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为了寻找钻井固化物中石油类含量测定的最佳萃取条件,使用四氯化碳振荡萃取,利用红外测油仪进行比色的方法,通过对样品含水量、样品颗粒大小、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等因素进行实验验证。确定了最佳的萃取条件:含水量为3.90%,经过简单处理不需要过筛,室温下水平振荡30min。测定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0%~9.40%,加标回收率为82.2%~108.0%,检出限为0.014mg/g。

  • 标签: 钻井固化物 石油类 红外法 相对标准偏差 加标回收率
  • 简介:通过大量实验,分别探讨了数种无机和有机添加剂的加量、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废钻井液固化效果的影响,优选出对固化处理废钻井液有显著效果的固化剂及相对较好的添加剂配方a、b,并对其固化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a配方可作为填充物的最佳配方,其主要指标都已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和GB3550-83标准;b配方用于道路施工,其抗压强度和抗塌落程度已达到国家二级公路标准.

  • 标签: 废钻井液 固化处理技术 固化剂 配方 实验研究 固化处理
  • 简介:为了达到"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的目的,胜利油田对废钻井液固化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钻井液的有害成分及固化处理的作用机理,在确定了固化物设计指标的前提下,进行了大量实验室分析、检测及试样配比研究,得到了适合不同钻井液体系的固化处理配方,并对复合固结材料进行了击实、抗干湿、抗冻融等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28d后,复合固结材料的抗压强度一般为0.5~1.5MPa,可用于铺设简易道路或修建井场用.另外,在废钻井液中添加固结材料、稳定剂及骨料,并利用废钻井液的潜在活性,使其成为具有硅酸盐凝胶结构或水泥石结构的建筑材料,可以进行砌体施工.该项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标签: 废钻井液 固化处理 变废为宝 以废治废 井场 复合
  • 简介:为了探讨水基钻屑固化填埋对周边土壤环境的影响,以西南某页岩气田为例,选取了3处具有代表性的井场,先对水基钻屑固化处置方式和效果进行了评价,然后再对水基钻屑固化填埋池周边土壤进行监测,分析了固化填埋池对周边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井场的水基钻屑固化填埋池周边土壤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分别是0.45,0.56,0.29,三个井场的水基钻屑固化填埋池周边土壤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与相关标准相比,说明水基钻屑固化填埋暂时未对周边土壤造成影响,属于清洁水平。短期内水基钻屑的固化填埋效果较好,对周围土壤的环境影响较小。

  • 标签: 页岩气 水基钻屑 固化填埋 土壤
  • 简介:利用粉煤灰-水泥体系固化/稳定重金属污染底泥。固定胶凝材料和底泥的质量比为1.5:1,在不同养护时间(7d和28d)F,研究粉煤灰掺用量对水泥同化/稳定污染底泥的影响。浸出毒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醋酸缓冲溶液方法,HU/T300--2007)结果表明,固化体浸出液中主要重金属cd、Pb和zn的浓度均符合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的要求。在稳定浸出液pH=4的条件下,粉煤灰掺用量不超过50%时,浸出液中cd、Ph和zn浓度均低于GB5085.3—2007规定的限值,适量掺加粉煤灰降低了重金属的浸出毒性。无侧限抗压强度结果表明,8%的粉煤灰掺加量能够一定程度地提高固化体抗压强度,继续增加粉煤灰用量导致固化体抗压强度持续下降。环境耐受力测试结果表明,干湿循环对固化体的破坏不大,而冻融循环对固化体的破坏较大,当粉煤灰掺用量超过33%时,养护28d的固化体冻融循环质量损失高于30%。利用粉煤灰一水泥体系固化/稳定重金属污染底泥,合适的粉煤灰掺用量为33%。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污染底泥 粉煤灰 重金属固定 抗压强度 环境耐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