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由条带和流向涡的循环再生构成的近自维持过程(self-sustainingprocess,SSP)是湍流产生和维持的重要机制.文章通过对最小槽道的直接数值模拟(directnumericalsimulation,DNS)获得近自维持过程的流场数据,采用正规正交分解法(properorthogonaldecomposition,POD)对该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了不同流向和展向尺度的特征模态,通过将Navier—Stokes方程在这些模态上进行投影,得到近自维持过程的降阶模型,并采用DNS数据对降阶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了评价.该模型被初步应用于大涡模拟近模型的构造.

  • 标签: 壁湍流 降阶模型 正规正交分解 直接数值模拟 壁模型
  • 简介:建立以导电回线为目标体的三分量瞬变电磁系统标定模型,推导出单一Z分量激发下X、Y、Z三分量响应的表达式,计算并分析了吊在不同高度、不同倾角下的响应特征。本文为三分量瞬变电磁系统的测线响应标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瞬变电磁 三分量响应 导电回线 标定
  • 简介:预测类Apollo返回外形在高焓来流下的气动热特性,研究网格Reynolds数、面温度、多种化学反应模型以及限制器对预测热流的影响.采用ESI-CFD-FASTRAN软件作为数值模拟平台,使用基于温度梯度及分子扩散效应的热流模型;空间离散采用Roe-FDS格式,时间推进采用点隐式;采用等温面条件.数值计算表明:(1)热流在返回头部驻点处达到一个极值,沿着面热流不断下降,经过返回肩部热流有突越上升;(2)满足网格Reynolds数小于10的网格获得的热流较为准确;(3)使用Gupta模型计算得到的热流与Park85模型得到的类似,但是获得的热流分布类似;(4)采用湍流模型获得的头部肩部热流结果与层流结果相同;(5)二阶min-mod限制器实现了高阶格式,其计算得到的热流结果在肩部略高,但是整体分布略低于不带限制器的格式.因此,在计算中采用满足网格Reynolds数面网格,采用带限制器的高阶格式计算获得的热流分布更加准确;由于头部热流主要贡献并非来源于湍流,因此对于肩部热流采用层流模型足够准确.

  • 标签: 返回舱 气动热 肩部热流 数值模拟
  • 简介:介绍了直升机机载光电吊的应用背景、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主要以警用机载吊为对象,分析了该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行相关研究的具体思路和方案.

  • 标签: 吊舱 直升机 机载 光电 对象 系统
  • 简介:TN2499020917硅、锗片的激光损伤及加固研究=LaserdamageandstrengtheninginSiandGe[刊,中]/龚辉,王明利,李成富,程雷(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上海(201800))∥光学学报.—1998,18(6).—677-681利用YAG脉冲激光在二种脉宽下(10ns、250μs),对Si、Ge片进行了损伤研究,分别给出了表面损伤机制,并利用镀金刚石膜、介质膜和激光预辐照进行加固,讨论了加固效果。图8表3参4(严寒)

  • 标签: 激光损伤 脉冲激光 加固研究 金刚石膜 安全与防护 损伤机制
  • 简介:TN2495063686军用激光防护滤光镜=Militarylaserprotectionfilters[刊,中]/冯包根(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湖北,武汉)//光电子技术与信息.—1994,(1).—23—25简要叙述现有的激光防护滤光镜,当前军队采取的激光防护手段及未来激光防护滤光镜的发展趋势。

  • 标签: 激光防护 滤光镜 光电子技术 安全与防护 技术研究所 发展趋势
  • 简介:为了研究厚椭圆形封头热拉伸成形,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其变形规律,根据模拟结果,设计坯料直径及模具尺寸,并进行对比试验,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分别采用了经验公式Do=K((Dp+t)+h+5%Dp=534及等体积法D0=(V×4/πt)^1/2=524(体积V由AutoCAD三维模型求得)计算坯料尺寸,获得了不同的坯料直径。

  • 标签: 有限元模拟 椭圆形封头 拉伸成形 厚壁 AUTOCAD 坯料尺寸
  • 简介:为了研究奥氏体钢作为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第一候选结构材料时的蠕变寿命,利用有限元方法和Larson-Miller蠕变寿命外推模型,结合奥氏体钢的辐照后蠕变断裂实验数据,探讨了热流密度、厚和冷却剂入口温度等参数对蠕变寿命的影响,分析比较了AISI316、冷加工AISI316及含Ti冷加工15-15Ti的辐照后蠕变性能。结果表明:奥氏体钢的辐照后蠕变寿命随热流密度、厚和冷却剂入口温度的增大而减小;冷加工处理并没有提升奥氏体钢的辐照后蠕变寿命,而含Ti冷加工15-15Ti具有较优异的辐照后蠕变性能。

