂林541001)1氢光谱的系统误差氢光谱谱片经过拍摄、冲洗、测片等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系统误差,如果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操作规范,许多系统误差可以减小甚至避免。但由于棱镜摄谱仪自身特点,...

  • 标签: 系统误差 氢原子光谱 棱镜摄谱仪 线色散率 空气折射率 线性内插法
  • 简介:采用火试金预富集Al2O3催化剂中的铂,硝酸-盐酸溶解贵金属,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Al2O3催化剂中的铂。实验研究了配料方案、灰吹条件,并讨论了测定过程中存在的元素干扰,用于测定实际样品中铂,其加标回收率在97.7%-102%,相对标准偏差0.97%-2.7%。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实用,适用于实际样品分析。

  • 标签: Al2O3基催化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简介:从Rutherford的氢原子模型出发,用经典电动力学方法探讨氢原子的稳定性,得到了波函数为电磁场电标势的薛定锷方程,论证了电子自相干效应是氢原子保持稳定的原因。

  • 标签: 电子自相干效应 薛定谔方程 波函数
  • 简介:将作者提出的普适的嵌入原子模型应用到碱金属元素,给出了碱金属族元素的嵌入原子势函数,并用它计算了碱金属元素的弹性常数,计算值与已有的实验值符合得很好,同时,现在的势函数能正确预言碱金属元素的结构稳定性。

  • 标签: 碱金属 EAM模型 弹性常数 结构能量差
  • 简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发射光谱法分别测定了酸雨中的钾、钠、钙、镁4种元素的含量,并对两种方法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标准曲线、方法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干扰及消除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均可用于酸雨中钾、钠、钙、镁4种元素的测定。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 原子发射光谱 酸雨 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