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8 个结果
  • 简介:基于对秦皇岛洋河口附近海域海底439件表层沉积物、40件柱状样进行粒度分析,了解洋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以及砂层分布情况,确定调查区内西南侧浅表层沉积物主要以细砂、中细砂为主,可作为海滩养护砂源;东北侧以枯土质砂和砂.粉砂.枯土为主,不适合直接用于海滩养护工程.

  • 标签: 沉积物 粒度特征 海砂 秦皇岛
  • 简介: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排污单位隐瞒实情、偷排暗排、推卸责任、逃避监管等不诚实不守信的行为时有发生,不仅严重污染了环境,对其自身的生存发展也极为不利,建立排污单位环保诚信机制实为当务之急。排污单位环保诚信内容包括诚信排污、诚信自律、诚信整改和诚信担当等多个方面,主要通过经济、技术、舆论、公权、公众支持等综合措施合力促进和保障排污单位环保诚信机制的建立,以提高排污单位环境保护意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环保诚信 机制构建 支持系统
  • 简介:通过采集22组地下水样品,对洛阳市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和三氮浓度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区地下水主要以低矿化度的HCO3—Ca和HCO3—Mg型水为主;"三氮"浓度分布在区域上存在较大差异性,局部地区超标现象较为严重.其中,硝酸盐氮浓度最高达42.45mg/L,位于洛阳市西南的辛店地区;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分布特征较为相似,最高值均出现在伊河河畔及其以南的丘陵地区,浓度分别高达2.80mg/L和0.52mg/L.图5,表1,参11.

  • 标签: 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三氮 洛阳市
  • 简介:全国各级、各部门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火灾隐患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决定了整治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如何深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解决制约因素,推动创新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健全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机制提出个人的一些工作建议。

  • 标签: 火灾隐患 排查整治 机制 探讨
  • 简介:<正>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超前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山东省莱州市紧紧围绕"查改控隐患、防堵减事故"目标,把隐患排查治理贯穿安全生产工作始终,作为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主抓手、主载体、主动力,健全完善机制,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坚持不懈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断

  • 标签: 主载体 山东省莱州市 超前预防 防堵 工作措施 应急能力
  • 简介:矿业开发已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然而资金问题又是阻碍其治理的关键因素。针对于此.本文分析了治理矿山环境的可能筹资渠道.总结了筹资机制的一般模式,并就该模式需要深入展开的工作做了点评。

  • 标签: 环境治理 生态环境 矿山 资金筹措 机制
  • 简介:利用2013-2015年唐山、秦皇岛环境与气象观测资料,对冀东地区冬半年重污染天气及气象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污染天气呈现西部多于东部,山区和沿海略少的分布特征;地面气象要素分析表明,重污染天气与优良天气相比,日均气压低4hPa,日均相对湿度高30%.重污染天气下以静风和小风为主,风速小于2.0m/s的占71.8%;平均风速大于2.0m/s且持续3-4h的大风对重污染天气消散有主要作用,弱降水或短时降水对重污染天气的消散作用不明显.

  • 标签: 冀东地区 重污染天气 气象特征 消散
  • 简介:对沙尘暴的发生、传输机理及沙尘暴源地的环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尘暴的发生与地理环境、地表土质、气候条件和地表植被状况等自然因素密切相关.裸露于地表的沙尘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降水稀少、空气干燥是沙尘暴发生的重要气候因素.地面上升的热气旋和大气的环流运动是地表沙尘暴发生和传输的动力.沙尘粒子的传输方式有蠕动、跃迁和悬浮3种.沙尘的传输距离和方向与大气环流的变化情况直接相关.沙尘暴源地一般位于大陆腹地,地域宽阔、平坦.地表土质多为沙砾、沙质土壤,地表土层裸露,土质干燥、疏松.沙尘暴源地的植被稀疏,气候的共同特征是全年降水稀少,空气干燥,冬季和春季大风天气频频出现.近年来人为的破坏活动也加剧了沙漠化的进程.

  • 标签: 环境特征 环境科学 沙尘暴 传输机理 土地沙漠化 成因
  • 简介:镉是一种无处不在的重金属环境污染物,广泛用于工业环境中。普通人主要通过摄食、吸烟及饮水等方式摄入镉。1993年国际肿瘤研究机构(IARC)就已将镉及其化合物列为第1类人致癌物,镉的致癌性被广泛研究,大量研究发现镉会提高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等肿瘤的患病风险。但至目前为止,镉的致癌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大量研究认为镉通过以下几方面致癌:氧化应激、抑制DNA损伤修复、DNA异常甲基化、抑制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周期调控、致多种基因异常表达、雌激素样效应、促进肿瘤干细胞生长、慢性炎症刺激。

  • 标签: 重金属 致癌 分子机制
  • 简介: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具有不同的自燃倾向性,研究煤的微观结构特征,对揭示和表征不同变质程度煤自燃的内在属性具有重要意义。以巴拉普库利亚、张家口、龙固、埠康等7个矿区的煤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变质程度煤的表面特性、微晶结构和官能团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揭示了煤自燃性的内在微观机理。结果表明:煤表面性质参数随变质程度加深先减小后增大,微晶结构阶段性是导致这种变化的关键,且煤Cdaf为90%左右是转折点;随变质程度加深,煤分子内部微晶结构排列逐渐有序化,芳香环深度缩合,脂肪层结构含量减少,煤自燃性减弱;随煤变质程度加深,煤分子中羟基、羰基、烷基醚和芳香醚等官能团的含量均逐渐降低,这些官能团数量的差异决定了煤内在自燃性的难易程度。

