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提出一种新型的车牌定位方法与字符识别方法。在整个车辆图片中,车牌区域具有对比度高,形状规整等特点,运用彩色像素统计法直接对车辆图像进行车牌定位,对提取的车牌进行滤波和锐化,抑制噪声对车牌区域的干扰,最后对类间距离差别较大的字符类型制作多个模板,来达到模板的更有效匹配。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对车牌定位、字符的提取和识别具有精确度高、运算时间少且鲁棒性好的优势。

  • 标签: 车牌 定位 彩色像素统计 模板匹配 字符识别
  • 简介:开展了扫描控制工艺研究,找到了扫描稳定性控制工艺的基本要素,从膜料预熔、挡板打开前的预扫描、挡板打开后的扫描几个方面进行优化,改进了扫描工艺,有效提高了镀膜蒸发的稳定性。

  • 标签: 扫描 控制技术 电子枪 控制工艺 稳定性 挡板
  • 简介:应力控制技术的目的是研究大口径元件装校和安装过程中引入的应力对面形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控制方法,实现应力控制装校,尽可能校正上述3种原因造成的面形误差。利用Ansys软件建立反射镜和晶体的装校应力与面形关系模型,建立模拟实验平台,验证理论模型,寻找最优化的装校方案,形成应力控制装校技术的工艺指导文件。

  • 标签: 应力控制技术 光学元件 装校 ANSYS软件 面形误差 模拟实验平台
  • 简介:跟踪系统采用光电经纬仪工作模式,采用Kalman预测滤波技术对计算机接受到的传感器数据(包括电机编码器反馈信号、电视脱靶量信号)进行滤波预测,提供准确的位置、速度信息,进行有效预测外推,可以有效提高跟踪系统对机动目标的跟踪性能,实现对目标的稳定跟踪。

  • 标签: KALMAN滤波 预测技术 跟踪系统 控制技术 应用 反馈信号
  • 简介:为了充分利用原有机电控制技术试验台,满足机电控制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并为先进控制系统研究提供实验平台,改造了原有的机电控制综合实验装置.该装置以电机为实验对象,增加实验对象加载装置,用VC++编写了控制界面,通过PC及PLC两级控制,完成电机特性测试、机电传动系统控制等实验内容.经使用表明,该套实验装置操作简单、开放性好、实战性强.通过本实验台,可提髙学生动手能力,完成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 标签: 机电控制 实验系统 PLC 两级控制
  • 简介:为了实现侵彻弹药的高效毁伤,硬目标侵彻引信必须完成最佳炸点识别和起爆控制任务。对比研究了两类炸点精确控制方案:一类是基于侵彻深度经验公式,另一类是基于侵彻引信记录装置中的高g值加速度计测量信息。前者的精度完全依赖于先验信息,而后者的精度则取决于冲击加速度的精确测量和控制算法的实时解算。给出了基于伪自相关的空穴识别算法。冲击加速度信号自乘实现调频脉冲压缩,再通过低通滤波即可提取出平滑的侵彻信号包络线。进一步,详细推导了实时计算侵彻深度的积分算法。利用数学仿真的侵彻两层钢靶和实测的侵彻五层混凝土靶冲击加速度进行了算法验证。空穴识别算法能够准确识别出侵彻介质的层数,而冲击加速度的双积分与弹体实际位移保持一致,相对误差约3%。

  • 标签: 硬目标侵彻引信 经验公式 高g值加速度计 空穴识别 侵彻深度
  • 简介:采用水热合成方法构建了基于Preyssler型多酸[S5W30O110]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其分子式为[HKS5W30O110]·(2,2-Hbpy)8·2H2O(1,bpy=bipyridine).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化合物1是由S-中心的Preyssler型多酸作为模版,被2,2-联吡啶分子包围形成的核壳结构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这是第一例基于S-中心Preyssler型多酸的超分子核壳结构.其中质子化的2,2’-联吡啶有机基团通过静电作用与Preyssler型多酸分子构筑成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1.79505(2)nm,b=1.83478(2)nm,c=4.12816(4)nm,α=85.0610(10)°,β=80.6160(10)°,γ=60.7210(10)°,晶胞体积为11.7002(2)nm3.

  • 标签: 多金属氧酸盐 晶体结构 超分子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 简介:利用水热方法合成了一种Keggin型多酸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化学式为(Hpydz)Na[Co(pydz)4(H2O)2][SiW(12)O(40)]·3H2O(pydz=pyridazine).单晶X-射线研究表明,在该化合物中,Keggin型多阴离子与钠离子连接构筑成三维孔状结构,其中钴-哒嗪阳离子有机基团作为客体分子,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存在于三维孔道结构中,构筑成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a=1.9377(2)nm,b=1.6788(2)nm,c=1.7680(2)nm,α=90°,β=98.612(3)°,γ=90°,V=5.68651nm3.

