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中国,卒中是人口死亡的首位原因。研究表明,在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状况(socioeconomic status, SES)与卒中发病、死亡、功能转归和复发风险相关。来自中国的研究显示,与卒中发病、死亡、功能转归和复发风险相关的SES不均衡体现在受教育程度、个人或家庭收入以及医疗保险方面的差异。除改善贫困人口的SES外,积极控制传统卒中危险因素也是减轻卒中疾病负担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在低SES人群中。

  • 标签: 卒中 社会经济因素 发病率 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医疗行业不断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各方面也有不同层次的影响,本文就其增加劳动力,带动就业,带动投资和带动关联产业发展这几方面做了简要概述。

  • 标签: 医疗行业发展 社会经济 相关产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国主要呼吸道传染病分布模式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聚类分析以及多维尺度分析,对呼吸道传染病的分布模式进行分析;使用主成分分析提升社会经济数据中的主成分;采用MANTEL,对量化发病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匹配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各省可以根据发病率聚类为六组。检验结果表明,影响因素主成分矩阵与疾病非相似性矩阵之间的相关系数范围为0.220-0.375。而BIO-ENV匹配分析结果显示较好,0.402-0.545是其相关系数范围,其中,0-14岁人口比重、文盲人口占大于15岁人口比重、平均受教育年限、城镇人口比重、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以及失业率是最匹配干扰因素。结论:2018-2020年我国主要呼吸道传染病的分布模式比较稳定,关联着同期的社会经济因素,一定程度上能对呼吸道传染病进行综合防治。

  • 标签: 呼吸道传染病 分布模式 社会经济 影响因素
  • 简介:为了解街头食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以便制定监督管理的方针政策,北京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组织北京市八个城近郊区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对城近郊区集贸市场及分散摊点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市(除远县)街头食品可供1.6万人就业(包括无业、待业、进城农民),每月上缴税款159万元及管理费155万元,每日为97万人提供就餐服务,50%以上消费者认为街头食品方便省时。建议管理方面应树立长期战略思想,由政府统一规划,集中管理,不但要强化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还要加强从业人员和消费者的健康教育。