  • 标签: 安全工程 煤变质程度 表面特性 微晶结构 官能团
  • 简介:利用1954—2017年秦皇岛市气象站逐月平均气温资料,运用线性趋势、滑动平均等方法,对秦皇岛市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4a秦皇岛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趋势率为0.169℃/10a;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升温趋势率为0.153℃/10a和0.156℃/10a;不同季节升温不同,春季和冬季升温更为突出;月气温变化中3月升温趋势最大,2月次之;年极端最高气温变化范围在31.0~40.0℃,年极端最低气温变化范围-26~-8.6℃;秦皇岛观测站搬迁后气温比20世纪90年代明显下降。

  • 标签: 秦皇岛 气温 变化特征 变暖
  • 简介:利用2016年6-9月石化企业周边大气中O_3浓度的连续观测数据,结合同期气象因素,分析了臭氧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观测点夏季O_3浓度日均值高达0.107mg/m~3,其中6月份浓度最高,O_3浓度日变化曲线呈现单峰型特点。不同天气条件会影响O_3浓度日变化曲线的峰值。工作日时O_3浓度比周末更高。气温、相对湿度、风向和风速会对O_3浓度产生影响,其中气温与O_3浓度呈正比关系,相对湿度与其成反比关系,西北风和西南风对O_3的水平和垂直输送。

  • 标签: 臭氧 日变化 光化学反应 气象因素
  • 简介: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纵横交织的复杂形势下,民防部门开始由战时防空袭走向战时防空袭和平时防灾救灾相结合的发展路径。与已建立起现代民防体系的国家相比,中国民防体系正处于从传统民防向现代民防转变的历史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制度环境的变迁,中国人防组织在领导体制、机构职能和经费来源等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贯穿这一变化的主线是人防实行军地双重领导体制下,军队和地方在其中主导力量的此消彼长。本文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防的变化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并着重对与领导体制变化紧密相关的机构职能和经费来源的演变特征进行描述。

  • 标签: 人防民防 双重领导体制 应急
  • 简介:通过水文地质调查、采样分析并结合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对呼和浩特市承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污染情况进行研究.共采集地下承压水样67组,分析了pH、氯化物、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铁锰、氨氮等23项指标.结果表明:研究区大青山山前及中—东部承压水水质较好,仅硝酸盐氮有一处超标;西南部承压水水质相对较差,高锰酸盐指数、铁锰、氨氮等出现超标现象.氨氮是研究区承压水的主要污染物,超标率达19.4%,最高浓度为10.85mg/L,高浓度区处于地下水的排泄区,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南部的后本滩及台阁牧镇一带.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部分氮素通过断层或越流补给承压含水层,在承压含水层相对缺氧的还原环境中,硝化作用受到抑制,导致氨氮不断积累.

  • 标签: 地下水 水文地球化学 矿化度 氨氮 呼和浩特市
  • 简介:利用国控站点空气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对2016年秦皇岛市空气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秦皇岛市NO2、PM(10)和PM(2.5)浓度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限值,污染物浓度季节变化规律明显,SO2峰值出现在1月,O3峰值出现在5月,PM(10)、PM(2.5)、NO2和CO浓度峰值均出现在12月。污染物在西南偏西风时污染程度较高。PM(10)、PM(2.5)、SO2、CO浓度受风速影响较小,NO2、O3浓度受风速影响较大。颗粒物浓度受湿度影响较大,随湿度增加而增大。

  • 标签: 污染物浓度 风向 风速 湿度 秦皇岛
  • 简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颜色及几何形状为基本特征的侦测区域自动布防方法.以实际监控场景中特殊区域的颜色特征为基础,初步提取出含有噪声的若干块感兴趣区域(ROI),然后分别与采用傅立叶描述子描述的几何形状库进行边界匹配,从而实现监控场景中侦测区域的自动布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高效率、低运算量及较强的抗干扰性、鲁棒性.

  • 标签: 傅立叶描述子 几何特征 颜色特征 感兴趣区域
  • 简介:本文综合分析了新桥硫铁矿主要水污染源的物料迁移及生产过程中的排污特征,以回水综合利用为前提,介绍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为其它类似矿山水污染治理提供了借鉴。

  • 标签: 物料迁移 排污 回水处理 水污染源 硫铁矿山
  • 简介:以浮床栽培蕹菜根际微生物中的细菌为例,分别在水箱中栽培25%、50%面积的蕹菜以及不栽培蕹菜的空白对照组,采用PFU法定期观察培养期间细菌的动态特征,以及细菌总数与水中COD含量的变化,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出:(1)25%和50%栽培面积的细菌数比对照组高1个数量级;(2)蕹菜生长4周内,蕹菜的栽培面积与细菌总数呈正相关关系,生长4周后水中细菌总数与栽培面积无明显相关;(3)50%栽培面积的COD去除率为63.54%,25%栽培面积的去除率为47.92%,对照组为25%,故浮床栽培植物根际微生物的生长对水中有机物的降解有显著作用.研究从微生物角度定量地论证了浮床栽培植物的根际微生物对水中有机物的降解作用,从而完善了浮床栽培植物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理论基础,有利于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图2,表3,参8.

  • 标签: 浮床栽培 根际微生物 细菌总数 COD PFU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