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污水处理过程对环境雌激素的不完全去除是水环境中雌激素污染物浓度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采集焦作市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工艺的出水,以雄性金鱼(Carassiusauratus)为受试生物,采用体内生物测试方法研究各处理工艺对环境雌激素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所有主要处理工艺的出水(稀释体积分数为5%和10%)均显著诱导了雄性金鱼体内VTG(卵黄蛋白原)的表达并显著抑制了雄鱼性腺的发育。对于5%污水暴露组,雄鱼体内VTG诱导水平随污水处理进程的深入而降低,且氧化沟为环境雌激素的主要去除工艺。10%曝气沉砂池出水和10%生物选择池出水由于毒性作用,限制了雄鱼体内VTG的诱导。5%二沉池出水暴露组鱼的GSI(性腺成熟系数)最高(0.57%),暴露于10%曝气沉砂池出水的鱼GSI最低(0.36%)。污水处理工艺并不能完全去除雌激素污染物,尾水中的环境雌激素能够对雄性金鱼产生雌性化效应,暴露于受纳水体的鱼类存在雌性化风险。

  • 标签: 环境学 污水处理厂 环境雌激素 金鱼 暴露 去除
  • 简介:为了研究现有水处理工艺对病毒的处理效果,评价水体安全状况,利用荧光染料SYBRGreenI对病毒核酸物质染色,结合流式细胞计数法(FlowCytometry,FCM)对某饮用水净化厂和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工艺中水样的病毒含量进行定量检测及比较研究。为了更加准确地利用流式细胞法评估水样中病毒含量,对水样的固定、染色和稀释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检测到的病毒含量随着戊二醛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少;高温染色(80℃)可有效防止低估水样中的病毒含量;利用Milli—Q纯水作为稀释液所产生的背景值较小,有助于病毒群落的分离。仪器对病毒的最低检出限为4.04×10^4counts/mL(R2=0.99),实现了利用流式细胞法对水样中病毒含量的快速有效测定。将该方法应用于饮用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病毒去除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饮用水净化厂的活性炭一超滤膜工艺可有效去除饮用水源水中的病毒,经超滤膜处理后的水样的病毒含量低于检测限;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生物处理工艺中水样病毒量突增,这可能是由于作为病毒宿主的细菌含量升高而导致,全套污水处理工艺对水体中的病毒含量没有明显降低和改善。

  • 标签: 环境学 病毒 流式细胞法 饮用水 污水
  • 简介:啤酒废水具有有机物含量高、悬浮物浓度高、温度高、pH值变化大及可生化性较好等特点,生化处理成为国内外啤酒废水处理的主要工艺。公司采用“水解酸化-两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啤酒废水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废水pH在8~9,SS、CODCr、NH3-N平均浓度分别为710mg/L、1910mg/L、49mg/L时,处理后出水pH在6.5~8.5,SS、CODCr、NH3-N平均浓度分别为52mg/L、70mg/L、11mg/L,SS、CODCr、NH3-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96%、77%,满足啤酒废水排放标准的要求。该工艺对废水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 标签: 啤酒废水 水解酸化 生物接触氧化 两级接触氧化 废水指标
  • 简介:一、头部被撞击如果同别人相撞或跌倒撞击到头部而起个大包也许不用太担心,但若出现高烧、呕吐、痉挛或流出透明的体液(血清、脑积液)是,要赶快送医院!

  • 标签: 应急处理 撞伤 撞击 头部
  • 简介:样品前处理是有机污染物应急监测中的重要环节。介绍了热分离进样杆、分散液液微萃取、搅拌棒吸附萃取、固相微萃取等适合于有机污染物应急监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并概述了它们在环境分析领域的应用进展。如何将这些前处理技术与自身拥有的应急监测设备有效结合是环境监测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环境保护 应急监测 有机污染物 样品前处理 综述
  • 简介:石油开采和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其成分复杂、稳定性高、处理难度大,已成为影响石油生产的主要污染因素,因此寻找出合理的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十分必要。文章综述了稠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和不同油田针对其污泥采用的工艺流程,着重介绍了热解处理的原理和试验方法,并且对含油污泥处理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 标签: 稠油污泥 处理技术 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