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儿童行为问题可以影响儿童的学习生活,亦可影响今后的人生。由于目前家庭结构、父母抚养方式、价值观念等因素的改变,儿童行为问题有升高趋势。

  • 标签: 儿童 行为问题 家庭环境
  • 简介:为全面了解试点企业员工健康知识现况,有针对性地在试点企业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切实保证健康促进干预措施有效实施,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北京市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2007年8月开始筹备,于2008年4月完成对“健康促进企业”试点企业员工职业卫生知识认知、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等情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企业员工 健康知识 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幼儿智力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低劣的环境会对幼儿行为与心理造成负面影响,易导致幼儿出现智能迟缓、行为缺陷以及学习困难的情况,从而影响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2个方面进行考虑,探讨影响幼儿智能发展与心理行为的因素。

  • 标签: 智能发育 幼儿 心理行为 环境
  • 简介:摘要本研究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和《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PPCT)对浙江省丽水中学的192名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家庭量表中各因素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亲密度、成功性、组织性、情感表达等。高中生存在问题行为的学生为19.2%,问题行为学生与家庭环境亲密度、矛盾性、文化性有显著的相关。

  • 标签: 行为问题 家庭环境 高中生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消毒剂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行为以及相关的控制策略。消毒剂的广泛使用已成为公共卫生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其排放和废弃物可能对环境构成威胁。通过研究消毒剂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分布和影响,可以为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重要信息。

  • 标签: 消毒剂 污染物 环境行为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超铀核素在环境中无处不在,长期摄入会带来内照射危害,同时也是未来环境放射性污染的重要来源。本文针对超铀核素从其来源及迁移行为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国内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后续应重点开展的工作的建议。

  • 标签: 超铀核素 环境 来源 迁移
  • 简介: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和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家庭环境量表(FES),分别对194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检测、分析。用卡方检验、T检验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行为异常儿童检出率为12.86%;通过分析儿童性别、父母亲文化程度、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因素,比较儿童之间行为问题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收入情况、孕期有无高危等因素与行为问题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环境因素中亲密、情感、矛盾、知识、娱乐、组织在儿童有无行为问题发生之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行为问题发生与家庭环境因素有一定相关性,改善家庭环境因素可以降低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行为问题 家庭环境
  • 简介:病房公共空间环境应满足住院病人对总体空间的使用需求,充分考虑住院病人对空间环境的响应度。对不同的住院病人提供多样的支持,空间环境设计与装饰应减少使用过程中的重复与交叉。要分析住院病人心理、生理和行为的需要,要关注病房公共空间环境对住院病人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的影响,注重病房平面布局的效率性、秩序性、安全性、科学性,防控交叉感染。

  • 标签: 病房 公共空间环境 住院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量化行为干预对石化企业亚健康员工血脂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兰州石化公司180名存在超重、肥胖、高血脂的员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健康管理平台和Fitpod康动TM运动能耗监测仪对员工进行为期3个月的健康干预,采用健康评估系统和健康体检的方法,在干预前后分别收集参加健康干预员工的不良生活行为、体重、血脂等数据信息。结果对兰州石化公司180名亚健康员工进行健康干预后,健康干预前后的生活行为方式不达标率和体重、血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量化行为干预可以帮助亚健康员工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从而较好的控制体重,降低高血脂的发病率,起到慢性病的预防作用。

  • 标签: 健康管理 肥胖 量化行为干预 高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企业职工健康素养与吸烟、饮酒、饮食和运动情况之间的关系,为开展健康教育和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2至7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石河子市企业职工1 053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表和《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对企业职工的社会人口学情况、健康素养和健康相关行为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健康素养及三个维度与吸烟、饮酒、饮食和运动情况间的关系。结果企业职工健康素养总得分为(42.06±11.03)分,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9.47%。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吸烟者健康素养及3个维度健康素养具备率均高于吸烟者(P<0.01);较少饮酒者健康素养具备率高于过度饮酒者(P<0.05);均衡膳食者健康素养具备率和3个维度健康素养具备率均高于不均衡膳食者(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情况是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OR=1.571,P<0.05);是否具备健康素养及三个维度健康素养均与饮酒情况之间没有关联(P>0.05);健康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素养具备情况是职工定期锻炼的影响因素(OR=1.829、2.503、1.395,P<0.05);具备健康素养和3个维度健康素养的职工更有可能均衡膳食(P<0.05)。结论企业职工健康素养与饮食、运动情况之间存在关联,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是干预不良健康行为的重要途径。

  • 标签: 健康教育 职业 健康行为 吸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企业文化环境企业管理的影响作用为重点进行分析,结合企业文化环境的内涵为依据,从企业文化环境企业管理的影响作用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其主要目的在于探索企业文化环境企业管理的影响作用,为全面提高企业文化环境企业管理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 标签: 企业文化环境 企业管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人行为(吸烟、饮酒)、环境因素(居住和工作环境)对某县成人肺结核发病危险的影响,以确定该县肺结核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面对面访谈的调查方式收集资料。结果吸烟、研究与肺结核发病无关,而吸烟合并饮酒使得肺结核的发病危险显著增加;化学气雾、室内潮湿及暴露于大量粉尘与肺结核的发病相关。结论不良个人行为环境卫生状况差、长期暴露于大量粉尘及化学气雾与该县成人肺结核的发病密切相关。

