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7—12月,将解放军第81医院的120名护理人员按照1:3:6的比例分成3个层次: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及助理护士,采用分层次管理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明确各个层次的职责,评价并比较分层次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及操作考核的评分。结果分层次管理实施后,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考核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分层次管理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保证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护理人才队伍的快速发展。

  • 标签: 分层次管理 临床护理 综合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缩短CT检查等候时间,以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根据六西格玛5步法(即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对CT检查流程进行改进管理,包括成立六西格玛管理小组,测量CT检查等候时间,分析影响CT检查等候时间的因素,改进影响CT检查等候时间的措施,制订控制措施。结果患者CT检查等候时间缩短(P〈0.01),患者及医生满意度提高(P〈0.0l或P〈0.05)。结论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能有效提高CT检查的工作质量与效率。

  • 标签: 六西格玛 管理方法 CT检查 等候时间
  • 简介:目的分析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PDCA循环管理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根据PDCA循环管理的基本知识,运用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确保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工作中运用实践经验以及管理措施,全面贯彻在护理工作中,确保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结果本院通过在护理工作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显著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护理意识,达到以及健全护理工作中的相关指标,通过对比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得知,满意度得到显著的提升,满足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相关要求。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有效的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够促进医院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法 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为规范神经外科护理管理模式,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将“5S”管理运用于神经外科优质护理服务中,通过科学的手段来提高护理护理管理质量。方法将“5S”管理应用于神经外科优质护理服务中,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并对基础护理质量、护士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考核,患者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5S”管理神经外科优质护理活动,加强了护理细节管理,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效率、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护士素质、减少护理纠纷,保障医疗安全。结论通过科学的管理,减少了护理差错、护理缺陷及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护理管理质量。

  • 标签: &ldquo 5S&rdquo 管理法 神经外科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药品与生命息息相关,若使用不当会影响人们的健康与安全,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经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效的管理药品正确的发挥药物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药学的出现是必然的。临床药学是研究药物在机体内发挥最高药效的理论与方法。为临床药学更好的发展,建立临床药学法规政策管理系统,临床药学管理是要求临床药师对处方、抗菌药物等实现合理管理运用。

  • 标签: 临床药学 管理 法政法规 医院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项目设计使学生能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方法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教学案例设计。结果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增强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结论项目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掌握枯燥的法律条文,并能灵活运用于今后的药学工作中。

  • 标签: 项目教学法 药事管理与法规 案例探讨
  • 简介:肠道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器官。男女两,陛在做健康肠道保养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是不一样的。本章中三位肠道健康的专家就将为我们全面解释,男女之间由于肠道环境的差异所导致的各种体征的不同。

  • 标签: 肠道健康 专家 护理法 抗衰老 身体健康
  • 简介:摘要从《精神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学的角度,探讨精神科知情同意书不可或缺的内容,建议制定全国统一的精神科知情同意书,以便于更有效的医患沟通,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精神科 知情同意书 法律法规 伦理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昆明市道路交通伤害人员分布的流行现状和特点,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使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城市、1类农村和2类农村各3个县区进行调查,共调查11628人。结果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率为0.70%,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农村明显高于城市,成年劳动力人口明显高于老年与幼年人口。事故原因由机动车驾驶员责任引起占61.73%,其中酒后驾驶和超速行驶占到8%和40%。致伤车辆主要由小型客车和摩托车引起分别占25.93%和38.27%。我市受伤时道路类型以普通公路和农村道路为最高。结论通过多种措施干预,减少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是完全可能的。

  • 标签: 道路交通伤害 人员分布 流行现况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OMNP)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对在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间血管栓塞治疗的13例大脑后交通动脉瘤伴单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术后回访中对是否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术前OMNP程度及治疗时机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所有患者出院时Rankin评分均为0分.随访中完全恢复5例(38.5%),部分恢复4例(30.8%),无恢复4例(30.8%).其中部分OMNP的患者完全恢复率(75.0%)明显高于完全OMNP患者(22.2%),而早期接受治疗的患者恢复率(55.5%)也高于中期(50.0%)及晚期(0.0%).结论血管栓塞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改善OMNP症状,早期栓塞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后交通动脉瘤 动眼神经麻痹 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22倒,总结该手术要点及术后疗效。结果手术均获成功,下肢皮肤切口愈合良好,无继发出血、感染及坏死,1例溃疡复发,1例浅静脉曲张复发。结论该方法安全可靠、复发率低,无需特殊器械,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静脉性溃疡小切口筋膜下交通支静脉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交通工具数量及种类急剧增多,速度越来越快,人体受到的各种致伤因子损害机会日趋增多,发生损害频率也越来越多,创伤已成为当今社会危害大众健康的重要因素。交通事故致使相当一部分受伤人群会伴随创伤而引起心理应激。心理应激的强度超过安全线水平,将导致创伤心理应激损伤,防治创伤心理应激损伤及时实施有效心理干预救援,在救治躯体创伤同时也争取救治心灵创伤同样十分重要。目的探讨大型交通事故所致心理应激损伤的早期心理干预,以使患者在治疗躯体损伤的同时治疗心理创伤

  • 标签: 交通事故 心理应激损伤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评估平板3D-DSA在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前交通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治疗的资料,常规全脑血管DSA检查后,再行三维重建,选择适合的栓塞材料及工作角度进行手术,并分析3D-DSA对介入栓塞治疗的应用意义。结果8例动脉瘤100%栓塞,2例栓塞95%,1例栓塞90%,1例栓塞80%,急性脑血栓形成1例,血管痉挛2例,无动脉瘤破裂出血及死亡病例。结论3D-DSA能够详细地显示前交通动脉瘤的解剖信息,可明确其诊断,对制定栓塞手术计划及介入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栓塞
  • 简介:摘要交通事故致骨盆倾斜双下肢长度不等的法医学鉴定中,应掌握骨盆倾斜的成因及致双下肢不等长机理,区别双下肢骨性不等长下肢长度测量点的选择,结合病历资料和临床检查,综合分析,科学、准确作出伤残评定。

  • 标签: 交通事故 骨盆倾斜 双下肢长度 伤残评定
  • 简介:目的探讨交通静脉功能不全(IPV)中功能不全交通静脉的分布及其在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过程中的角色。方法46例确诊为CVI患者,临床症状:有坠胀感35例,无坠胀感11例,伴有皮肤瘙痒24例,无皮肤瘙痒22例,有夜间抽筋症状6例,无夜间抽筋40例。46例患者(46条肢体)CEAP分期:C2(19例)、C3(6例)、C4a(11例)、C4b(5例)、C5(3例)、C6(2例)。用多普勒超声定位IPV,测量交通静脉到足底的距离,以大、小隐静脉主干进行内外分区,将小腿分为三段、共八个区段进行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记录305个功能不全交通静脉,其中大隐静脉内上(19个)、大隐静脉内中(62个)、大隐静脉内下(34个)、小隐静脉外上(17个)、小隐静脉外中(52个)、小隐静脉外下(6个)、大隐静脉主干(64个)、小隐静脉主干(51个)。小隐静脉外上区段的交通静脉与抽筋,小隐静脉外中区段的交通静脉与CEAP-C分期、皮肤瘙痒,大隐静脉主干区段的交通静脉与抽筋间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不全交通静脉主要分布于小腿中段及大小隐静脉主干,且与CVI的临床症状相关。

  • 标签: 交通静脉 交通静脉功能不全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CEAP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