  • 标签: 奥氏体钢 辐照后蠕变 蠕变寿命 CFETR 第一壁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用电需求的日益增长,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不断加快,电力通信安全形势有所恶化,电网建设的标准和配网通信网络安全面临新的挑战。本文简要概述了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中的网络安全管理问题,从影响信息安全的各种因素入手,探讨了一些应对措施。

  • 标签: 配电自动化 通信 网络安全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用电需求的日益增长,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不断加快,电力通信安全形势有所恶化,电网建设的标准和配网通信网络安全面临新的挑战。本文简要概述了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中的网络安全管理问题,从影响信息安全的各种因素入手,探讨了一些应对措施。

  • 标签: 配电自动化 通信 网络安全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的互联网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安防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针对安防网安全检测与防护展开分析,首先介绍了安防网,其次阐述了安防系统未来发展方向,最后从安防监控性能、具体工艺、供电系统、防雷接地方式、系统设备安全性以及加大安防监控系统安全防护力度、构建安防安全网络监控系统、发挥防火墙优势、通过数字证书实现纵向认证等角度提出了安全检测与防护的建议,目的在于提高安防网运行可靠性。

  • 标签: 互联网时代 安防网安全检测 防护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被各个行业广泛应用和推广的前沿技术,这项技术使电力系统实现了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也成为推进企业发展的有效保障之一,在其应用发展和深化过程中,如何对其进行安全防护的问题予以解决,成为目前关注的重要课题。针对物联网的特点,本文对电力物联网安全防护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供读者参考。

  • 标签: 电力物联网 安全 防护技术
  • 简介:摘要电力营销信息系统一方面关乎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与安全,另一方面牵动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但电力营销信息系统在实际运行中,面临着诸多的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网络安全运行。本文对电力营销信息系统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了评述和分析,并提出有效解决策略。

  • 标签: 网络安全 电力营销信息系统 防护策略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0kV架空线路作为我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我国电力供应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相关人员应当做好线路的检查维护工作,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处理措施。导致10kV架空线路故障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外部环境以及线路自身问题等,针对这些因素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线路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本文首先对10kV架空线路故障的原因进行了简单阐述,分析了线路故障的类型和排查方法,最后提出了10kV架空线路的防护措施,为相关线路的维护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10kV架空线路 故障原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电力系统及其架构作为维持社会生产生活基本能源的重要支撑,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依赖于电力调度安全运行机制的健全,在社会各行业基于电力能源使用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做好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管理是提高电力调度质量的必经之路。

  • 标签: 电力调度 安全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根据流体弹塑性内摩擦侵彻理论,系统地提出了超高速动能武器打击侵深、成坑范围和地冲击效应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获得了超高速弹体以速度为1000~5000m·s-1侵彻岩石的侵深、成坑范围和地冲击压力波时程曲线实验数据。将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理论模型和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建立了超高速动能武器打击地冲击效应与浅埋爆炸之间的等效计算关系,提出了抗超高速动能武器打击最小安全防护层厚度的计算方法与“软硬结合、分层配置”的遮弹防护技术方案。

  • 标签: 超高速武器 半流体侵彻 内摩擦状态 成坑效应 地冲击效应 防护技术
  • 简介:利用卟啉(Heroin)具有模拟酶的功能,与多碳纳米管(MWCNTs)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过氧化氢(H2O2)生物传感器。首先,利用Hemin与MWCNTs之间的π-π键作用,在超声分散下制备Hemin/MwcNTs纳米复合物;采用滴涂技术并在nafion的作用下将其固载在电极表面,制得该H2O2生物传感器(nafion/Hemin/MWCNTs/GCE)。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对合成的纳米复合物进行了分析;采用扫描电镜(SEM)对电极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考察了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并对传感器的行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最优条件下,此修饰电极对H2O2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电流与H。0:的浓度在6.0×10-7-1.8×10-3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2.0×10-7mol/L。此传感器制作简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稳定性及重现性。

  • 标签: 卟啉 多壁碳纳米管 过氧化氢 生物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