  • 标签: 街头食品 社会经济作用 卫生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早产儿的存活率大幅增加,有关其长期影响的问题也随之出现。研究旨在调查极低出生体重对社会经济结果的长期影响。方法纳入1980年至1982年在丹麦瑞斯医院出生的15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为研究对象,在2岁、4岁和18岁时进行随访,并与低出生体重儿、正常出生体重儿(NBW)及国家人群参考队列进行比较。同时从丹麦国家登记册中获得关于教育水平、经济独立和居住安排相关数据。此外,还使用了之前已发表的三个队列研究结果。结果极低出生体重儿在4岁和18岁时,智力水平较低,出现严重学习困难的风险较高。与NBW人群相比,VLBW人群在30~36岁时受教育水平更低OR:1.7,95%CI:0.8~3.9;经济不独立OR:1.5,95%CI:0.6~3.7;独居OR:2.0,95%CI:1.0~3.8;三种结局的合并率更高OR:3.2,95%CI:0.7~15.8。结论研究发现极低出生体重儿在青年期有不良社会经济结局的趋势,但与儿童期比较,相对劣势变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T2D) 患者的社会经济地位 (socioeconomic status,SES) 与其发生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 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1-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T2D患者276例。依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UACR)和基于血清肌酐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chronic kidney disease epidemiology collaboration equation,CKD-EPI)公式计算预估肾小球滤过率 (estimat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 ,将患者分为单纯T2D组(184例)和DKD组(92例)。收集人口学和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记录教育、收入、职业,并计算标准化的SES评分。按照SES评分的三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SES≤9组,SES≥10~≤12组,以及SES≥13组。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s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采用Bofferoni检验进行两两比较。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频率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风险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对象的年龄为(53.37±10.68)岁,男性占55.8%(154/276),糖尿病病程为60.00(12.00,134.00)个月,eGFR为(97.56±21.15) mL/(min·1.73 m2)。单纯T2D组和DKD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9.7%(73/184)、57.6%(53/92),收缩压分别为(129.43±14.92)、(139.29±17.61) mmHg,舒张压分别为(81.86±10.06)、(87.74±11.19) mmHg,血白蛋白分别为(45.74±4.15)、(43.99±5.05) g/L,甘油三酯分别为(1.82±1.24)、(2.64±2.92)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1.17±0.37)、(1.07±0.26) mmol/L,血尿酸分别为(298.44±90.73)、(336.22±94.01) μmol/L,血肌酐分别为(62.83±14.45)、(87.75±57.37) μmol/L,eGFR分别为(102.61±14.28)、(87.47±28.04) mL/(min·1.73 m2),UACR分别为7.60 (4.63, 13.15)、93.95 (47.25, 310.25) mg/g。DKD组的高血压患病率、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血尿酸、血肌酐、UACR均高于单纯T2D组,血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eGFR均低于单纯T2D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95,t值分别为4.87、4.40、3.04、3.26、2.30、3.22、5.56、5.95,Z=13.07;P值分别为0.005、<0.001、<0.001、0.003、0.001、0.022、0.001、<0.001、<0.001、<0.001)。SES≥13、SES≥10~≤12、SES≤9 3组间男性分别占81.3%(61/75)、59.8%(55/92)、34.9%(38/109),有吸烟史分别占56.0%(42/75)、44.6%(41/92)、32.1%(35/109),有饮酒史分别占50.7%(38/75)、34.8%(32/92)、23.9%(26/109),年龄分别为(47.77±10.76)、(52.76±11.22)、(57.74±7.96)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分别为(26.17±3.87)、(24.96±3.93)、(24.27±4.89) kg/m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1.03±1.03)、(1.16±0.41)、(1.21±0.32) mmol/L,血尿酸分别为(336.56±82.05)、(293.78±94.78)、(307.99±96.53) μmol/L,eGFR分别为(105.03±19.72)、(99.77±19.44)、(90.57±21.49) mL/(min·1.73 m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9.79、10.55、14.08,F值分别为22.69、4.03、6.20、4.53、12.02;P值分别为<0.001、0.005、0.001、<0.001、0.019、0.002、0.012、<0.001)。SES≤9组男性比例、eGFR均低于SES≥13组和SES≥10~≤12组,年龄高于SES≥13组和SES≥10~≤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ES≤9组吸烟史、饮酒史、BMI均低于SES≥13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SES≥1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ES≥10~≤12组男性比例、饮酒史比例、血尿酸均低于SES≥13组,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SES≥1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T2D患者SES评分与男性、吸烟史、饮酒史、BMI、血尿酸、eGFR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0.20、0.24、0.16、0.13、0.31,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8、0.028、<0.001),与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UACR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35、-0.24、-0.14,P值分别为<0.001、<0.001、0.017)。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ES (OR=2.71,95% CI:1.10~6.68,P=0.031)与T2D发生DKD有关,T2D患者SES≤9时,发生DKD的危险性增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SES评分与DKD密切有关,低SES可能成为一种新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KD的危险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社会经济地位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就必须将基层妇幼保健工作置于重要的社会地位上,确定正确的基层妇幼保健工作发展的方向与模式,促进其发展和增进人类健康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长期追踪基层妇幼保健工作指标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分析二者间的密切关系。得出个人与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缩写SES)与健康的关系最为直接,其次就是社区层次的SES。社会经济发展与妇幼健康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承的,二者相互影响方面。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体制决定基层妇幼保健工作的发展方向和运行模式,它的发展又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社会经济 妇幼保健指标
  • 简介:目的分析对比不同区域、不同类别等住宿业卫生条件状况,并结合相关社会经济指标分析探讨影响住宿业卫生条件的因素。方法对在青岛市分层随机抽样抽取的422家住宿业单位的卫生条件状况以及相关社会经济因素进行收集,用epidata3.1录入调查表信息建立住宿业卫生条件状况数据库,使用SPSS13.0卫生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区域38项卫生条件合格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边缘城区有25项卫生条件合格率均为最高;不同住宿服务类型有41项卫生条件合格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三星级以上宾馆有38项卫生条件合格率均为最高;不同区域、不同住宿服务类型中,社会经济因素与多项卫生条件合格率有关联性(P〈0.05)。结论不同区域、不同住宿服务类型住宿业卫生卫生条件状况存在差异,且部分卫生条件状况与社会经济因素存在相关。

  • 标签: 住宿业 卫生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 相关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研究显示,至2030年卒中将成为全球死亡第二大原因,伤残调整生命损失第六大原因[1].世界上每年超过600万人因卒中死亡,约90%的卒中患者死于低中等收入国家[2].近20年世界卒中负担已经从第5位上升至第3位[3].根据中国卒中防治报告(2015)指出,卒中已经成为我国第1位死亡原因,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给我国造成每年400亿元的经济负担[4].