  • 标签: 多酸 三维结构 晶体结构 客体分子
  • 简介:在低Reynolds数条件下,翼型绕流的上表面边界层由于抗逆压梯度能力变差容易发生流动分离,从而形成长层流分离泡.分离泡通常是非定常的,会诱发边界层的转捩、再附并形成湍流边界层.这个过程会使翼型的气动性能急剧下降,并伴随着强非线性效应.转捩后形成的湍流边界层也会产生高摩擦阻力.针对这种现象,文章以NACA0012翼型为例,通过隐式大涡模拟研究了有效的主动控制方案.为了统一分离控制技术和湍流边界层减阻技术,研究了在平板或槽道湍流中取得较好控制效果的壁面垂向反向控制方案.首先利用隐式大涡模拟研究了低Reynolds数条件下NACA0012翼型绕流的流场特征.其次分析并验证了反向控制方案在分离区控制流场的可行性,发现反向控制在分离区的作用相当于基于流场信息的壁面抽吸控制,且控制具有实时性和高效性,控制抽吸了前缘的低能流体,使得翼型前缘附面层变薄,并增强了其抗逆压梯度的能力,较大程度提高了翼型的气动性能.最后在湍流边界层验证了其减阻控制效果,发现反向控制阻断了流向涡的法向输运,抑制了涡结构的发展,并减弱了猝发过程,使得湍流的高摩阻力得到了有效降低.

  • 标签: 低Reynolds数 NACA0012翼型 隐式大涡模拟 主动控制 湍流边界层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提升与发展,其运用也越来越广泛,而对于其安全控制技术的提升也非常有必要性。尽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但是客观来说也不是绝对成熟,所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需要掌握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技术,这对于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自身安全系数和保证工作质量都有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技术进行探究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再分析给出具体的建议,希望能够加快我国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技术发展。

  • 标签: 电力系统 自动化技术 安全控制技术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热控技术在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红雁池分公司2号炉引风机变频控制中的应用。通过严谨的逻辑、合理的时序实现了引风机变频器故障后,引风机自动投入工频运行。

  • 标签: 热控技术变频控制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为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电力系统控制模式不断发展,集控运行控制模式属于当前最为先进的控制模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电力系统管控模式。集控运行控制模式其应用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电子技术等先进技术,在发电厂管理及能源开发领域应用较为广泛。

  • 标签: 发电厂集控运行 控制模式 应用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为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电力系统控制模式不断发展,集控运行控制模式属于当前最为先进的控制模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电力系统管控模式。集控运行控制模式其应用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电子技术等先进技术,在发电厂管理及能源开发领域应用较为广泛。

  • 标签: 发电厂集控运行 控制模式 应用技术
  • 简介:提出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设计工厂电气控制课程的实验,并给出一个实验作了详细说明。通过这些实验,将有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学习利用MATLAB/SIMULINK解决电气控制问题。

  • 标签: MATLAB/SIMULINK 电气控制 仿真
  • 简介:摘要在实际的排涝工作中,想要确保电器设备能够正常的运行,维护泵站安全的工作,就要确保所选择的泵站机电设备,可以及时的检测出有故障的电流,与此同时,还要准确的把电源切断。因此在机器正常工作运行的情况下,所选择的设备可以在正常的工作电流下进行。与此同时,相关技术人员对其也要足够的了解,以便对故障进行处理。

  • 标签: 排涝泵 站机电自动化 控制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区域对能源的需求也急剧增加,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在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不断完善,风能在电力系统的地位也逐渐提高,成为新能源发电的主要趋势。文章围绕风力发电并网技术,阐述了风力发电并网技术对电能质量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措施。

  • 标签: 风力发电 并网技术 电能质量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等领域创造了丰硕的成果,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本文分析了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背景和发展现状,总结了其发展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在现代化信息社会背景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 标签: 计算机 控制技术 应用 趋势
  • 简介:摘要随着清洁能源装机容量不断增加,环保指标考核力度日益严格,燃烧煤种经常发生变化,火电机组运行环境复杂多变。要求火电机组在满足环保排放前提下,具有更宽的负荷调节范围、更快的变负荷速率、更高的负荷调节精度和一次调频能力,这就对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标签: 智能控制技术 火电厂 应用现状 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