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针对孝感电网10kV电容器组发热问题频发的情况,对近2年电容器组的发热问题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导致电容器组发热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是接触面处理工艺存在问题。通过对发热接触面的分析,指出了接触面处理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了接触面处理的正确工艺,以便在电容器组发热缺陷处理时更有针对性。

  • 标签: 电容器 发热 原因分析
  • 简介:通过对比研究市场上现有光伏接线盒的散热性能,对接线盒进行改进,从盒盖形状、散热模式、焊接方式三方面考虑,创新光伏接线盒组件,使之成为能够大幅度提高能源效率的工具,在太阳能电池进行光电效应时,避免大量的热量堆积,导致效率降低,并且从环保和便捷角度,新接线盒将具有取材简便、制作简单等特点,在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光伏效应 新能源 接线盒 散热
  • 简介:聚氨酯(PU)是目前合成材料中十分重要的品种,具有可发泡性、高弹性、耐磨性、高黏接性以及极好的绝缘性能,被广泛的应用在航天、电子、生物等领域作为胶黏剂、灌封剂、阻尼减震材料和生物高分子材料等。利用酸酐与聚氨酯预聚体的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的含有均苯四酸二酰亚胺结构的聚氨酯-酰亚胺(PUI),着重研究了均苯四酸二酰亚胺结构对共聚物的热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 标签: 动态力学性能 嵌段聚氨酯 二酰亚胺 热性能 生物高分子材料 聚氨酯预聚体
  • 简介:摘要及时发现变电站运行设备发热,是预防变电站发生火灾或者大范围停电的重要措施。了解变电站运行设备的发热的原因,有助于对变电站运行设备的发热情况进行监控,从而保证变电站运行的正常和安全。

  • 标签: 变电站 运行设备 发热原因 监控方法
  • 简介: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NEMD)方法模拟了立构规整的乙丙交替共聚物(alterna—tingisotacticPEP)和聚乙烯(PE)分子链的热传导过程,研究了支链对高分子链导热率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均方回转半径、径向分布函数以及均方位移与导热率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了高分子链中热输运的微观机理.通过比较发现,主链上含支链的高分子链导热率较低;均方回转半径显示,高分子链的构象越稳定,导热率越高;径向分布函数显示,主链上碳原子分布越紧密,导热率越低;均方位移分析结果表明,主链上的支链使高分子链中的原子运动加剧,从而导致导热率降低.

  • 标签: 高分子链 支链 非平衡分子动力学 导热率 原子运动
  • 简介:摘要目前,真空断路器已取代油断路器成为电网10kV电压等级开关设备中中压配电网负荷分配和故障排除的主要开关设备。在日常维护和操作过程中,对开关柜过热故障的危害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高效、经济的维护措施和方案对提高10kV供配电网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10KV开关柜 发热原因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201X年X月,公司在开展年度春季变电站电力设备定检工作时,检修公司电气试验班到新疆某750kV变电站做设备预防性试验等各项技术监督、检测工作、试验后发现220kV户外隔离开关回路电阻出现超标现象,引起隔离开关触头发热现象,经检修人员检查,隔离开关机械尺寸均符合厂家要求,在对隔离开关回路电阻超标问题进行试验分析论证探讨后,找出了隔离开关回路电阻超标的主要几个原因。本文对隔离开关回路电阻超标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有效提高电网安全和供电可靠性,避免巨大的安全事故和财物损失。

  • 标签: 隔离开关 回路电阻 触头
  • 简介:用5-硝基水杨醛与乙二胺缩合,制备了Schiff碱配体.将其与过渡金属Cu(Ⅱ)和Co(Ⅱ)在80℃水浴中搅拌回流1h,分别形成草绿色和朱红色沉淀,合成出了2种新型的Schiff碱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荧光光谱、摩尔电导率等分析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组成、结构确定,热稳定性强,荧光光谱数据证明配体和配合物都具有荧光性质.用蛋氨酸光照法测定了配体和配合物的生物活性,配体生物活性较低,但形成配合物后活性大增,说明配合物对超氧离子自由基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 标签: 5-硝基水杨醛 SCHIFF碱 生物活性 荧光性质
  • 简介:目的:提出一种适用于全封闭冷却结构的电机热性能优化模型,设计一台600kW的高速列车用永磁牵引电机。创新点:1.通过耦合局部流体动力学模型的方法求解电机复杂冷却风道内的对流传热系数,并在全局热网络模型的框架内得到快速、准确的电机温升结果以用于结构优化;2.在冷却风道中引入栅格结构,采用热性能分析模型优化冷却结构,提升电机热性能;3.通过三维流体动力学模型计算电机局部温升最大值,并提山一种预测特定结构下电机铁损工作阈值的工程方法。方法:1.采用热网络法建立全局热网络模型(图3),并通过耦合局部流体动力学模型计算风道内的热网络参数(图4和6);2.应用田口设计法对电机风道结构进行优化,并研制样机进行验证(计算与试验结果见表5);3.假设铁损的谐波附加值与磁密值成正比,通过三维流体动力学模型计算给山端部绕组、永磁体温升值与铁损的预测曲线,并用样机试验进行验证。结论:1.采用全局热网络和局部流体动力学建模的方法可以快速、正确地计算复杂冷却结构下的电机温升分布,且优化后的冷却结构至少可以提升文中电机15%的热性能;2.本文提出的优化模型适用于全封闭风冷或者水冷等冷却结构相对独立且尚无经验公式可参考的电机热性能优化设计;3.铁损工作阈值的预测方法可以为电磁和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 标签: 热网络模型 流体动力学 永磁电机 全封闭强制风冷
  • 简介:目前,国内没有关于半钢发热剂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只能根据组分范围分别检测各个组分,不仅耗时而且使用的大量化学试剂对环境造成污染。故研究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快速测定半钢发热剂中Si,P,S的方法。采用粉末压片制样,研究其制样条件,包括磨样时间、压样时间和压力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采用其它方法定值提供的检测样品,作为x-射线荧光光谱法内控标准样品,采用经验系数法进行基体校正,通过解谱拟合建立校准曲线,校准曲线建立后仪器建立漂移校正程序。实验结果精密度好,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15%-1.3%。准确度满足生产需求,实验方法可用于快速检测半钢发热剂化学组分。

  • 标签: X-射线荧光光谱法 快速测定 半钢发热剂 方法研究
  • 简介:金属有机配合物在磁性、荧光、分子吸附和半导体等多功能材料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零维铈(Ⅳ)配合物ECe(dipic)。]·2(Hpa)·2H2O(2,6一Hzdipic=2,6一吡啶二羧酸,pa=对氨基吡啶),并通过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f空间群,a=1.09437(10)nm,6—2.05263(18)nm,c=1.58776(14)nm,β=106.0850(10)°,Z=4,V=3.427(1)nm2,Dc=1.670g/cm。,Mf一861.72,A(MoKa)=0.071073nm,μ=1.41mm-1,F(000)=1728,R=0.0396,wR一0.1073,符合,〉2d(I)的独立衍射点4997个.铈(1V)离子被3个完全去质子化的羧基围绕,整个分子实体显负电,平衡电荷由质子化的对氨基吡啶提供.在该配合物中,N—H…O和o~H…O氢键对增强配合物的稳定性起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晶体结构 铈(Ⅳ)配合物 2 6一吡啶二羧酸 热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