  • 标签: 社会经济地位 卒中 综述
  • 简介: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在当前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为了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民商法需要通过合理的调整来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我国的民商法的价值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本文主要通过对民商法发生的变化和发展来分析在当前信息时代中民商法的变化和发展对于民商法在经济发展中的使用率的积极意义。

  • 标签: 社会经济 经济发展 民商法 变化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川凉山彝族社会经济状况(SES)与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横断面调查,对20~80岁彝族农民和城镇移民社会经济状况与超重/肥胖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文化程度、个人年收入、SES综合指标作为社会经济状况的指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会经济状况与超重/肥胖(BMI≥24.0 kg/m2)的关系。结果共纳入彝族农民1 894人,彝族移民1 162人。调整年龄、吸烟、饮酒、体力活动后,相对于文盲,彝族农民男性文化程度较高组(小学及初中、高中及以上)超重/肥胖OR值分别为1.71(95%CI:1.13~2.58)、4.15(95%CI:2.10~8.22);年收入≥5 000元组相比于<5 000元组OR值为1.66(95%CI:1.12~2.44);中、高SES综合指标组相比于低SES组OR值为1.65(95%CI:1.02~2.67)、3.26(95%CI:1.97~5.42)。彝族农民女性年收入≥5 000元组相比于<5 000元组OR值为1.49(95%CI:1.10~2.02);中SES综合指标组相比于低SES综合指标组OR值为1.47(95%CI:1.11~1.95)。彝族移民中,未发现社会经济状况与超重/肥胖存在显著性关联。结论彝族农民社会经济状况与超重/肥胖存在正向关联。

  • 标签: 彝族 超重/肥胖 社会经济状况 移民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和方法在一洲岛型血吸虫病流行村抽样185户农民,调查其血吸虫病感染率与其家庭居住环境、饮用水源、养牛羊与否、人均耕地面积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结果和结论饮用江水是引起血吸虫病感染的重要因素,住房与江水的距离较近,感染血吸虫病的可能性较大;同时发现在该地区,饲养牛羊的农户,其感染率显著低于非饲养者,经济收入最高的农户,其感染率最高。

  • 标签: 血吸虫病 社会因素 经济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父(母)社会经济地位与学龄前儿童含糖饮料消费的关联。方法于2018年6月对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辖区幼儿园进行等比例分层整群抽样,将15所幼儿园的所有学龄前儿童纳入研究。采用自制问卷对学龄前儿童父(母)进行调查,获取学龄前儿童及父(母)基本信息、学龄前儿童含糖饮料的消费情况和父(母)对含糖饮料的认知情况,最终将3 217名学龄前儿童的调查结果纳入分析。采用广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学龄前儿童消费含糖饮料与父(母)社会经济地位的关系及父(母)含糖饮料认知的中介效应。采用偏差校正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估算中介效应的大小。结果3 217名学龄前儿童的年龄为(4.23±0.67)岁,其中男生占52.60%(1 692名),学龄前儿童中消费含糖饮料者占77.62%(2 497名)。3 217名学龄前儿童父(母)中,父亲和母亲分别占24.90%(801名)和75.10%(2 416名),社会经济地位得分的M(P25,P75)分别为66.7(62.5,69.5)和69.5(64.6,71.4)分;父(母)中主动了解孩子含糖饮料消费情况、对限制学龄前儿童消费含糖饮料缺乏信心和购买食物前阅读营养标签的占比分别为74.08%(2 383名)、82.90%(2 667名)和36.24%(1 166名)。广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学龄前儿童性别、年龄,以及学龄前儿童和父(母)体重指数后,学龄前儿童含糖饮料消费与父(母)社会经济地位得分呈负相关[路径系数(95% CI):-4.69×10-2(-6.56×10-2,-2.69×10-2)]。父(母)对含糖饮料认知的中介效应可解释总效应的48.71%[路径系数(95% CI):-2.28×10-2(-3.54×10-2,-1.10×10-2)]。结论学龄前儿童含糖饮料消费与父(母)社会经济地位负相关,父(母)对含糖饮料的认知发挥了中介效应。

  • 标签: 儿童 学龄前 饮料 膳食蔗糖 社会阶级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旅行者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到地方病流行区国家的旅行者常可感染此病。一般表现为肠道症状,三天后可自愈。发病率依目的地、停留时间、季节及出发国而异。病原学研究发现腹泻最常见的病原全是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腹泻可导致旅行者、出发国和目的国的经济损失。

  • 标签: 旅行者 流行区 肠道症状 自限性疾病 病原学研究 横断面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