  • 标签: 病例-对照 肺结核 个人行为 环境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校园控烟教育与环境干预对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为后期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抽样方法,使用青少年烟草调查核心问卷,对22所中学的75名健康教育教师和213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20.29%的被调查学生尝试过吸烟,22.73%的学校被发现园里有吸烟现象,仅有77.33%的教师与17.43%的中学生反映对学校开展的有关吸烟危害教育活动有印象。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中学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可能性,教师接触过控烟资料者是未接触者的4.31倍。结论中学生控烟工作重点在于减少媒体烟草广告,并普及吸烟的成瘾性、二手烟危害方面的知识。

  • 标签: 校园控烟教育 中学生 吸烟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药环境与护士用药不安全行为的关系,并分析其影响路径,为护士安全用药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哈尔滨市2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所省属三级甲等医院、1所市属三级甲等医院的1 24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用药不安全行为量表、护士用药环境感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路径分析。共发放问卷1 243份,回收有效问卷101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1.42%。结果1 012名护士用药环境感知量表与护士用药不安全行为量表总分分别为(134.96±16.28)、8(16)分,两者呈负相关(r=-0.48,P<0.01)。软件(β=-0.45,P<0.01)对护士用药不安全行为有直接作用,并通过积极影响护士来间接影响用药不安全行为(β=0.24,P<0.01);人件(β=-0.54,P<0.01)、护士(β=-0.96,P<0.01)对护士用药不安全行为具有直接作用;硬件、环境对护士用药不安全行为无直接影响,但有间接影响(β值分别为0.08、0.56;P<0.01)。结论用药环境是用药不安全行为的预测因素,护理管理者应积极改善护士用药环境,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以减少护士用药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 标签: 护士 用药环境 用药不安全行为 路径分析
  • 简介: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医患关系紧张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新媒体“虚拟化”“碎片化”“随性化”的传播特质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助推器”。媒介素养是指个体获取、分析、评价、传播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的养成也是塑造个体媒介形象、改善医患关系、维持医疗体系正常运转的有效途径。目前有关医患双方媒介素养、医患行为的文献报道多为理论探讨或模型研究,或基于网络大数据的分析,少有针对某一特定地域的调查研究。

  • 标签: 新媒体环境 医患双方媒介素养 医患行为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企业员工院前急救知识普及情况及态度与行为调查。方法以2017年3月6日至2017年10月9日1008名企业员工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设计调查问卷,独立完成问卷,并当场收回,统计研究对象知识了解程度、态度及行为,分析院前急救培训经历与调查结果的关系。结果1008名企业员工急救知识、态度、行为数据为(7.90±1.13)分、(20.28±1.77)分、(27.06±2.08)分,其中,参加过急救培训者急救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分别为(8.78±1.62)分、(22.14±0.56)分、(28.90±1.04)分,相比未参加过培训者更高,P<0.05;88.00%接受知识培训态度积极,92.76%希望企业提供急救知识培训。结论企业员工对院前急救存在一定认知误区,采取科学的培训可提高其认知,利于急救态度及行为的改善。

  • 标签: 企业员工 院前急救 行为 态度 知识
  • 简介:文章主要介绍煤炭企业环境监测的内容,分析煤炭企业中应用环境监测技术的重要性和作用,并提出了煤炭企业加强对环境监测技术重视和发展的几点措施和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煤炭企业 环境检测 环境检测技术
  • 简介:伴随着硬件设备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深入到经济环境的每一个角落,为信息传播开辟了无数新渠道,新闻宣传不再仅仅依靠传统媒体,品牌运营也再也无法离开新媒体手段。新媒体作为一种品牌运营的渠道和方法,需要为产品和虚拟价值配套上相应的策略,才能最终形成品牌力量。

  • 标签: 品牌运营 新媒体 企业形象 信息传播 企业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长创伤环境中暴露时间对创伤后应激反应雌雄大鼠的行为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ypothalamus-pituitary-thyriod,HPT)轴的影响。方法雌、雄性大鼠各5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分为5组(每组n=10只):空白组、D1F组(在创伤环境中暴露2 min,暴露后立即取样)、D1Y(在创伤环境中暴露90 min,暴露后立即取样)、D4F组(在创伤环境中暴露2 min,第4天创伤环境恐惧记忆测试后取样)、D4Y(在创伤环境中暴露90 min,第4天创伤环境恐惧记忆测试后取样)。用拒俘实验测量大鼠焦虑、恐惧行为,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测量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hy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TRH),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n,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和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etraiodothyronine,FT4)含量。结果(1)雄性D4Y组、雄性D4F组的拒绝程度低于空白组[(1.70±1.77)分,(0.80±1.23)分,(3.60±1.43)分,P<0.05];雌性D4Y组与空白组的拒绝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性D4F组的拒绝程度低于空白组[(0.90±1.29)分,(3.30±1.57)分,P<0.05]。(2)雄性D4F组较空白组FT3、FT4升高(P<0.05);与雄性D4F组相比,雄性D1F组、D1Y组、D4Y组FT3水平降低(P<0.05);与雄性D4F组相比,雄性D1F、D1Y组FT4水平降低[(12.19±0.97)pmol/L,(11.19±0.21)pmol/L,(11.24±0.73)pmol/L,P<0.05];与雌性空白组、雌性D1F组、雌性D4Y相比,雌性D1Y组TRH水平降低(P<0.05)。结论延长创伤环境中暴露时间使雄性大鼠HPT轴的应激活动降低,焦虑、恐惧行为更明显,而对于雌性大鼠焦虑、恐惧行为虽趋于正常,但创伤后HPT轴应激活动不足。

  • 标签: 创伤环境暴露时间 应激反应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性别差异 大鼠